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施肥对东北黑土不同活性有机碳库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长期施肥对东北黑土不同活性有机碳库的影响 出处:《生态学杂志》2016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水稳性团聚体 物理分组 有机碳组分 施肥 黑土
【摘要】:试验采用团聚体分组和闭蓄态微团聚体分离技术,将土壤有机碳分为总粗颗粒有机质(活性碳库)、总细颗粒有机质(慢性碳库)和总粉粘粒(惰性碳库)等组分,研究长期施肥对东北黑土不同活性有机碳库的影响。结果显示,与不施肥相比,19年连续单独施用化肥没有影响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土壤总体的团聚化效果;化肥和有机肥配施则显著提高了土壤团聚化程度,增加了有机碳含量和储量,增幅分别为36%和18%。粉粘粒结合有机碳占土壤总有机碳的50%~70%,其作为惰性碳库是黑土有机碳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无肥相比,单施化肥没有影响不同活性有机碳库含量及土壤有机碳库的稳定性;有机无机配施没有改变土壤中粉粘粒结合有机碳含量,但显著提高了总粗颗粒有机质和总细颗粒有机质中有机碳含量,降低了土壤有机碳库的稳定性。有机无机配施土壤中活性有机碳的增加,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农田黑土生产力,另一方面又会加剧温室效应。因此,在保证作物产量的同时,尽量减少CO_2排放,确定适宜的有机肥施用量,是解决黑土区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矛盾的重要途径。
【作者单位】: 哈尔滨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黑土区农业生态院重点实验室;
【基金】:哈尔滨师范大学科技创新能力计划项目(xkb20130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71296和41571285)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经费(201303126和201203030)资助
【分类号】:S153.6
【正文快照】: 哈尔滨师范大学科技创新能力计划项目(xkb20130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71296和41571285)和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经费(201303126和201203030)资助。陆地土壤是地球表面最大的碳库,其碳库储量约为1400~1500 Pg(以1 m深土层计),其中农田土壤碳储量为142 Pg,占土壤碳储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学明;张晓平;;保护性耕作:保护东北黑土资源的有效途径[J];科学新闻;2001年45期
2 庄剑;侯淑涛;唐军利;;东北黑土退化动态监测体系建设构想[J];资源与产业;2008年01期
3 党连超;东北黑土的农化性状及其变化[J];土壤肥料;1984年03期
4 徐晔春;东北黑土退化原因及防治方法[J];吉林农业;2001年02期
5 庄剑;唐军利;侯淑涛;;东北黑土退化动态监测体系建设构想[J];国土资源信息化;2008年02期
6 陈国安;我国东北黑土地区农业中的硫素问题[J];中国农学通报;1994年03期
7 解宏图;李维福;郑立臣;;东北黑土活性有机碳、氮分布研究[J];土壤通报;2008年02期
8 刘焕军;宇万太;张新乐;沈善敏;马强;周桦;;中国东北黑土带土壤线空间变异规律[J];农业工程学报;2009年10期
9 康强;侯忠臣;;坡度对东北黑土山区水土保持边坡工程的影响[J];吉林水利;2012年08期
10 陈学文;张兴义;隋跃宇;程伟;;利用空间移位法研究东北黑土pH季节变化及其影响因素[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郑庆福;赵兰坡;;不同纬度下东北黑土黏粒化学组分的分布及其变异[A];土壤资源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安全——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一届二次理事扩大会议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伍西;如何解决土壤问题[N];农资导报;2013年
2 回莉君 潘庆宾;东北黑土漫岗区拜泉县:四种方法服务全县[N];中国水利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于兴洋;东北黑土带农田生态系统干旱脆弱性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彭现宪;长期不同种植模式下东北黑土理化性状和有机碳稳定性的差异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3123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13123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