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土中紫色光合细菌沿纬度梯度的空间分异特征
本文关键词:水稻土中紫色光合细菌沿纬度梯度的空间分异特征
更多相关文章: 水稻土 紫色光合细菌 PCR-DGGE指纹图谱 典范对应分析 群落组成空间分异
【摘要】:紫色光合细菌由于其代谢途径的多样性,在环境中广泛分布,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参与者和推动者之一。但是,水稻土中紫色光合细菌群落结构的空间分异却鲜有报道。基于此,沿我国温度梯度带(纬度梯度:28.38°N—47.43°N),采集了8个典型水稻土,利用PCR-DGGE指纹图谱和系统发育树分析揭示不同地点水稻土中紫色光合细菌群落的组成;结合多个环境因子,利用生物信息学,典范对应分析(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CCA)和最小判别效应分析(Cladogram,LDA)明确水稻土中紫色光合细菌的空间分异规律。研究发现我国8个典型水稻土中紫色光合细菌主要由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的α和β这两个分支组成,主要为紫色非硫细菌;p H和纬度都是驱动水稻土中紫色光合细菌群落结构分异的关键因子。该认知不仅有助于更好地揭示稻田关键功能微生物群的生物地理学分布,还有助于进一步探究我国稻田生态系统有机质转化的时空差异。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143085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71256)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XDB15020104) 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优秀青年人才项目(212000009)
【分类号】:S154.3
【正文快照】: 光合微生物是一类地球上最早出现的具有原始光能合成体系的原核生物。紫色光合细菌是光合微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生态系统中一类重要的微生物[1]。紫色光合细菌具有极其多样的碳源代谢能力,它们可以代谢几乎所有的发酵产物、CO2、小分子有机酸、甚至CH4[2]。CO2是紫色光合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铁群;雷庆铎;李卫忠;孙蕾;;固定化光合细菌研究与应用[J];水利渔业;2006年06期
2 张峰峰;周可;赵玉洁;谢凤行;李亚玲;;光合细菌培养条件的研究[J];天津农业科学;2009年02期
3 陈培林;;光合细菌应用的研究进展[J];科技信息;2009年22期
4 赵志平;聂鑫;丁杰;李再新;张智;谢万如;;光合细菌研究进展[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5期
5 魏开湄;;光合细菌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J];生态学杂志;1984年02期
6 李坤宝,朱章玉,俞吉安,张承康;光合细菌在城郊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1988年01期
7 陈世阳;席振乐;;光合细菌的特性及其开发利用[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1990年03期
8 俞吉安;;光合细菌的利用及其开发前景[J];生物科学信息;1990年02期
9 高庆义;陈素华;;谈谈光合细菌的生态和实用[J];生物学通报;1992年01期
10 李东风;光合细菌的开发应用动态[J];微生物学杂志;199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龙刚;潘志崇;张德民;;几个光合细菌新属的生物学特性研究[A];第十次全国环境微生物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2 李先磊;倪学勤;;光合细菌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微生态学分会第三届第六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李彦芹;管越强;康现江;;光合细菌组成成分及其应用[A];中国海洋生化学术会议论文荟萃集[C];2005年
4 孙学凯;徐成斌;马溪平;;光合细菌的特性及其在各产业中的应用动态[A];200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卷)[C];2007年
5 徐雪;陈强;蒋玮;;四川部分水体光合细菌的分离及特性研究[A];“环境与健康”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6 高丹英;杨娇艳;兰波;赵良元;杨劭;;黑臭水净化菌株-光合细菌的筛选及其水质改善能力的研究[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09年
7 姚鹏;赵春贵;杨素萍;;不产氧光合细菌对菲的竞争吸附及吸收[A];第五届全国微生物资源学术暨国家微生物资源平台运行服务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3年
8 杨素萍;曲音波;钱新民;;光合细菌产氢机制的初步研究[A];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第三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9 吴海燕;刘春光;孙淑荣;;光合细菌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应用效果研究[A];第九届全国土壤微生物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C];2001年
10 刘军义;汪文龙;李娟;;光合细菌在EM菌液中无增殖活性的原因研究[A];广西微生物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石伟生 刘燕;光合细菌:新一代饲料添加剂的佼佼者[N];经济参考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方立超;光合细菌益生特性的实验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浙萍;耐盐光合细菌的筛选、试验研究及工程应用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5年
2 王东亮;光合细菌硒转化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3 李先磊;光合细菌的筛选及其对动物免疫功能和生产性能的影响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3年
4 孙涛;中草药对光合细菌生长的影响及固定化PSB脱氮除磷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5 刘敏;一株光合细菌氮磷同化能力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6 陶雪英;光合细菌的分离鉴定及胶状红长命菌分泌的蛋白水解酶生化性质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7 肖建生;固体光合细菌的制备及其功能性和安全性评价[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3年
8 郑鑫怡;电磁场对光合细菌影响的研究[D];大连海洋大学;2014年
9 苟维超;产氢光合细菌的筛选鉴定及其氢酶的系统发育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年
10 何云辉;光合细菌的培养及其对土壤肥力的影响[D];四川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2665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12665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