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户灌溉适应行为及对单产的影响:华北平原应对严重干旱事件的实证研究
本文关键词:农户灌溉适应行为及对单产的影响:华北平原应对严重干旱事件的实证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严重干旱事件 灌溉适应行为 灌溉成效 华北平原
【摘要】:华北平原作为中国的粮食主产区和严重干旱事件发生频繁的区域,如何提高该区域农户灌溉适应能力对保障中国的粮食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华北5省889个农户的1663小麦地块的实地调研数据,运用两阶段的思路构建计量经济模型,定量分析了农户实施灌溉适应行为的影响因素和评估其成效。研究结果表明:(1)相比于相对正常年,在受灾年中严重干旱事件的发生显著地促使农户提高了约17.4%的灌溉频次,同样也增加了约6.6%的小麦单产损失;(2)灌溉适应行为的确在抵御和减缓严重干旱事件对小麦单产产生的负面影响上起着显著的积极作用,具体而言,每增加50%的灌溉次数(相当于增加0.9次),可以挽回14.2%的小麦单产损失;(3)良好的农田水利设施条件对农户灌溉行为产生显著的正向效果。例如,相比于农田水利设施较差地区,一般和较好地区的农户灌溉强度分别显著地提高了约13.2%和18.0%;(4)农户种植规模、户主年龄以及教育水平等农户家庭特征也显著地影响农户的灌溉行为。
【作者单位】: 成都理工大学商学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农业政策研究中心;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12CB95570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合作项目(71161140351) 加拿大国际发展研究中心(IDRC)项目(107093-001)
【分类号】:S423.2
【正文快照】: 1引言在气候变化背景下,缓解极端气候事件的负面影响已引起国内外决策者的高度关注。相关证据表明,气候变化将会加剧极端气候事件(如旱灾和洪涝等)发生的频率和强度[1]。基于此,国际社会呼吁建立共同应对和适应气候变化的计划框架[2,3]。中国各级政府也发布一系列适应气候变化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彭斯震;何霄嘉;张九天;马欣;孙傅;刘少华;;中国适应气候变化政策现状、问题和建议[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年09期
2 WANG Yang-jie;HUANG Ji-kun;WANG Jin-xia;;Household and Community Assets and Farmers' Adaptation to Extreme Weather Event:the Case of Drought in China[J];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2014年04期
3 杨宇;王金霞;陈煌;;不同灌溉水源供水可靠性的评估[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年S2期
4 陈雷;;加强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 进一步夯实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基础[J];中国水利;2011年22期
5 张兵;张宁;张轶凡;;农业适应气候变化措施绩效评价——基于苏北GEF项目区300户农户的调查[J];农业技术经济;2011年07期
6 熊伟,许吟隆,林而达;气候变化导致的冬小麦产量波动及应对措施模拟[J];中国农学通报;2005年05期
7 刘晓英,林而达;气候变化对华北地区主要作物需水量的影响[J];水利学报;2004年02期
8 薛昌颖,霍治国,李世奎,卢志光,毛飞,庄立伟,王素艳;灌溉降低华北冬小麦干旱减产的风险评估研究[J];自然灾害学报;2003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宇;王金霞;黄季q;;农户灌溉适应行为及对单产的影响:华北平原应对严重干旱事件的实证研究[J];资源科学;2016年05期
2 刘红耀;温利华;;农业生产在气候变化中的脆弱性分析——以邯郸市为例[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04期
3 曾文革;冯帅;;后巴黎时代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的中国路径[J];江西社会科学;2016年04期
4 姚晖;宋恬静;朱琴;;地方政府适应气候变化行动的绩效评价与区域比较[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6年02期
5 薛昌颖;张弘;刘荣花;;黄淮海地区夏玉米生长季的干旱风险[J];应用生态学报;2016年05期
6 罗维钢;褚俊英;黄忠华;廖婷;桑学锋;谭文艳;莫凡;田军;;甘蔗需水量及其与气象因素的相关性分析[J];南方农业学报;2016年01期
7 吴云龙;刘胜尧;李丽平;贾建明;范凤翠;;石家庄冬小麦需水量变化特征及气象影响因子[J];气象科技;2016年01期
8 牛纪苹;粟晓玲;唐泽军;;气候变化条件下石羊河流域农业灌溉需水量的模拟与预测[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6年01期
9 张延;任小川;赵英;曹寒;冯浩;;未来气候变化对关中地区冬小麦耗水和产量的影响模拟[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6年01期
10 李小云;刘慧;杨育凯;;干旱背景下农户生产要素投入行为研究——以华北平原为例[J];资源科学;2015年11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傅;何霄嘉;;国际气候变化适应政策发展动态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年05期
2 孙成永;康相武;马欣;;我国适应气候变化科技发展的形势与任务[J];中国软科学;2013年10期
