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技术实践与应用

发布时间:2016-09-23 10:34

  本文关键词: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技术实践与应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6年

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技术实践与应用

邹剑  

【摘要】: 面对人口急骤增加、需求水平提高、资源供给紧缺、生态环境恶化等一系列涉及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发展生态农业成为世界大多数国家的主导潮流和必然选择。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起着十分重要的战略性基础作用。通过深化农业农村改革、扩大投入、提高科技水平、调整结构、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等重大措施,我国农业已基本从传统农业转向现代生态农业发展道路,形成了针对不同区域特点的生态农业发展新模式。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技术模式,就是在我国广大农村充分实践的基础上,经过科学研究和推广应用证明,符合我国生态农业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的高效、经济、低耗生态农业模式之一。针对不同地区经济、资源、环境特点,研究示范推广这项农业技术,进一步分析其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对促进地方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本文从生态农业的发展状况入手,着重研究分析了在国家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示范推广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技术的技术路线、取得的效益和配套技术,主要包括以下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综述。提出了论文研究的选题背景和目的、意义。从生态农业发展入手,采取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历史与现状对比分析、国内外比较分析的方法,按照从历史到现况,从国外到国内,从理论到实践的思路,提出了应用推广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技术的重要意义、研究对策和目的。 第二部分,沼气资源开发利用理论基础。分别阐述了沼气发酵基本原理、沼气资源利用原理、沼渣资源利用原理、沼液资源利用原理,分析了沼气综合开发利用及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基本措施。 第三部分,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技术体系建设――杨凌“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技术实践与应用。主要从杨凌示范区社会经济状况和基本农业资源入手,阐述了在杨凌示范推广“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技术的设施养殖、设施种植、沼气开发利用的基本技术路线及其实施状况。 第四部分,应用推广效益分析。对示范推广以沼气为纽带的“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技术所取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深入分析,作出了基本的示范推广效益评价。 第五部分,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配套技术。提出了在杨凌及其周边地区应用推广沼气生态农业技术的沼气建池技术、沼气日常管理技术和日光温棚设施技术等关键性配套技术要点。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S216.4;F323.214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8
  • 第一章 综述8-18
  • 1.1 选题背景8-9
  • 1.2 生态农业的兴起与国内外生态农业发展状况9-16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16-18
  • 第二章 沼气资源开发利用理论基础18-29
  • 2.1 我国沼气技术应用发展历程18-19
  • 2.2 沼气技术基本理论19-24
  • 2.3 沼气综合开发利用技术24-26
  • 2.4 沼气利用存在的实际问题及解决措施26-29
  • 第三章 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技术体系建设29-36
  • 3.1 应用推广基地概况29
  • 3.2 应用推广技术路线29-30
  • 3.3 应用推广技术体系30-36
  • 第四章 应用推广效益分析36-43
  • 4.1 经济效益分析36-40
  • 4.2 生态效益分析40-42
  • 4.3 社会效益分析42-43
  • 第五章 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配套技术43-47
  • 5.1 沼气建池技术43-44
  • 5.2 沼气池日常管理技术44-45
  • 5.3 以沼气为纽带的日光温棚设施技术45-47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47-49
  • 6.1 结论47
  • 6.2 讨论与设想47-49
  • 参考文献49-51
  • 致谢51-52
  • 作者简介52
  •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建峰;;德州市生态农业现状及发展对策探讨[J];衡水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2 刘飞;高晓霞;冯广丽;;浅谈泗水生态县发展模式[J];科技信息;2011年17期

    3 潘正良;叶必成;陈德传;林敏莉;严振旺;;浅谈加快生态经济发展思路及对策[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1年03期

    4 林桂红;;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背景下广西生态农业发展探微[J];广西社会科学;2011年08期

    5 黄磊;刘桂发;胡彬;;论国际合作背景下广西生态农业的发展战略[J];大众科技;2011年07期

    6 王权典;;生态农业发展法律调控保障体系之探讨——基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视角[J];生态经济;2011年06期

    7 小度;;恒心搭起向上路 勇气推开创业门——记首届“长春之光”大学生创业大赛冠军刘家晗[J];劳动保障世界;2011年07期

    8 农广;;沼气池系统故障判断和排除方法[J];致富天地;2011年06期

    9 路明;;关于开发生物质能的建议[J];科协论坛;2005年06期

    10 邓启明;胡剑锋;黄祖辉;;财政支农机制创新与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基于浙江现代高效生态农业建设的理论分析与实践探索[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文庆;;生态经济理论是生态农业建设的理论基础[A];中国生态经济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生态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2 赵祖龙;;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芮家营村委会生态农业建设调查[A];银龄睿智——为“十一五”规划建言献策论文选编[C];2006年

    3 丁训梅;;关于修文县推进生态农业建设的几点思考[A];贵州发展生态农业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宗义湘;李先德;;发展生态农业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丽水市生态农业建设案例研究[A];促进农民增收的技术经济问题研究——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2004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王坤;;赫章县推进生态农业发展的调查与建议[A];贵州发展生态农业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毕庆林;;安泽县应把生态农业建设提高到战略地位[A];山西省第七次统计科学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7 陈鸣富;;发展生态农业 构建和谐社会——夷陵区梅子垭村发展以沼气为纽带生态农业的调查报告[A];沼气产业化发展研讨会论文选编[C];2005年

    8 王元仲;滕瑞旗;;河北省生态农业建设实践与研究[A];中国生态经济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生态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9 朱海平;;关于区域性生态农业建设管理问题的探讨[A];首届长三角科技论坛——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分论坛论文集[C];2004年

    10 陈荣义;杨兆宁;;临朐县生态农业县建设的实践与思考[A];山东省农业资源与环境保护优秀论文集(2004—2006)[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王海蕴;[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9年

    2 张云忠;[N];楚雄日报(汉);2009年

    3 通讯员 王灿鑫;[N];大理日报(汉);2009年

    4 特派记者 江洋;[N];图们江报;2010年

    5 吴忠文;[N];巢湖日报;2010年

    6 尹子云 唐宁远;[N];广西日报;2003年

    7 张勇;[N];联合日报;2008年

    8 李良;[N];中国特产报;2003年

    9 通讯员 王世秀;[N];大理日报(汉);2009年

    10 记者 魏萍;[N];宁夏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荣荣;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取向与生态建设的跃迁[D];南京农业大学;2002年

    2 李金才;生态农业标准体系与典型模式技术标准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7年

    3 丁毓良;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及效益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4 刘玉振;农业生态系统能值分析与模式构建[D];河南大学;2007年

    5 朱文玉;我国生态农业政策和法律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9年

    6 陈钦华;湘西山区生态农村建设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9年

    7 王兰英;农村沼气生态校园模式及其综合效益评价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8 邵立民;我国绿色农业与绿色食品战略选择及对策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02年

    9 翟勇;中国生态农业理论与模式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10 郑军;生态农业集群理论与区域实践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邹剑;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技术实践与应用[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2 谭风光;沼气发酵及分离提纯技术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2年

    3 常国璋;餐饮废弃物沼气发酵特性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4 张京景;消毒剂对沼气发酵影响的试验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1年

    5 路子佳;高温菌糠沼气发酵的初探及产甲烷菌的分离[D];东北农业大学;2010年

    6 李静静;四川省生态农业建设的绩效评价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1年

    7 韦金君;生态农业建设中科技要素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1年

    8 白云;棉秆预处理及沼气发酵系统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9 白云;棉秆预处理及沼气发酵系统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10 杨兴华;预处理对小麦秸秆糖化及沼气发酵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技术实践与应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209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1209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26d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