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马尾松低效林不同改造措施对土壤碳、氮特征及其碳稳定性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12-02 12:32
本文关键词:川南马尾松低效林不同改造措施对土壤碳、氮特征及其碳稳定性的影响
【摘要】:为探明马尾松低效林改造初期土壤碳、氮及碳稳定性变化特征,选取皆伐团状混交和林窗2种改造措施,以马尾松纯林为对照,分析3种模式土壤有机碳(SOC)、易氧化有机碳(ROC)、全氮(TN)、碳氮比(C/N)以及Kos变化。结果表明:(1)SOC、TN、ROC含量均表现出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的趋势。(2)0—40cm土层,SOC、TN、ROC含量均表现为对照林高于皆伐团状混交和林窗改造,0—20cm土层均表现出对照林小林窗大林窗皆伐团状混交,表明表层SOC、TN、ROC含量随人工干扰面积的增大而减少。(3)人工改造对土壤TN的影响主要表现在0—20cm土层,林窗改造与皆伐团状混交改造改变了土壤C/N的格局,0—20cm土层对照林高于林窗和皆伐团状混交,季节变化不同,林窗与皆伐块状混交含量变化不同。(4)0—20cm土层Kos表现为皆伐团状混交林窗对照,整个生长季节对照林Kos最低,稳定性最差。20—40cm土层有机碳氧化稳定性较0—20cm土层高,呈现由上到下稳定性增加的趋势,表明下层有机碳稳定性高于上层。
【作者单位】: 四川农业大学长江上游林业生态工程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长江上游低山丘陵区生态综合整治技术与示范(2011BAC09B05) 四川省高校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 四川农业大学研究生社会实践和科技服务团项目
【分类号】:S714.2
【正文快照】: 森林土壤有机碳库是全球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时间和空间变化都会显著的影响土壤有机碳的物理、化学、生物特性[1]。增强森林的碳汇功能是维持全球碳平衡的重要举措,而土壤有机碳稳定性是森林碳汇功能的重要影响因素。森林有机碳的稳定性受林分结构、植被类型、物候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邓淑华;;格氏栲林窗内外土壤理化性质分析[J];防护林科技;2014年06期
2 殷睿;徐振锋;吴福忠;苟小林;熊莉;唐仕姗;谢承瀚;杨万勤;;川西高山森林林窗对季节性冻融期土壤氮动态的影响[J];生态学杂志;2014年09期
3 田立生;刘艳军;吴立军;;天然混交林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技术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06年03期
4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黄石德;潘辉;叶功富;蔡燕徽;洪志猛;;林窗干扰对森林公园土壤碳排放的影响[A];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13 城市森林建设理论与技术论文集[C];2009年
2 黄石德;潘辉;赵凯;蔡燕徽;;不同林窗尺度混交林土壤呼吸特征研究[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一卷)[C];2010年
,本文编号:12449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12449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