3 许吟隆;郑大玮;李阔;高新全;;边缘适应:一个适应气候变化新概念的提出[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13年05期
4 刘燕华;钱凤魁;王文涛;葛全胜;马翠梅;张九天;何霄嘉;;应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技术框架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年05期
5 ;Drought over China in the 21st Century: Results of RegCM3[J];Atmospheric and Oceanic Science Letters;2012年06期
6 潘韬;刘玉洁;张九天;王文涛;;适应气候变化技术体系的集成创新机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年11期
7 何霄嘉;张于光;张九天;李迪强;;中国生物多样性适应气候变化策略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2年20期
8 赵巍岩;赵挺洁;张宇;张晓爱;;适应气候变化是当务之急[J];北方环境;2012年01期
9 申端锋;;税费改革后农田水利建设的困境与出路研究——以湖北沙洋、宜都、南漳3县的调查为例[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10 陈雷;;加强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 进一步夯实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基础[J];中国水利;2011年2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赵纯均,华立;Multiagent仿真与资源稀缺下的适应行为[J];管理科学学报;1999年04期
2 周世杰,王和平,程灶火;不同经济文化地区学龄儿童适应行为的比较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6年03期
3 李囡;;为何松柏可以四季常青?[J];科学大众(小学版);2012年09期
4 王媛,方修琦,徐锬,戴玉娟;气候变暖与东北地区水稻种植的适应行为[J];资源科学;2005年01期
5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聂衍刚;郑雪;;青少年社会适应行为的结构及测评[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2 刘航英;吴洪剑;徐志敏;王壮业;;儿童适应行为及其研究[A];山东省心理卫生协会第二届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选编[C];2001年
3 聂衍刚;郑雪;;青少年社会适应行为特点的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王颖涛;;儿童社会适应行为两种评定方法相关分析[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残疾人心理卫生分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6年
5 侯麟科;仇焕广;崔永伟;;气候变化下农业适应行为的现状、研究进展及我国的对策[A];第八届博士生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6 曾保春;陶德清;;轻度智力落后学生家庭环境与适应行为发展的研究[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7 ;书讯[A];第六届海峡两岸心血管科学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8 殷晓菲;刘长江;;青少年公正世界信念发展特点[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9 白学军;方晓义;王耘;;儿童合作行为发展的实验研究[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10 陈达光;王雪芳;;福州市马尾区农村6.5~12岁轻度精神发育迟滞儿童能力调查[A];第七届全国(内地、港、澳)“儿童发育与行为科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聂衍刚;青少年社会适应行为及影响因素的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向向;0-3岁儿童社会适应行为发展评价问卷编制[D];山西大学;2014年
2 孙倩倩;沈阳市3-6岁流动儿童社会适应行为发展状况的调查[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3 文昭映;中·韩四、五岁儿童社会适应行为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4 林玉庆;流动儿童学校适应行为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5 张琼;青少年友谊满意度的结构与宜人性、学校适应行为的关系[D];广州大学;2013年
6 周文娟;数字化游戏中非玩家角色自适应行为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5年
7 苏勃;35例多动症小学生适应行为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8 崔琳;儿童自我调节、教师课堂质量对儿童课堂适应行为的影响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2年
9 丁莉;青少年自我意识与社会适应行为的关系[D];广州大学;2008年
10 杨安;青少年元认知、大五人格特质与学习适应行为的关系[D];广州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2306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12306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