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基于人工降水模拟的不同灌溉方式下土壤水分入渗

发布时间:2017-12-05 16:33

  本文关键词:基于人工降水模拟的不同灌溉方式下土壤水分入渗


  更多相关文章: 降水模拟 正交试验 灌溉方式 土壤水分入渗


【摘要】:针对半干旱地区水资源以及灌溉方式问题,通过人工降水模拟结合正交试验的方法,对不同灌溉方式下土壤水分入渗进行研究,设置了漫灌、沟灌、膜下滴灌3种不同灌溉方式,田间持水率的50%、60%、70%3种不同土壤初始含水率,10、20、30 mm/h 3种不同降水强度进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降水强度对土壤含水率的变化速率影响最大,降水强度越大,土壤含水率的变化值越大,且不同时间影响程度不同;在同一降水强度下,随着土壤初始含水率的增加,土壤的入渗越慢;不同灌溉方式比较的结果表明,膜下滴灌的膜外入渗最快。研究结果为揭示灌水方式对土壤入渗的影响,为研究土壤水运移和地下水入渗补给提供了参考。
【作者单位】: 沈阳农业大学水利学院;
【基金】: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编号:1261530110115)
【分类号】:S152.7
【正文快照】: 在半干旱地区由于降水不足,水资源短缺,因此需要充分利用雨水资源,而减少地表径流、增加降水的入渗率则是提高降水利用率的有效途径[1]。土壤水是联系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重要环节,研究土壤水分与降水之间的关系对解释降水径流产生机制,以及土壤水分再分布、土壤水分运移、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西宁,吴发启;土壤水分入渗的研究进展和评述[J];西北林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2 朱佳;;大同北部地区土壤水分入渗过程预报模型研究[J];山西水利;2007年01期

3 戴智慧;蒋太明;刘洪斌;;土壤水分入渗研究进展[J];贵州农业科学;2008年05期

4 赵守珍;樊贵盛;;非充分供水条件下供水强度对土壤水分入渗的影响研究[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5 陈晓冰;李阳芳;;昆明城市绿地土壤水分入渗测试方法对比研究[J];林业调查规划;2011年05期

6 党宏宇;邵明安;陈洪松;周蓓蓓;;不同煤矸石厚度及位置对土壤水分入渗过程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12年03期

7 骆素娜;李尧;乔倩倩;;土壤水分入渗研究评述[J];东北水利水电;2013年08期

8 孙泽强;康跃虎;赵爱国;刘海军;;电阻法在喷灌土壤水分入渗再分布测定中的应用[J];山东农业科学;2009年11期

9 汪可欣;付强;;免耕覆盖条件下田间土壤水分入渗的二维数值模拟研究[J];灌溉排水学报;2012年04期

10 吴发启,赵西宁,崔卫芳;坡耕地土壤水分入渗测试方法对比研究[J];水土保持通报;2003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蒋太明;肖厚军;刘海隆;刘洪斌;;黄壤坡地土壤水分入渗垂直变异特征分析[A];贵州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集[C];2005年

2 杨培岭;孟凡奇;任树梅;李云开;;考虑多因素影响的土壤水分入渗模型的构建与模拟[A];农业工程科技创新与建设现代农业——2005年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六分册[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勇勇;垄沟灌溉土壤水分入渗模拟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13年

2 李雪转;非充分供水土壤水分入渗规律的试验研究与过程模拟[D];太原理工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利环;波涌沟灌条件下土壤水分入渗的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04年

2 蒙宽宏;土壤水分入渗测定方法及影响因素[D];东北林业大学;2006年

3 何丹;封丘地区土壤水分入渗特性的时空变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2年

4 郑蕾;黑龙江省主要耕地土壤水分入渗性能试验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0年

5 赵守珍;非充分供水土壤水分入渗特性的试验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7年

6 单慧勇;坐水播种土壤水分入渗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01年

7 温美丽;渗灌条件下不同质地土壤水分入渗特征的初步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01年

8 冯锦萍;用常规土壤物理参数确定入渗参数的方法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3年

9 何志萍;冻融土壤水分入渗规律的试验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3年

10 党宏宇;桂西北喀斯特山区碎石对土壤水分入渗过程的影响的试验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12年



本文编号:12554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12554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456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