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OD16蒸散量的海南岛干旱特征分析
本文关键词:基于MOD16蒸散量的海南岛干旱特征分析
【摘要】:以MOD16月蒸散产品数据为基础,探讨了海南岛蒸散量的时空变化规律,并结合降水资料分析了典型区域的干旱特点。研究结果如下:(1)海南岛多年平均蒸散量为1 020 mm,年际变化不大,年内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2)空间分布呈中间山区高四周低的趋势,蒸散量旱季和雨季的差异中部山区并不明显,差异大致从北向南,从东向西逐渐显著;(3)海口、东方、三亚和琼海这4个典型区域MOD16蒸散量均小于参考作物蒸散量,且两者之间的差值随时空变异较大;(4)通过衡量降水对需水量的满足程度发现海南冬、春季(12月份到第二年4月)全岛普遍干旱,东方、三亚地区旱情最重,冬季三亚地区降水的保障能力弱于东方,琼海地区干旱最轻,解除也最早,一般在4月份。
【作者单位】: 海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海南省南海气象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沈阳区域气候中心;
【基金】:海南省南海气象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SCSF201407) 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GYHY201406027)~~
【分类号】:S423
【正文快照】: 海南岛地处中国最南端,属热带季风气候,冬季热量资源丰富、是冬种瓜菜、反季节果蔬等经济作物的主要生长季节,但这个时期降水较少,干旱已成为最主要的自然灾害。因此准确判断当前干旱程度、评估干旱的影响对保障农业生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当前的干旱评价指标多起源于干旱半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怀川;鲁渊平;雷向杰;;陕西森林蒸散量和覆盖率关系的初步探讨[J];陕西气象;1991年06期
2 李林,张国胜,汪青春,时兴合;黄河上游流域蒸散量及其影响因子研究[J];气象;2000年02期
3 梁丽乔,闫敏华,邓伟;湿地蒸散测算方法进展[J];湿地科学;2005年01期
4 张淑杰;班显秀;纪瑞鹏;张玉书;;农田蒸散量模型构建及蒸散状况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06年10期
5 李春强;洪克勤;李保国;;河北省近35年(1965-1999年)参考作物蒸散量的时空变化[J];中国农业气象;2008年04期
6 普宗朝;张山清;王胜兰;李景林;刘敏;孙月琴;;近36年天山山区潜在蒸散量变化特征及其与南、北疆的比较[J];干旱区研究;2009年03期
7 张淑杰;张玉书;隋东;蔡福;武晋雯;纪瑞鹏;陈鹏狮;刘庆婺;;东北地区参考蒸散量的变化特征及其成因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2010年10期
8 曾丽红;宋开山;张柏;王宗明;杜嘉;;2000年至2008年松嫩平原生长季蒸散量时空格局及影响因素分析[J];资源科学;2010年12期
9 普宗朝;张山清;;近48年新疆夏半年参考作物蒸散量时空变化[J];中国农业气象;2011年01期
10 许树赤;;蒸散量测定装置[J];气象科技;1980年S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贞贞;刘绍民;徐自为;;遥感监测蒸散量验证方法的研究[A];遥感定量反演算法研讨会摘要集[C];2010年
2 涂钢;支克广;隋朝阳;付光极;王江;;2000年~2001年乾安县生长季蒸散量的初步分析[A];第五届全国优秀青年气象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学术论文集[C];2002年
3 李军;罗昂;;新疆1961-2000年参考作物蒸散量的时空变化研究[A];2007农业环境科学峰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李军;罗昂;;新疆1961-2000年参考作物蒸散量的时间变化研究[A];中国气象学会2007年年会气候变化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5 贺洁颖;马丽;张荣;;拉萨市蒸散量与海拔的关系研究[A];创新驱动发展 提高气象灾害防御能力——S7应对气候变化与农业气象防灾减灾[C];2013年
6 张山清;普宗朝;宋良娈;周鸿奎;宋水华;;吐鲁番地区气候变化对参考作物蒸散量的影响[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农业气象防灾减灾与粮食安全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7 粱丽乔;闫敏华;邓伟;;松嫩平原西部5-9月地表蒸散量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8 杨泽粟;张强;郝小翠;黄菁;张杰;张良;;黄土高原地表蒸散量估算及其空间分布分析[A];第31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2 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C];2014年
9 张方敏;申双和;;我国参考蒸散的气候变化特征分析[A];全国农业气象与生态环境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刘艳伟;朱仲元;乌云;荆玉龙;杨艳;;浑善达克沙地天然植被蒸散量的计算[A];现代节水高效农业与生态灌区建设(上)[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建君;农田日蒸散量估算方法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9年
2 刘文娟;应用遥感方法估算区域实际蒸散量的时空变异性[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3 辛晓洲;用定量遥感方法计算地表蒸散[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遥感应用研究所);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华;不同尺寸蒸渗仪测定农田蒸散量的对比及冠层阻力的模拟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5年
2 宋雪姣;山西省煤炭基地地表蒸散量的遥感估算及其差异化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3 卓玛兰草;甘肃省1960-2009年不同气候区潜在蒸散量敏感性分析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2年
4 蒋飞燕;改进的指数化蒸散模型及地表蒸散的模拟与应用[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3年
5 张敏;希拉穆仁草原草地蒸散量特征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4年
6 李杏鲜;黄土高原样带尺度实际蒸散量时空变化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7 阮俊;基于SEBAL模型的西北内陆地区蒸散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8 何明轩;三峡库区土地利用/覆被与地表蒸散发动态变化及二者关系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9 邓红章;基于MODIS的格尔木地区蒸散量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10 徐羽;重庆市参考作物蒸散量及地表湿润指数时空分布规律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1706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11706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