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利用好氧颗粒污泥处理水产循环养殖废水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25 17:16

  本文关键词:利用好氧颗粒污泥处理水产循环养殖废水的研究 出处:《环境污染与防治》2016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序批式活性污泥反应器 好氧颗粒污泥 水产循环养殖废水 胞外聚合物


【摘要】:在序批式活性污泥反应器(SBR)中接种生物絮体,利用水产循环养殖废水培养好氧颗粒污泥。在溶解氧为6.4~7.1mg/L的条件下,培养出的好氧颗粒污泥平均粒径为150μm,SBR内挥发性悬浮固体(VSS)稳定在16.33~17.47g/L,总悬浮固体(TSS)稳定在17.25~18.57g/L,好氧颗粒污泥对水产循环养殖废水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硝态氮、溶解性有机碳、溶解性磷酸盐去除率均在90%以上。好氧颗粒污泥中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均高于接种生物絮体。生物絮体内松散结合胞外聚合物(LB-EPS)含量比好氧颗粒污泥高,而紧密结合胞外聚合物(TB-EPS)含量比好氧颗粒污泥低,生物絮体与好氧颗粒污泥中胞外聚合物(EPS)的主要区别成分是多糖。
【作者单位】: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上海水产养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水产动物遗传育种中心上海市协同创新中心;上海市奉贤区农业委员会;
【基金】:上海市科技委员会资助项目(No.14320501900) 上海市虾类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沪农科产字(2014)第5号)
【分类号】:X714
【正文快照】: 水产循环水养殖系统(RAS)与传统的水产养殖模式相比,具有占地面积少、节约耗水量、高密度集约化和废水排放可控等优点。RAS的推广可有效解决养殖废水的排放问题,但RAS容易积累硝态氮,一般情况下,硝态氮的安全质量浓度在50mg/L以下[1],高浓度硝态氮将影响养殖对象的生长,使其成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罗国芝;鲁璐;杜军;刘倩;董明来;;循环水养殖用水中反硝化碳源研究现状[J];渔业现代化;2011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郝瑞霞;王建超;孟成成;任晓克;王润众;赵文莉;;电流对三维电极生物膜耦合硫自养脱氮工艺的影响[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5年06期

2 刘长发;姚敬元;袁瑗;刘卫东;;循环海水养殖系统硝化滤器中氨氧化微生物分析[J];渔业现代化;2012年03期

3 张海丰;杨震;张冲;杨超;苗宇;张兰河;;金属离子对膜生物反应器混合液可滤性影响研究进展[J];化工进展;2010年11期

4 张兰河;李军;郭静波;贾艳萍;张海丰;;EPS对活性污泥絮凝沉降性能与表面性质的影响[J];化工学报;2012年06期

5 王立媛;宿程远;李思敏;黄智;王刚;;厌氧折流板反应器处理制糖废水的效能及微生态特性研究[J];环境工程;2011年04期

6 辛旺;田智勇;宋永会;李法云;;多格室脱氮型膜生物反应器(HMBR)运行特性研究[J];环境工程技术学报;2012年05期

7 马兴冠;纪文娟;江涛;薛向欣;杨合;傅金祥;;生活污水处理中胞外聚合物对活性污泥絮凝沉降性的影响[J];过程工程学报;2013年02期

8 罗国芝;董明来;刘倩;邓棚文;谭洪新;;以聚丁酸丁二醇酯为碳源去除含盐水体硝酸盐的研究[J];环境污染与防治;2013年03期

9 唐然;龙向宇;姚强;方涛;;微污染地表水的胞外聚合物复合絮凝剂强化混凝处理[J];后勤工程学院学报;2013年03期

10 成小婷;罗国芝;谭洪新;;以水产养殖固体废弃物水解产物为碳源的异养反硝化研究进展[J];渔业现代化;2013年06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王立媛;ABR-BAF工艺处理制糖废水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汪皓东;低温条件下好氧颗粒污泥快速培养及其稳定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3 刘爱翠;聚合铝铁和聚铁强化A~2/O工艺除磷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4 赵二燕;生物絮凝—再生工艺处理生活污水的数学模拟[D];安徽建筑工业学院;2010年

5 杨敏;微生物胞外聚合物的生成及其对树脂特性的影响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2年

6 陈杰;多孔介质中巴斯德芽孢杆菌的桥接固定及砂柱胶结实验研究[D];南华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袁定重;张秋禹;侯振宇;李丹;张军平;张和鹏;;固定化酶载体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06年01期

2 王丽丽,赵林,谭欣,闫博;不同碳源及其碳氮比对反硝化过程的影响[J];环境保护科学;2004年01期

3 周海红;王建龙;赵璇;;pH对以PBS为反硝化碳源和生物膜载体去除饮用水源水中硝酸盐的影响[J];环境科学;2006年02期

4 周海红;王建龙;赵璇;;反硝化生物膜对PBS表面形态及化学组分的影响[J];环境科学;2006年12期

5 徐亚同;生物反硝化除氮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1994年04期

6 阎宁,金雪标,张俊清;甲醇与葡萄糖为碳源在反硝化过程中的比较[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3期

