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肥种类及运筹技术调控土壤氮素损失的研究进展
本文关键词:氮肥种类及运筹技术调控土壤氮素损失的研究进展
更多相关文章: 径流 淋溶 氨挥发 反硝化 氮肥运筹 氮素利用率
【摘要】:氮肥的不合理施用导致氮肥利用率低下,大量氮素通过径流、淋溶、氨挥发、硝化-反硝化作用等途径损失到环境中,从而对水体、大气造成污染,带来严重的环境问题,影响人类健康.施氮量、施肥时间和方式,以及肥料种类对氮素流失量的影响显著.土壤氮素浓度过饱和是导致氮素大量流失的最根本原因,充分利用环境供氮量,减少化学氮肥施用量,采用深施等技术,以及配合施用有机肥,可以有效降低氮素的损失,提高氮素利用率.在开发应用新型高效氮肥和强化氮肥高效管理技术研究的同时,加强环境氮素的监测和利用力度,是实现减氮增效的有力手段.
【作者单位】: 农业部西南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
【基金】: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项目(2013BAD07B13-02,2011BAD16B05) 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303129)资助~~
【分类号】:S153
【正文快照】: 氮肥对农业生产和粮食增产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统计,世界粮食产量的增加 约有50%都归功于化学肥料的施用,其中又以化学氮肥的贡献最为显著[1].但随着氮肥用量的不断增加,带来的负面效应也日益突出.农业生产中施入的大量氮肥除被植物吸收利用和残留在土壤中以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园园;高志岭;王雪君;;有机、无机氮肥施用对苜蓿产量、土壤硝态氮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16年03期
2 乔俊;汤芳;朱励军;颜廷梅;赵冬;王如海;杨林章;;太湖地区水稻产量、根圈土壤矿质态氮及氮素径流损失对氮肥的响应[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5年11期
3 符楠;于文清;刘文志;胡广民;隋文志;;不同施氮水平对北方寒区稻田氮素流失的影响[J];现代化农业;2014年12期
4 谷佳林;方瑞元;徐凯;张东雷;张宜霞;刘善江;张玉铎;;高羊茅草坪上不同缓控释氮肥土壤硝态氮残留与淋失研究(英文)[J];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2013年07期
5 王苏平;辉建春;林立金;朱雪梅;朱波;;施肥制度对川中丘陵区玉米不同生育期土壤反硝化酶活性的影响[J];水土保持研究;2012年03期
6 朱小红;马中文;马友华;张丽娟;汪丽婷;徐宏军;肖圣辉;;施肥对巢湖流域稻季氨挥发损失的影响[J];生态学报;2012年07期
7 商放泽;杨培岭;李云开;任树梅;刘培斌;贺国平;;不同施氮水平对深层包气带土壤氮素淋溶累积的影响[J];农业工程学报;2012年07期
8 吴华山;郭德杰;马艳;常志州;;猪粪沼液施用对土壤氨挥发及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2年02期
9 高翠民;梅新兰;商庆银;杨秀霞;沈其荣;郭世伟;;长期不同施肥红壤性稻田水稻产量和氨挥发的变化[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12年01期
10 孟祥海;魏丹;王玉峰;吴英;陈雪丽;张磊;时新瑞;;氮素水平与施氮方式对稻田氨挥发影响[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1年1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俊林;;玉米高产种植栽培技术[J];吉林农业;2016年15期
2 丁京涛;沈玉君;孟海波;刘越;程红胜;;沼渣沼液养分含量及稳定性分析[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6年04期
3 周伟;吕腾飞;杨志平;孙红;杨莨杰;陈勇;任万军;;氮肥种类及运筹技术调控土壤氮素损失的研究进展[J];应用生态学报;2016年09期
4 毛晓月;伍钧;孟晓霞;魏珂;张智慧;田冬梅;鲜杨;;连续3年定位施用沼液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16年03期
5 张君;赵沛义;潘志华;段玉;李焕春;王博;景宇鹏;董智强;;基于产量及环境友好的玉米氮肥投入阈值确定[J];农业工程学报;2016年12期
6 段玉环;郑西来;辛佳;王艳;;土壤中新型肥料氮素淋失特征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16年08期
7 盛婧;徐乔;朱普平;孙国峰;张丽萍;郑建初;;基于分级过滤的喷灌用沼液颗粒物组成分析[J];农业工程学报;2016年08期
8 王峰;陈玉真;吴志丹;江福英;翁伯琦;尤志明;;酸性茶园土壤氨挥发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6年04期
9 郭军玲;王永亮;郭彩霞;金辉;杨治平;;基于GIS和测土配方数据的晋北县域春玉米专用肥配方筛选[J];农业工程学报;2016年07期
10 王子臣;梁永红;盛婧;管永祥;吴昊;陈留根;郑建初;;稻田消解沼液工程措施的水环境风险分析[J];农业工程学报;2016年05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涛;周莹;王先之;沈禹颖;;黄土高原旱塬区陇东苜蓿草地N_2O释放动态及微生物驱动因子的研究[J];西北植物学报;2013年10期
2 陆宏鑫;吕伟娅;严成银;李蒙正;;太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研究现状与展望[J];西南给排水;2013年03期
3 陈萍;沈振荣;迟海峰;杨东海;杜婉君;;不同施肥处理对紫花苜蓿产量和株高的影响[J];作物杂志;2013年01期
4 杨林章;施卫明;薛利红;宋祥甫;王慎强;常志州;;农村面源污染治理的“4R”理论与工程实践——总体思路与“4R”治理技术[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3年01期
5 李奕林;王兴祥;;红壤区不同肥力水稻土根际硝化作用特征[J];土壤学报;2012年05期
6 李传章;高丽娟;黄景;孙钦平;许俊香;刘本生;李吉进;;保水缓释肥料对食用菊花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2年07期
7 S.D.KIMURA;;Optimizing Nitrogen Fertilizer Application for Rice Production in the Taihu Lake Region,China[J];Pedosphere;2012年01期
8 孙占祥;邹晓锦;张鑫;安景文;;施氮量对玉米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及土壤硝态氮累积的影响[J];玉米科学;2011年05期
9 徐钰;江丽华;林海涛;谭德水;郑福丽;高新昊;刘兆辉;;不同氮肥运筹对玉米产量、效益及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影响[J];土壤通报;2011年05期
