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样密度对土壤有机质空间变异解析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11-24 12:21
本文关键词:采样密度对土壤有机质空间变异解析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土壤有机质 采样密度 普通克里格 地统计学 半方差函数
【摘要】:确定合理的采样密度以便更有效地揭示土壤属性的空间变异,是提高土壤质量评价工作准确性的前提。本文以合肥市北部地区为例,从5 207个土壤采样点(采样密度为1个/km2)中重复20次随机抽取不同采样密度的六个样本子集(对应采样密度分别是0.8个/km2、0.56个/km2、0.39个/km2、0.28个/km2、0.19个/km2、0.13个/km2),采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和地统计学方法,研究采样密度对土壤有机质(SOM)空间变异解析的影响。结果表明:上述不同采样密度下,有机质含量的均值差异不显著,各样本对总体均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土壤有机质表现出中等的空间相关性,采样密度为0.28个/km2时探测到的SOM含量变异结构中结构性组分比例最高。采样密度小于0.28个/km2时,则局部细节信息被过滤,不能准确充分地表现其空间变异特征。在研究区的这种自然地理条件和土地利用方式下,若评价目的主要针对土壤肥力质量,揭示土壤有机质空间变异的最佳采样密度应为0.28个/km2。若是针对区域土壤碳汇潜力,则大约22 km2布置一个采样点即可获得预期的效果。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安徽省地质调查院;
【基金】: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1212010310305)~~
【分类号】:S153.621
【正文快照】: 土壤是不均匀变化的连续体,土壤属性值具有明显的空间变异性[1]。获得详细准确的土壤属性的空间分布信息,是土壤质量评价的基础[2]。采样密度的大小对土壤属性及其空间变异信息获取的精度与定量表达的程度具有决定性影响。理论上,采样密度越大,空间插值预测的误差越小。采样密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刘吉平;于佳;于洋;田学智;赵亮;;采样密度和插值对农田土壤碱解氮空间变异性的影响[J];土壤通报;2014年04期
2 陈光;贺立源;詹向雯;;耕地养分空间插值技术与合理采样密度的比较研究[J];土壤通报;2008年05期
3 王金国;周卫军;王彬武;陈冲;;县域尺度土壤样点密度与插值精度研究——以土壤pH值为例[J];湖南农业科学;2011年21期
4 王宏斌;杨青;刘志杰;杨成海;;利用计算机模拟采样确定合理的土壤采样密度(英文)[J];农业工程学报;2006年08期
5 ;[J];;年期
,本文编号:12222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12222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