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鲜和腐熟紫茎泽兰对三种茄科蔬菜生理和辣椒产量品质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新鲜和腐熟紫茎泽兰对三种茄科蔬菜生理和辣椒产量品质的影响
【摘要】:【目的】紫茎泽兰(Ageratina adenophora)广泛分布于中国西南地区,是一种入侵恶性毒草,生命力强,根、茎和种子皆可再生繁殖,不能直接还田。论文通过研究新鲜和腐熟紫茎泽兰对辣椒、番茄和茄子3种茄科蔬菜生理和辣椒产量品质的影响,为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利用对紫茎泽兰毒性不敏感的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ta sp.)和高温纤维菌(Clostridium thermocellum sp.)混合菌剂,野外就地腐熟紫茎泽兰,培养试验以辣椒、番茄和茄子3种茄科蔬菜为材料,研究新鲜和腐熟紫茎泽兰浸提液对蔬菜种子发芽、幼苗生长、种子蛋白质、游离氨基酸、淀粉、可溶性糖、全磷和可溶性磷含量,以及幼苗硝酸还原酶活性、叶绿素和根系活力等的影响;田间试验以辣椒为对象,设置不施肥(CK)、单施化肥(CF)、化肥配施紫茎泽兰有机肥(50%化肥+50%紫茎泽兰有机肥,CF+OF)、单施紫茎泽兰有机肥(OF)4种施肥处理,研究紫茎泽兰有机肥对辣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在培养试验中,用新鲜紫茎泽兰浸提液(extract of fresh A.adenophora,EFA)浸种,随浓度提高,抑制蔬菜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作用增强;但在腐熟紫茎泽兰浸提液(extract of decomposed A.adenophora,EDA)的浸种处理中,蔬菜种子的发芽率和苗高分别比无菌水浸种提高2.48%—17.78%和51.28%—105.02%。随EFA浸种浓度的提高,显著提高了蔬菜种子中的蛋白质和淀粉含量,全磷含量无显著变化,游离氨基酸、可溶性糖和可溶性磷含量则相反;但用EDA浸种则不同程度地提高了蔬菜种子中游离氨基酸、可溶性糖和可溶性磷的含量。用100 mg·L-1 EFA浸种,蔬菜幼苗的硝酸还原酶活性、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依次分别比无菌水浸种降低了66.67%—73.17%、17.79%—80.57%和41.52%—61.15%;而相同浓度的EDA则显著提高了辣椒硝酸还原酶、叶绿素和根系活力,最大增幅依次为88.89%、73.61%和95.82%。因此,EFA抑制种子胚乳中的蛋白质、淀粉和肌醇磷酸盐水解,导致发芽率降低;EFA还降低了幼苗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和硝酸还原酶活性,不益于光合作用、养分吸收、氮素同化和幼苗生长。相反,EDA促进了胚乳中的大分子物质水解,提高种子中可溶内含物含量,并使幼苗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和硝酸还原酶活性提高。在田间试验中,辣椒产量为化肥配施紫茎泽兰有机肥单施紫茎泽兰有机肥?单施化肥不施肥,无机有机配施比单施化肥增产14.42%,无机有机配施辣椒品质也最佳,表现为果实中的游离氨基酸和维生素C最高,硝酸盐含量显著低于单施化肥。【结论】微生物腐熟可消除紫茎泽兰抑制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生理作用,化肥配施紫茎泽兰有机肥显著提高辣椒产量,改善果实品质,为当地的蔬菜种植提供有机肥源,实现紫茎泽兰的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四川省凉山州烟草公司;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2013CB127405) 四川省凉山州烟草公司科技项目(2014-01)
【分类号】:S141.4;S641
【正文快照】: Effects of Fresh and Composted Ageratina adenophora onPhysiology of Three Solanaceae Vegetables andYield and Quality of PepperJIAO Yu-jie1,SANG Yu-jie1,YANG Lei1,WANG Ya-qi1,WU Ye-kuan2,DU Ru-wan2,YUAN Ling10引言【研究意义】紫茎泽兰(Ageratina adenophora)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杨颖丽;丁凡;段晓晖;滕玉瑾;马婷;李翠祥;张丽;;铁或铜胁迫下小麦幼苗根抗氧化体系的响应[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02期
2 裴惠娟;张满效;安黎哲;;非生物胁迫下植物细胞壁组分变化[J];生态学杂志;2011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马宝慧;水稻(Oryza sativa L.)铝毒害及耐性机理[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2 Siham Ibrahim Babiker Hussein(史晗姆);铁对小金海棠和山定子盐胁迫响应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D];中国农业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士花;不同4CL基因家族成员对植物苯丙烷衍生物代谢调控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庞贞武;铝毒快速抑制水稻根伸长生长的生理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3 程然然;NaCl胁迫下甜菜光合能力和光保护机制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紫茎泽兰简介[J];杂草科学;2003年01期
