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核盘菌弱毒菌株SX276生物学特性及其携带RNA病毒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12 09:38

  本文关键词:核盘菌弱毒菌株SX276生物学特性及其携带RNA病毒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核盘菌 生物防治 真菌病毒 多样性 弹状病毒 内源病毒


【摘要】:核盘菌是一种寄主范围十分广泛、危害特别严重的植物病原真菌,全世界每年因其引致的菌核病而造成的经济损失十分惨重。真菌病毒是一类寄生真菌的病毒,其中一些真菌病毒能够引起真菌寄主致病力衰退,具有很好的生物防治潜力而备受关注。因此,在核盘菌中筛选和挖掘弱毒资源,不仅可以为核盘菌菌核病的防治提供新思路,同时也有利于探究真菌病毒的分类与进化、真菌病毒与寄主之间的互作机制。分离采集自陕西省的1063个核盘菌菌核进行纯培养,从中筛选出100株菌落形态异常的菌株进行宏转录组测序,结果检测到49种不同病毒的信息,其中病毒核盘菌弹状病毒1(Sclerotinia sclerotiorum Rhabdovirus 1,SsRhV1)存在于菌株SX276中。相对于菌株Ep-1PNA367,菌株SX276菌落形态异常、生长速度慢、致病力完全丧失。进一步对菌株SX276中是否含有其它类型病毒进行了分析,证实菌株SX276携带有4种不同类型的病毒,分别是病毒SsRhV1、内源病毒SsEV2(Sclerotinia sclerotiorum endornavirus 2)、弱毒病毒SsHV1-like(Sclerotinia sclerotiorum hypovirus1-like)及双节段病毒SsBRV2(Sclerotinia sclerotiorum botytivirus 2)。在真菌中首次发现隶属于弹状病毒科的负义链RNA病毒。病毒SsRhV1,基因组大小为11356nt,基因组5,末端没有帽子结构,3,末端也没有poly A尾巴,且5,末端序列和3,末端序列反向互补。病毒SsRhV1基因组推定出5个线性排布的非重叠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其中ORF1/4/5推定编码的蛋白序列与弹状病毒科病毒的N/G/L蛋白有同源性,但是ORF2/3编码蛋白未在病毒数据库中发现同源序列。病毒SsRhV1的基因间隔区序列是一串富含A/U且相对保守的序列,分析发现病毒的终止密码子为UAA,终止序列为AUAUAA,起始密码子为AUG,起始序列为UCA(U/C/A)(U/C/A)AUG,基因的终止信号和起始信号相互交汇,重合的序列正是富含A/U的保守序列,这段保守序列中包含病毒SsRhV1的TTP保守结构域序列AAA(A/G)A以及TI保守结构域序列AACAGA。系统发育分析表明病毒SsRhV1与动物弹状病毒亲缘关系较近,但独立聚类一个遗传分支,建议以该病毒为模式种建立一个新的病毒属。病毒SsRhV1的病毒粒子可能呈线状,直径在30 nm左右,长度在500 nm-1200 nm不等,病毒粒子表面光滑没有看见明显的突起结构。病毒SsRhV1的传毒效率极低,没有获取传毒成功的转化子。通过脱毒的方法,推测病毒SsRhV1/SX276可能对寄主核盘菌的生物学特性产生一定的影响。病毒SsEV2基因组具有其独特性,且该病毒与寄主弱毒特性相关。根据获得的SsEV2部分cDNA序列(11586 nt),证实该病毒基因组含有2个推定的完整非重叠ORF,其中ORF1编码蛋白含有3486个氨基酸,ORF2编码蛋白含有290个氨基酸,ORF1和ORF2之间的间隔序列长度为206 bp。在病毒SsEV2的ORF1编码蛋白上预测出5个保守的基序(motif),依次为甲基转移酶(MTR)、富含半胱氨酸区域(CRR)、两个解旋酶(DExH和HEL)和S7,而ORF2编码含有8个保守氨基酸位点或结构域的依赖于RNA的RNA聚合酶(RdRp)。系统发育分析表明病毒SsEV2与真菌内源病毒有同源性,但结合其基因组独特性(含有两个ORF),推定是一个新的病毒种。病毒水平传播病试验结果表明SsEV2可以传给强毒力菌株Ep-1PNA367GFP。菌株A367GFP获得病毒SsEV2后,菌落形态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生长速度缓慢,致病力也完全丧失。因此,初步推测病毒SsEV2与寄主核盘菌的弱毒特性有相关性。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S432.4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俊花;林祥梅;吴绍强;;假病毒在RNA病毒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中国动物检疫;2009年11期

2 王煜;张七斤;;RNA病毒反向遗传学的研究方法和应用[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08年04期

3 钱淑凤;郝玉兰;郑翠玲;;RNA病毒感染性分子克隆的研究[J];中国畜牧兽医;2008年09期

4 李晓成,张燕霞,普淑英,杨承谕,马洪超,陈忠国,孟广校,梁成珠,卢晓中,周维翰,苏培元;从原野库蠓中分离到一株RNA病毒[J];动物检疫;1994年01期

5 温和心;龙英全;蒋荣华;盘宝进;;RNA病毒质控物研究进展[J];动物医学进展;2013年01期

6 周艳;郑海红;袁世山;;RNA病毒的重组机制及其研究进展[J];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2011年06期

7 薛强,仇华吉,童光志;RNA病毒的反向遗传学[J];生物技术通报;2001年04期

8 ;研究发现RNA病毒逃逸机体天然免疫的机理[J];中国家禽;2013年05期

9 何爱华,林光宇,郭永建,关家荣;在猪肠内容物中发现双节RNA病毒感染[J];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2003年05期

10 刘杰垣;李健强;;-RNA病毒类的病原性与复制[J];国外兽医学.畜禽疾病;198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鲁会军;韩松;徐一鸣;金宁一;;反向遗传学技术及在其RNA病毒研究中的应用[A];第六届全国会员代表大学暨第11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5年

2 路斌;袁秀芳;徐丽华;李军星;王一成;;猪主要RNA病毒病多重二温式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传染病学分会第四次猪病防控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记者 谭嘉;RNA病毒逃过机体免疫“伎俩”被识破[N];健康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夏琼;RNA病毒活化NLRP3炎症小体的机制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波;核盘菌弱毒菌株SX276生物学特性及其携带RNA病毒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6年

2 郑丹;核盘菌病毒多样性及两个新型RNA病毒分子特性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6年

3 滕飞;核盘菌弱毒相关RNA病毒(SsDRV)感染雪腐核盘菌的初步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

4 沈辉;一种类水生双RNA病毒的分离与文蛤细胞病理变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1753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11753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b11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