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模拟酸雨多次淋溶对红壤入渗特性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12-17 03:26

  本文关键词:模拟酸雨多次淋溶对红壤入渗特性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酸雨 红壤 淋溶 土壤入渗 扩散度


【摘要】:采用蒸馏水稀释硫酸溶液获得不同浓度硫酸溶液来模拟不同pH值酸雨,并利用硫酸溶液进行多次积水淋溶红壤试验,揭示多次酸雨淋溶过程中红壤物理特征及入渗特性演变规律。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处理组(蒸馏水)相比较,pH=2的硫酸溶液各次入渗速度平均降低了106%,且随着淋溶次数(x)的增加,平均入渗耗时增加百分比(y)也增加,其关系可用对数函数y=70.94ln(x)+28.53(R2=0.994)描述;pH=3硫酸溶液入渗速度平均降低了20%,随着淋溶次数增加入渗速度衰减;pH=5硫酸溶液各次入渗速度基本保持稳定,且平均入渗速度比对照组快。与初始土壤容重相比较,对照组多次淋溶处理后土壤上层容重减小,下层增大,其他处理各组土壤容重却平均增大了6%,但各处理组的上层土壤容重比下层的小。红壤经不同溶液多次淋溶处理后,其水分入渗速度、扩散度大小关系为:硫酸溶液(pH=5)蒸馏水硫酸溶液(pH=3)硫酸溶液(pH=2)。
【作者单位】: 湖南农业大学工学院;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71185) 湖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15A084) 湖南农业大学配套基金项目(14RCPT13)
【分类号】:S152.7;X517
【正文快照】: 近些年来酸雨已经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它与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并称为世界三大环境问题[1],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及生存环境。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量逐年增多,中国的酸雨面积已占国土面积的40%,已成为继欧洲、北美之后世界第三大重酸雨区[2],主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亚凯;邵芳;乔志勇;王婷婷;刘东文;蒋舒;;黄河泥沙充填复垦耕地表层土壤垂直入渗特性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4年07期

2 宁丽;曾溅辉;陈广;;柴油在土壤中迁移的试验模拟研究[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8年03期

3 奇凤;陈文婧;王熹;赵慧;马迎霞;;大型入渗试验硝酸盐变化规律分析[J];内蒙古水利;2012年03期

4 杨宾;李慧颖;伍斌;杜晓明;李发生;;4种NAPLs污染物在二维砂箱中的指进锋面形态特征研究[J];环境科学;2013年04期

5 张博闻;邵明安;;初始含水率对土壤中原油入渗的影响[J];农业工程学报;2010年03期

6 李永霞;郑西来;马艳飞;;土壤非饱和带柴油入渗的试验研究[J];环境污染与防治;2011年05期

7 蒋景诚;钟佐q,

本文编号:12985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12985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cd7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