2 唐川江,周俗;紫茎泽兰防治与利用研究概况[J];四川草原;2003年06期
3 叶喜;我国紫茎泽兰的危害及其利用研究现状[J];西南林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4 李有泉 ,张明霞;紫茎泽兰的功过是非[J];生态经济;2004年01期
5 梁小玉,张新全;紫茎泽兰发生特点、防治及其利用[J];四川草原;2004年02期
6 李雄立;紫茎泽兰在百色的分布、危害及防治[J];广西植保;2004年02期
7 冯玉元;变害为宝的紫茎泽兰[J];中国林业;2004年17期
8 何永福,聂莉,陆德清,叶照春;紫茎泽兰的防治研究现状[J];贵州农业科学;2005年S1期
9 高志勇,郭秦岭,孙强;紫茎泽兰研究概况[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S1期
10 李永平;紫茎泽兰的防治[J];中国农技推广;200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坳程;郭美霞;王秋霞;白洁;刘晓燕;颜冬冬;何兰;;紫茎泽兰综合治理策略及示范[A];粮食安全与植保科技创新[C];2009年
2 鲍观娟;王笑;豆威;王进军;;三种替代植物对紫茎泽兰幼苗的生态控制效果[A];粮食安全与植保科技创新[C];2009年
3 刘钊;李伟;周伟;;云南楚雄大中山紫茎泽兰入侵和生长的限制因子[A];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研究进展Ⅶ——第七届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张昊;薛明;豆威;王进军;;紫茎泽兰对不同海拔入侵地生物多样性影响[A];公共植保与绿色防控[C];2010年
5 高贤明;王玉兰;;四川攀西地区紫茎泽兰的入侵现象及入侵机理[A];中国植物学会七十周年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33—2003)[C];2003年
6 尹俊;;紫茎泽兰防治的现状与展望[A];我国2003年草原病虫鼠害发生与防治情况以及2004年发生趋势预测与防治对策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李兵;赵平;肖媛;张玉惠;;紫茎泽兰在云南的发生利用及其治理[A];农业生物灾害预防与控制研究[C];2005年
8 何萍;;紫茎泽兰综合治理研究[A];2006中国草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6年
9 熊琳;王进军;;紫茎泽兰替代控制的研究进展[A];庆祝重庆市植物保护学会成立10周年暨植保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7年
10 魏冬;鲍观娟;王进军;;紫茎泽兰的为害及防控研究进展[A];植保科技创新与病虫防控专业化——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忠伟;消灭紫茎泽兰之我见[N];大理日报(汉);2005年
2 南国早报记者 陆月玲 本报记者 刘昆;警惕紫茎泽兰泛滥成灾[N];光明日报;2003年
3 邓晓华;化害为宝 抑制紫茎泽兰严重入侵[N];四川科技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陈建兵;紫茎泽兰威胁泸定万亩良田[N];四川日报;2006年
5 陈鹏;昆明开始全城剿杀紫茎泽兰[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6 记者 李秀春 实习生 蔡飞;华坪有效防治紫茎泽兰[N];云南日报;2006年
7 陈俊;“绿色杀手”紫茎泽兰可制成清洁炭[N];贵州日报;2007年
8 王应良 汪德安;云县爱华镇紫茎泽兰脱毒养猪成效好[N];云南科技报;2008年
9 王立天;紫茎泽兰怎样变害为利[N];云南日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邹学润;紫茎泽兰开发利用大有可为[N];云南科技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白洁;外来入侵植物紫茎泽兰毒性物质基础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年
2 郑照强;紫茎泽兰微波热解行为及产物综合利用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3 宫伟娜;低温胁迫过程中入侵植物紫茎泽兰热激蛋白基因的作用[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9年
4 侯太平;草地有毒植物紫茎泽兰灭蚜活性物质及制剂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00年
5 王一丁;紫茎泽兰灭蚜活性物质的分离纯化、结构鉴定和灭蚜机理研究[D];四川大学;2002年
6 于兴军;紫茎泽兰入侵生态学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7 桂富荣;紫茎泽兰的遗传多样性及其种群结构分析[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年
8 苏秀红;不同紫茎泽兰种群耐旱与耐热性的评价及耐热性生理生化特性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5年
9 王文琪;外来物种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ophorum Spreng入侵机制的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10 田耀华;紫茎泽兰入侵导致的土壤环境变化及其对不同物种的反馈影响[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2007年
,本文编号:12048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12048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