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库区典型消落带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探讨
本文关键词:三峡库区典型消落带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探讨 出处:《环境科学》2016年08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三峡库区 消落带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 季节变化
【摘要】:本文以三峡库区王家沟一典型消落带为研究对象,选择180、175、165和155 m这4个高程以探讨水位变化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SMBC)和微生物生物量氮(SMBN)的影响.其中,175、165和155m高程坐落在消落带内,分别表现为短、中和长期淹水,180 m高程作为对照,为永不淹水的陆地.土壤样品的采集深度为0~20 cm,每周采集一次.结果表明,180 m高程处土壤有机碳(SOC)和全氮(TN)均无明显的季节变化,而175 m高程处SOC和TN季节变化明显,表现为春夏季高于秋冬季;各高程上的SMBC和SMBN及其分配比例呈现出秋高夏低的季节变化形态,表明消落带夏季高温低湿的土壤环境限制了微生物活性及土壤有机碳氮的周转速率.数据分析表明,与180 m高程相比,消落带上的175 m和165 m高程SOC、TN、SMBC及微生物商、SMBN及其分配比例均得到不同程度的升高,而155 m高程除了SMBN及其分配比例与对照无显著差异外,其他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表明与未淹水对照点相比较,中短期淹水有利于提高消落带土壤碳氮含量及周转速率和微生物生物量,而长期受到江水淹没胁迫的土壤则会抑制土壤碳氮以及SMBC含量,并降低SOC的周转速率.相关分析表明,SMBC和SMBN均与地下5 cm处温度和p H呈极显著负相关,说明地下5cm处的温度以及p H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有强烈的影响.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75160;40975095)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XDJK2015A013;XDJK2016D040)
【分类号】:S154.3
【正文快照】: 在植被-土壤系统中,土壤微生物参与养分循环和物质代谢过程,直接影响地球生物化学循环,对植物凋落物降解、养分循环与平衡、土壤理化性质改善起着重要作用[1,2].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是土壤有机质中有生命的成分,是土壤养分的重要“源”和“库”[3],常被用于评价土壤质量的生物学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苏维词;张军以;;河道型消落带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对策——以三峡库区重庆段为例[J];中国岩溶;2010年04期
2 揭胜麟;樊大勇;谢宗强;张想英;熊高明;;三峡水库消落带植物叶片光合与营养性状特征[J];生态学报;2012年06期
3 冯义龙;先旭东;;三峡库区冬季蓄水后石门消落带示范区植物生长情况初报[J];园林科技;2012年03期
4 田相娟;;山东省临沂市沂河消落带植被调查分析报告[J];山东林业科技;2013年02期
5 艾丽皎;吴志能;张银龙;;水体消落带国内外研究综述[J];生态科学;2013年02期
6 余敏芬;方佳;何勇清;林太本;郑炳松;王强;;水蚀对千岛湖消落带土壤氮素影响的数值模型分析[J];浙江农林大学学报;2013年06期
7 廖世纯;韦桥现;蔡健和;蒙炎成;高国庆;李扬瑞;张永祥;;广西水库消落带植物群落调查[J];中国水土保持;2008年08期
8 王建超;朱波;汪涛;;三峡库区典型消落带淹水后草本植被的自然恢复特征[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1年05期
9 杜立刚;方芳;郭劲松;付川;李哲;鲍振国;;三峡库区城市消落带生态规划与保护探讨[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2年06期
10 孔琼菊;马秀峰;江香梅;肖复明;;江西省大中型水库消落带问题分析与思考[J];江西水利科技;201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郑海金;杨洁;谢颂华;;中国水库消落带研究概况[A];首届中国湖泊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程龙飞;易忠玖;;绿维护岸结构在三峡库岸消落带的应用研究[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1)[C];2009年
3 王定勇;朱金山;马明;赵蕾;孙荣国;;三峡水库消落带水、土环境中的汞[A];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暨环境科学仪器与分析仪器展览会摘要集[C];2011年
4 周月敏;张磊;吴炳方;李伟萍;;基于HJ-A/B星CCD、SPOT5三峡消落带生态环境监测与分析[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1)[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雷霞 秦勇;三峡库区消落带将造成严重环境污染[N];中国经济时报;2003年
2 本报记者 张洁 戴娟 何清平;将消落带营造为绿色生态长廊[N];重庆日报;2009年
3 记者 张孺海 李新龙 通讯员 周兵 张世梅;弥合消落带的创伤[N];湖北日报;2010年
4 记者 聂廷勇;三峡消落带初步测定[N];中国环境报;2003年
5 记者 李先宏 通讯员 汤波;让消落带披上“绿装”[N];湖北日报;2006年
6 ;世界级生态难题能否破解?[N];中国花卉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夏静邋潘剑凯 夏斐 谢文;绿化消落带:让青山碧水无间[N];光明日报;2007年
8 实习生 房宁;要谨慎发展种植业[N];农民日报;2003年
9 记者 向婧 通讯员 石体刚;武隆美国竹柳绿化芙蓉江消落带[N];重庆日报;2011年
10 徐旭忠;三峡库区消落区资源开发利用面临三大风险[N];经济参考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杨萌;消落带温室气体排放机制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6年
2 黄川;三峡水库消落带生态重建模式及健康评价体系构建[D];重庆大学;2006年
3 康义;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理化性质和植被动态变化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0年
4 夏智勇;重庆三峡水库消落带植物分布特征与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5 张彬;三峡水库消落带土壤有机质、氮、磷分布特征及通量研究[D];重庆大学;2013年
6 艾丽皎;南川柳对三峡消落带干湿交替环境的生理生态响应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田思思;浑河流域大伙房水库消落带重金属污染特征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2 刘s,
本文编号:13248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13248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