7 徐亚同;废水反硝化除氮[J];上海环境科学;1994年10期

8 杨殿海,章非娟;碳源和碳氮比对焦化废水反硝化工艺的影响[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灵峰;何卫卫;张杰;;好氧颗粒污泥的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8年05期

2 王品;;好氧颗粒污泥处理实际污水的研究[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0年05期

3 桂永馨;姚嘉;;好氧颗粒污泥研究进展[J];广东化工;2012年06期

4 王瑛;孟爱;张瀚月;张磊;;反应器类型对好氧颗粒污泥形成与运行稳定性的影响试验分析[J];甘肃科学学报;2013年01期

5 蓝惠霞,陈中豪,陈元彩;影响好氧颗粒污泥形成和性能的因素分析[J];环境保护;2004年05期

6 崔成武,纪树兰,任海燕,吴之丽;好氧颗粒污泥形成的影响因素及应用[J];中国给水排水;2005年10期

7 王海磊,魏丽莉,李宗义;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过程、形成机理及相关研究[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5年07期

8 王芳;杨凤林;张兴文;张捍民;刘毅慧;周军;;好氧颗粒污泥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6年01期

9 李玉瑛;李冰;郑西来;;好氧颗粒污泥的研究现状[J];工业水处理;2006年01期

10 王艳静;李亚新;;好氧颗粒污泥的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光;张颖;郝延强;;好氧颗粒污泥培养的影响因素及其应用[A];中国化学会第八届水处理化学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王志平;刘莉莉;蔡伟民;;不同底物条件下好氧颗粒污泥的培养[A];第二届全国环境化学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4年

3 蔡伟民;;好氧颗粒污泥处理系统[A];第二届全国环境化学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4年

4 张丽丽;黄玉峰;方亮;蔡伟民;;铈离子在好氧颗粒污泥上吸附行为的研究[A];第二届全国环境化学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4年

5 刘晓云;王琳;林跃枚;谭金山;范瑞青;;好氧颗粒污泥胞外多糖的细胞化学定位研究[A];2006年全国电子显微学会议论文集[C];2006年

6 岳钦艳;张栋华;王曙光;李久义;高宝玉;;好氧颗粒污泥形成因素分析[A];中国化学会第八届水处理化学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朱亮;徐向阳;罗伟国;田志娟;张妮妮;;高效降解苯胺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及动力学研究[A];第十次全国环境微生物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8 王玉兰;于水利;汪皓东;;好氧颗粒污泥/膜工艺同步脱氮除有机物特性研究[A];2010年膜法市政水处理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9 姚婧婧;李慧;李彦鹏;;SBR反应器内好氧颗粒污泥的流体动力学特性研究[A];201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浦华环保优秀论文集[C];2013年

10 高景峰;陈冉妮;苏凯;张倩;;好氧颗粒污泥同时脱氮除磷的常温启动和低温维持[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霞;好氧颗粒污泥系统处理含PPCPs污水的效能及微生物群落演替[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2 倪丙杰;好氧颗粒污泥的培养过程、作用机制及数学模拟[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3 林跃梅;好氧颗粒污泥中细菌藻酸盐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4 王玉兰;好氧颗粒污泥—膜组合工艺低温条件下脱氮除磷效能[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5 王玉兰;好氧颗粒污泥-膜组合工艺低温条件下脱氮除磷效能[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6 马登月;好氧颗粒污泥对两种典型染料处理作用的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7 阮文权;好氧颗粒污泥同步硝化反硝化过程研究[D];江南大学;2004年

8 周军;两种类型反应器内好氧颗粒污泥性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9 蓝惠霞;微好氧颗粒污泥同时好氧—厌氧降解废水中五氯酚(PCP)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5年

10 杨麒;好氧颗粒污泥快速培养及其去除生物营养物特性的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理;基于畜禽养殖废水处理的好氧颗粒污泥系统启动与稳定运行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5年

2 郭安;常温与低温好氧颗粒污泥培养及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3 刘浩;好氧颗粒污泥的快速启动及其对高氨氮化肥工业废水处理的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4 常笑丽;好氧颗粒污泥的快速培养及其处理高含盐废水的试验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5 代雅洁;好氧颗粒污泥的稳定性研究应用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5年

6 董丽;好氧颗粒污泥培养及其吸附重金属性能的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09年

7 汪皓东;低温条件下好氧颗粒污泥快速培养及其稳定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8 董峰;低水力剪切作用下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及其数学模拟[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9 袁向娟;好氧颗粒污泥长期储存及活性恢复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10 张鉴达;好氧颗粒污泥的培养及其工艺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3337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13337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892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