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七星瓢虫滞育关联基因的转录组学分析

发布时间:2017-11-12 16:16

  本文关键词:七星瓢虫滞育关联基因的转录组学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七星瓢虫 滞育 转录组测序 滞育关联基因 KEGG分析、碳水化合物代谢


【摘要】:对七星瓢虫正常发育、滞育以及滞育解除的雌成虫进行RNA测序,并对筛选出来的滞育相关基因进行KEGG通路富集分析,从分子水平解析七星瓢虫滞育发机理。本研究以正常发育产卵、滞育30 d以及滞育贮存30 d后解除产卵的七星瓢虫雌成虫为研究对象,分别抽提RNA,合成c DNA,构建c DNA文库,文库检测合格后在Illummina Hiseq 2500测序仪上进行双向测序。根据测序结果,共获取unigene 82820个。采用两两比较法对正常发育组和滞育组、滞育组和滞育解除组进行差异表达分析,分别获得差异表达基因3501个和1427个。深入分析两组比对结果,将在滞育组上调且滞育解除组下调的unigene定义为滞育关联基因,共有443个基因为滞育关联基因。应用KEGG KAAS在线pathway比对分析工具对滞育关联基因进行通路富集分析,结果发现这些基因主要集中在碳水化合物代谢、脂质代谢以及信号转导等途径中。
【作者单位】: 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农业部闽台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中美生物防治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572062)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13CB127602)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103002)
【分类号】:S476.2
【正文快照】: 七星瓢虫Coccinella septempunctata L.是一种优良的捕食性天敌昆虫,隶属于鞘翅目Coleoptera瓢甲科Coccinellidae,可取食多种蚜虫。因其捕食量大、环境适应性强等特点,相继被多个国家大规模扩繁和应用(Hodek,1956;荆英和黄建,2002)。昆虫滞育是一种遗传现象,指昆虫在特定环境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黎万顺;陈斌;冯国忠;李廷景;;葱蝇非滞育蛹的全长cDNA文库构建[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1期

2 卓德干;李照会;门兴元;于毅;张安盛;李丽莉;张思聪;;昆虫滞育研究进展[J];山东农业科学;2010年08期

3 杨慧中;肖亮;薛芳森;;昆虫滞育反应的种内差异[J];生物灾害科学;2012年02期

4 朴春树,周玉书,仇贵生,刘池林;二斑叶螨滞育特性的初步研究[J];昆虫知识;2000年04期

5 时爱菊;徐洪富;刘忠德;赵静;张帆;许永玉;;光周期对大草蛉(Chrysopa pallens)滞育及发育的影响[J];生态学报;2008年08期

6 陈斌;黎万顺;冯国忠;何正波;李廷景;;葱蝇的实验室饲养、生物学特性及滞育诱导[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2期

7 朱道弘;陈艳艳;赵琴;;黄脊雷蓖蝗越冬卵的滞育发育特性[J];生态学报;2013年10期

8 阳艳萍;赵吕权;朱其松;;温度对黄脸油葫芦卵滞育解除的影响[J];中南林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9 陈元生;涂小云;陈超;薛芳森;;棉铃虫滞育的研究进展[J];江西植保;2010年03期

10 李玉艳;张礼生;陈红印;;茧蜂滞育的研究进展[J];昆虫学报;2010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黄少虹;江幸福;罗礼智;;昆虫滞育发生与调控的生理生态机制[A];植物保护与现代农业——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张洪刚;何康来;王振营;白树雄;;光周期和温度对亚洲玉米螟不同地理种群的滞育诱导反应[A];粮食安全与植保科技创新[C];2009年

3 刘宁;文丽萍;王振营;何康来;白树雄;;光周期和温度对亚洲玉米螟不同地理种群的滞育诱导作用[A];科技创新与绿色植保——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06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钦俊德;;七星瓢虫的滞育及其与人工繁殖的关系[A];纪念澳洲瓢虫输引成功100周年——全国瓢虫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8年

5 刘宁;文丽萍;王振营;何康来;白树雄;;光周期和温度对亚洲玉米螟不同地理种群的滞育诱导作用[A];农业生物灾害预防与控制研究[C];2005年

6 李玉艳;陈红印;王孟卿;张礼生;;环境因子对寄生蜂滞育的影响[A];粮食安全与植保科技创新[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玉艳;滞育诱导和营养传递对丽蝇蛹集金小蜂耐寒性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2 杨靖;棉铃虫蛹滞育解除相关基因的克隆、表达和功能研究[D];中山大学;2010年

3 仵均祥;麦红吸浆虫滞育与化学物质变化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2年

4 黄丽莉;亚洲玉米螟不同地理种群杂交后代滞育特性与mtDNACOⅠ序列特性的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相东;葱蝇滞育的诱导和终止[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2 贺媛;灰飞虱的发生规律及滞育特性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3 刘慧慧;山东地区美国白蛾的滞育特性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2年

4 王洁;温度影响飞蝗卵滞育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4年

5 陈广平;温度和光周期对内蒙古3种草原蝗虫生长发育及卵滞育的影响[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8年

6 樊永胜;长角直斑腿蝗越冬生态及交配策略的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7 吕晓飞;滞育持续期对草地螟成虫飞行和生殖能力的影响[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3年

8 杨杰;梨小食心虫滞育与非滞育幼虫抑制性消减文库的构建与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9 郭海波;中华通草蛉成虫越冬与滞育的生理生化机制[D];山东农业大学;2006年

10 谭荣鹤;中华稻蝗卵滞育遗传特性及生活史模式地理变异的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1766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11766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922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