10 张惠;杨正礼;罗良国;张晴雯;易军;王永生;陈媛媛;王明;;黄河上游灌区稻田氨挥发损失研究[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1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隋宪红;蔬菜氮肥施用技术[J];北京农业;1999年03期
2 邹长明,秦道珠,陈福兴,刘更另;水稻氮肥施用技术Ⅰ.氮肥施用的适宜时期与用量[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6期
3 杨永春,朱志凌,陈莉萍,赵成福,刘桂芳,王长松,杨家保;氮肥不同运筹方法对水稻产量的影响[J];上海农业科技;2000年03期
4 臧壮望,吴士平;氮肥多了会烂菜[J];农家参谋;2001年12期
5 王迪轩,何咏梅;蔬菜氮肥施用技术[J];长江蔬菜;2002年08期
6 傅庆林,王建红,丁能飞,林义成,俞劲炎,陈英旭;水稻生产的氮肥优化模拟研究[J];浙江农业学报;2002年03期
7 乔峻,李勇,李文耀;氮肥损失成因及有效利用[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4年05期
8 底玉娟;;氮肥施用“七忌”[J];中国农业信息;2005年12期
9 马蒙生;氮肥施用技术[J];现代农业;2005年04期
10 唐章亮;;穿心莲不同氮肥施用水平小区试验[J];中国土壤与肥料;2006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同科;张俊英;;环境质量与氮肥施用[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2 蔡贵信;;农田中氮肥的氨挥发[A];氮素循环与农业和环境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3 郭建华;赵春江;王秀;孟志军;马伟;;旱作玉米施用氮肥对土壤氮素淋溶和移动的影响[A];第二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李晓林;张福锁;刘兆辉;;山东设施蔬菜氮肥施用现状及其对环境的影响[A];氮素循环与农业和环境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5 Mohammad Saiful Alam;;氮肥施用对水稻水中甲烷氧化的抑制作用研究[A];面向未来的土壤科学(下册)——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九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6 巨晓棠;刘学军;张福锁;;过量施用氮肥和不合理的氮肥施用方法是氮肥引起环境污染的根源[A];青年学者论土壤与植物营养科学——第七届全国青年土壤暨第二届全国青年植物营养科学工作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0年
7 同延安;梁东丽;张树兰;高义民;赵护兵;;氮肥与环境[A];氮素循环与农业和环境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8 朱兆良;;氮肥施用对中国农业的贡献和对环境的影响[A];氮素循环与农业和环境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9 薛绪掌;陈立平;孟志军;王秀;;基于地物光谱数据的小麦氮肥追施量算法及其效果[A];中国数字农业与农村信息化学术研究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吕殿青;Ove Emteryd;同延安;张文孝;;农用氮肥的损失途径与环境污染[A];《氮素循环与农业和环境》专辑——氮素循环与农业和环境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马骥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张卫峰;农户“减肥”意愿微弱[N];农资导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黄朝武 实习生 王海霞;氮肥施用不能“多多益善”[N];农民日报;2012年
3 刘楠;现代农业需要科学施肥[N];中国化工报;2005年
4 本报记者 罗芸 实习生 唐武 特约通讯员 黄燕子 通讯员 何描;尽快改变农民过度依赖氮肥状况[N];重庆日报;2005年
5 中化化肥高级顾问、中国农业大学教授 王兴仁;冰雪干旱怎么施氮肥[N];农民日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张星海;氮肥施用应控制[N];北京科技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范建 本报通讯员 何志勇;低碳农业成败在“氮”[N];科技日报;2012年
8 四川汇力禾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农艺师 曾雪东;推动尿素增效,,实现氮肥减量化[N];农资导报;2013年
9 特约记者 吴志雄;水稻氮肥合理利用研究通过鉴定[N];农资导报;2005年
10 本报记者 汪名立;氮肥施用过量会致减产[N];新农村商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杜连凤;长江三角洲地区菜地系统氮肥利用与土壤质量变异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5年
2 汤勇华;中国农田化学氮肥施用和生产中温室气体(N_2O、CO_2)减排潜力估算[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3 陈婧;基于统计模型的中国南方稻区适宜施氮量及氮素损失估算[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梦婷;氮肥运筹对籼粳亚种间杂交中稻甬优4949产量形成及氮肥吸收利用的影响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5年
2 孟延;施用氮肥对石灰性土壤碳释放与累积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3 袁霞;氮肥不同用量及配方对四川甜橙产量及品质的影响[D];四川农业大学;2015年
4 杨靖民;不同基因型水稻对施用氮肥的响应及氮效率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04年
5 汤庆峰;棉田氮肥优化管理体系的建立及其效应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04年
6 唐浩月;棉花不同氮肥比例施用效应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7 雷福成;氮肥施用技术对小麦“信阳234”产量和品质影响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
8 杨立年;水稻高产与氮肥高效利用栽培技术的研究[D];扬州大学;2010年
9 罗付香;氮肥调控对不同小麦品种碳、氮代谢及微量元素的影响[D];四川农业大学;2006年
10 刘建;氮肥施用对通育粳1号产量、品质及其效益的影响[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2053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12053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