进出料频率对牛粪两相厌氧发酵特性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进出料频率对牛粪两相厌氧发酵特性的影响
【摘要】:以牛粪为发酵原料,在中温(35±2)℃的条件下,采用自行设计的两相厌氧发酵中试装置,在水力停留时间确定的前提下,酸化原料分别以每天、间隔1 d和间隔2 d 3种不同进出料频率加入产甲烷罐,观察挥发性固体(VS)产气率和甲烷含量的变化情况。实验结果表明:保持产酸相与产甲烷相水力停留时间(HRT)分别为3 d和17 d,每天进出料产气效果最佳,原料VS产气率和甲烷含量最大值分别为0.29 m3/(kg·VS)和58.36%。
【作者单位】: 东北农业大学工程学院;
【基金】:“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1BAD15B04) 国际科技合作项目(2010DFB606801)
【分类号】:X713
【正文快照】: 厌氧发酵技术是一项将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与能量回收相结合的废弃物处理方法[1-5]。两相厌氧发酵技术是厌氧发酵技术的一种,该技术将水解酸化相与产甲烷相放在单独反应器内进行。水解酸化完成后生成的液相产物再加入产甲烷相中,因此,水解产酸微生物和产甲烷微生物各自处于适宜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珂;秦国辉;赵孝文;;高纬度高温厌氧发酵控制系统设计[J];科技创新导报;2009年28期
2 唐向阳;唐蓉;高国涛;房镇;孙旭海;;农业废弃物高温干式厌氧发酵的中试[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0年08期
3 王焕庭;;厌氧发酵技术在处理屠宰污水中的应用[J];中国沼气;1988年02期
4 袁伯威;余海晨;许丹宇;;城市生活垃圾压榨分离/厌氧发酵工艺技术探索及实验[J];广东化工;2014年14期
5 董春娟;厌氧发酵中毒性物质的反应[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6 钱午巧,包武,陈彪,林代炎,卢济事;利用厌氧发酵技术综合治理畜牧业污染的探讨[J];福建能源开发与节约;2003年03期
7 李慧强;夏吉庆;田晓峰;;哈尔滨市污水厌氧发酵处理可行性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年08期
8 杨莉;张珍;叶皓;余雪梅;;厌氧发酵影响因素及产物分析[J];江西化工;2009年03期
9 庞小平;牛明芬;王赛月;刘知远;;北方玉米秸秆与猪粪混合厌氧发酵条件[J];生态学杂志;2011年01期
10 李金平;周丹丹;张庆芳;翟盼盼;冯荣;;温度对高浓度恒温厌氧发酵产沼气成分的影响[J];兰州理工大学学报;2012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钱午巧;包武;陈彪;林代炎;卢济事;;利用厌氧发酵技术综合治理畜牧业污染的探讨[A];福建省科协第三届学术年会“能源可持续发展”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3年
2 常国璋;席新明;郭康权;杨秀生;;不同原料配比对餐饮废弃物高温厌氧发酵的影响[A];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钱午巧;包武;陈彪;林代炎;卢济事;;利用厌氧发酵技术综合治理畜牧业污染的探讨[A];福建省农业工程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纪念学会建会20周年论文汇编[C];2004年
4 夏吉庆;李文哲;;固体有机废弃物厌氧发酵装置研究进展和思考[A];2007年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5 梁仁礼;张衍林;孟亮;;大中型猪场冲洗水厌氧发酵后农业资源化途径[A];农业工程科技创新与建设现代农业——2005年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五分册[C];2005年
6 王银和;杜培清;赵玉柱;夏晓华;;联合厌氧发酵工艺[A];2009全国可再生能源—生物质能利用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林乔元;汤和玉;洪方;边福英;郑燕生;李亚丽;;稻草箱板浆废液厌氧发酵生产沼气的研究[A];中国造纸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选编[C];1991年
8 杨世关;张彦;张百良;;蚓粪对废水厌氧发酵影响的试验研究[A];农业工程科技创新与建设现代农业——2005年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分册[C];2005年
9 张信武;沈哲峰;刘惠成;;天然橡胶废水产沼气处理及综合利用方法初探[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8年
10 高爱梅;袁幸福;王会堂;王麟;;论厌氧发酵技术在安阳市处置污泥中的实践应用[A];201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五卷)[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平卫东;南丰生猪污物“厌氧发酵”环保又经济[N];抚州日报;2008年
2 记者 胡左;我首条垃圾联合厌氧发酵生产线运行[N];科技日报;2009年
3 尚东 编译;厌氧发酵:城市垃圾处理新方法[N];中国房地产报;2006年
4 史晓龙;国家专款支持农业固体废弃物转化研究[N];中国税务报;2007年
5 记者 杨翠敏 通讯员 瓮福文 刘雪莉;北郎中村低碳生活每户“捡来”四千元[N];北京社区报;2010年
6 吴为;农村垃圾污染就不治理吗[N];辽宁日报;2004年
7 记者 俞艳婷邋通讯员 钱海鸣;小企业治污出奇招[N];嘉兴日报;2008年
8 整理 本报记者 吉存;臭水河变身景观河[N];大连日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刘丹;餐厨废弃物厌氧发酵特性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4年
2 张存胜;厌氧发酵技术处理餐厨垃圾产沼气的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3年
3 杨天学;玉米秸秆干式厌氧发酵转化机理及微生物演替规律研究[D];武汉大学;2014年
4 叶小梅;水葫芦厌氧发酵特性及工艺技术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5 陈祥;餐厨垃圾两相厌氧发酵氨氮特性与控制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6 陈彬;流域水葫芦控制与利用生态工程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岩;不同厌氧发酵条件对漆酶预处理秸秆产沼气的影响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5年
2 潘洪加;土霉素对厌氧发酵过程古菌群落及抗性基因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3 程俊伟;不同餐厨泔水生物质垃圾沉降性能及厌氧发酵试验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4 周岭;有机废弃物厌氧发酵特性的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3年
5 李想;农业废弃物干法厌氧发酵关键参数优化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7年
6 于涛;养猪场废液厌氧发酵反应影响因素的研究[D];西华大学;2008年
7 方少辉;农村混合物斜干式厌氧发酵生物质能源转化的特性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2年
8 赵红;腐烂柑橘与猪粪混合厌氧发酵技术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9 马传杰;牛粪厌氧发酵处理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09年
10 李玉春;稻秸厌氧发酵工程运行技术参数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1658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11658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