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封丘县域农田土壤固碳速率空间变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本文关键词:河南封丘县域农田土壤固碳速率空间变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摘要】:农田土壤固碳速率是评价土壤固碳效应和潜力的重要指标,精确估算区域农田土壤固碳速率对土壤地力及环境效应均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取黄淮海平原典型潮土区河南省封丘县为研究区域,按照土壤利用-土壤类型联合单元布点法,于2011年采集了70个耕层土样,测定了土壤有机碳含量、机械组成、容重、pH,并与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1981年)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合地统计方法和GIS技术研究了该地区近30年农田土壤固碳速率的空间变异特征,利用显著性检验、回归分析、方差分析等方法定量分析了该区域农田土壤固碳速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近30年封丘县域土壤固碳速率平均值为0.33 t C·hm~(-2)·a~(-1),变异系数为74%,属于中等变异性;土壤固碳速率的变化在东西方向上表现为西高东低、中部高南北低,呈片状分布,区域结构性因素是引起农田土壤固碳速率空间分布差异的主导因素,如土壤类型、机械组成、容重、pH,可解释空间变异的59.5%,其次是随机性因素,如秸秆还田量、施肥量,可解释空间变异的40.5%.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封丘农田生态系统国家试验站;河南理工大学测绘学院;
【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A0505050203;XDB15030302);中国科学院科技服务网络计划项目(KFJ-EW-STS-055-4)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71182)~~
【分类号】:S153.6
【正文快照】: 本文由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A0505050203,XDB150303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71182)和中国科学院科技服务网络计划项目(KFJ-EW-STS-055-4)资助This work was supported by the Strategic Pilot and Technology Special Funds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洪涛;崔丽娟;栾军伟;李胜男;马琼芳;;湿地固碳功能与潜力[J];世界林业研究;2011年06期
2 肖厚军;秦松;何佳芳;范成五;;贵州主要作物固碳现状和潜力估算[J];农业环境与发展;2012年02期
3 高明月;宁虎森;杨新成;卢筱莉;任耀忠;郭靖;;克拉玛依市10万亩减排林区固碳效益估算[J];南方农业学报;2012年03期
4 李忠;树种和林龄与森林固碳作用的关系研究[J];林业勘查设计;1999年01期
5 潘根兴;周萍;李恋卿;张旭辉;;固碳土壤学的核心科学问题与研究进展[J];土壤学报;2007年02期
6 范九生;郑芷青;;广州市“万亩果园”固碳制氧生态价值的估算[J];现代农业科学;2008年11期
7 黎玉才;;森林固碳,缓解气候变暖的有效途径[J];林业与生态;2011年06期
8 宋金明;李学刚;袁华茂;郑国侠;杨宇峰;;中国近海生物固碳强度与潜力[J];生态学报;2008年02期
9 闫德仁;闫婷;;内蒙古森林固碳动态变化[J];内蒙古林业科技;2010年01期
10 李珂;张洪勋;;荒漠地区土壤表层固碳作用研究进展[J];科技导报;2014年1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闫德仁;;内蒙古森林固碳动态变化[A];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10 林业与气候变化论文集[C];2009年
2 王丽勉;秦俊;高凯;黄娟;胡永红;;室内植物的固碳放氧研究[A];2007年中国园艺学会观赏园艺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刘建军;康永祥;马长欣;姚正阳;;陕西省森林固碳增汇功能评估[A];低碳陕西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芮雯奕;李玉娥;路明;张卫建;;保护性耕作下我国农田土壤的固碳效应估算及其政府补贴策略[A];中国农作制度研究进展2008[C];2008年
5 ;第11章 森林的固碳功能与全球温暖化[A];中国可持续发展林业战略研究·森林问题卷[C];2002年
6 徐明岗;张文菊;张会民;段英华;丛日环;;长期不同施肥下我国农田土壤固碳与增产协同效应[A];面向未来的土壤科学(下册)——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九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7 史军辉;史彦江;刘茂秀;王新英;;新疆“三北”防护林工程固碳效益评价——以疏附县为例[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一卷)[C];2010年
8 史军辉;史彦江;刘茂秀;王新英;;新疆“三北”防护林工程固碳效益评价——以疏附县为例[A];2010中国科协年会第五分会场全球气候变化与碳汇林业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10年
9 吴南;王雪岚;;城市规划中的减碳和固碳策略研究[A];201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3年
10 曹卫东;;发展绿肥是实现农业固碳减排的有效措施[A];发展低碳农业 应对气候变化——低碳农业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李长青;近50年森林固碳量呈增加趋势[N];中国气象报;2009年
2 刘飞 郭鹏;我国探索土壤固碳途径[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2年
3 铁铮 吴江梅;固碳:加拿大林业的新目标[N];中国绿色时报;2006年
4 战金成 宁振国;棕壤固碳机制试验研究助力碳减排[N];中国矿业报;2010年
5 首席记者 乔雪峰;我区森林固碳功能 全国排名第三[N];内蒙古日报(汉);2010年
6 本报记者 甘勃 付丽丽 实习生 吴琼;在危机中寻找契机[N];大众科技报;2009年
7 记者 晓勇 实习生 韩嘉;我区固碳资源价值超300亿[N];西藏日报(汉);2013年
8 通讯员 贾庆宇 何军;沈阳大气所科研项目获自然基金资助[N];中国气象报;2010年
9 记者 吴清泉;我省生物固碳项目获法国开发署贷款[N];云南日报;2010年
10 记者 赵侠;陕西植被固碳量10年增长15%[N];中国绿色时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芮雯奕;长三角农田土壤固碳技术的固碳潜力及激励机制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2 刘延惠;六盘山香水河小流域典型植被生长固碳及耗水特征[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1年
3 郑国侠;南黄海浮游植物的固碳强度与污染物胁迫下海水碳源/汇格局的变化[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7年
4 张治军;广西造林再造林固碳成本效益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9年
5 李刚;中国南海浮游植物光合固碳与阳光紫外辐射关系的研究[D];汕头大学;2009年
6 于洋;高寒沙地不同林龄乌柳人工防护林固碳功能[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3年
7 孙文娟;中国农田土壤碳氮变化及氮素对稻麦作物固碳效益的影响[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中华;上海绿化树种固碳耗水特性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1年
2 张娇;浙北地区平原绿化30个树种光合固碳特征分析[D];浙江农林大学;2013年
3 董延梅;杭州花港观鱼公园57种园林树木固碳效益测算及应用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3年
4 于海春;内蒙古退化土地人工林固碳增汇技术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4年
5 张金梦;基于系统动力学和物联网技术构建有机蔬菜病害预测模型及固碳量估算模型[D];浙江农林大学;2015年
6 王伟峰;基于FORECAST模型的楠木人工林固碳量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1年
7 胡涛;川西天然林保护工程区森林景观格局变化及其固碳效益[D];四川农业大学;2010年
8 杜红玉;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古树长期固碳规律及景观美学评价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4年
9 党珍珍;黄土高原人工与天然植被恢复下土壤固碳特征及其影响机理[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10 宋超;陕西省典型森林生态系统固碳速率及潜力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15年
,本文编号:12006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12006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