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经验与中国建设现代农业的技术进步选择
本文关键词:美、日、以经验与中国建设现代农业的技术进步选择,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经济问题》2006年第1期 Jan.,2006 No.1
美、日、以经验与中国建设现代农业的技术进步选择
高 峰,王学真
(山东理工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山东淄博 255049)
摘 要:现代农业建设的成功,离不开农业的技术进步。诱发性技术进步和创新理论为我国农业技术进步的选择提供了理论基础,国外农业现代化过程中技术进步取得成功的经验为我们提供了借鉴的依据。中国农业资源的结构特征表现为土地和水资源稀缺,劳动力资源丰富,市场需求巨大,这决定了中国建设现代农业的技术进步只能走“综合型、非均衡、动态式”技术进步路线。
关键词: 农业技术进步;诱发性创新;资源禀赋
中图分类号:F32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72X(2006)01-0058-03 一、农业技术进步选择的理论基础
农业现代化建设在于农业的技术进步,其本质在于选择新技术并推广应用,从而以既定的要素投入实现产出的最大化。技术进步不仅体现为要素投入绝对量的变动,而且,也体现为要素投入量变化的相对变动。根据希克斯的定义,假定生产一种产品需要n种投入,如果技术进步的结果使其中第i种投入所占的份额减少,则称这种技术进步是第i种投入节约型的。我们假定农业的投入要素有劳动、土地和水三种投入要素,根据希克斯的定义,可以把农业技术分为四种类型:(1)节约劳动型。主要通过机械技术的推广和使用来实现对劳动的替代,使单位面积土地上的劳动使用量减少,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这种类型的技术也称为农业机械化技术。(2)节约土地型。主要是通过肥料、农药、耕作技术和优良品种等生物化学技术来实现劳动和工业品对土地的替代,其结果是提高土地的生产率。这种类型的技术也称为生物化学技术。(3)节水型技术。主要是通过灌溉技术的进步,例如用滴灌或喷灌的方式来替代传统的大水漫灌方式,可以达到有效节约水资源的目的,这类技术称为节水型技术进步。(4)综合性技术进步。与农业技术的四种类型相对应,我们可以将农业技术进步的路径分为四种,即节约劳动型技术进步路径、节约土地型技术进步路径、节水型技术进步和综合性技术进步路径。
以上四类技术的有效选择可以促进生产率的加速增长。日本农业发展经济学家速水佑次郎和美国农业发展经济学
收稿日期:2005-08-20
作者简介:高 峰(1967—),男,山东邹平人,山东理工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副教授,主要研究农业经济、经济增长;
王学真(1955—),男,山东临朐人,山东理工大学副校长,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主要研究农业经济。
家弗农 拉坦通过对日本和美国农业现代化过程的考查,在
[1]
1970年代初提出了诱发性技术创新理论。希克斯—速水—
拉坦—宾斯旺格的诱发性技术进步和创新模型认为,在市场经济中,要素相对价格的变化将诱使去寻求和选择那些能替代日益稀缺的生产要素的技术。所以,一个经济中要素赋予的相对丰裕不同,会导致技术变迁和进步有效路径的不
[2]同。同时,他们也没有仅仅认为农业技术进步是科学技术
知识自发进步的产物,而是进一步认识到农业技术进步是对资源禀赋状况和产品需求增长的动态反应。施莫克勒-格里克斯对产品需求对技术进步的影响作了更进一步的说明,他们认为在其他情况不变的情况下,一种商品的新技术的可得
[3]性是该商品市场需求的函数。更明确地说,农业技术进步
是由要素相对价格的变化和产品需求的增长诱导的。
二、美国、日本、以色列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农业技术进步的成功经验
诱发性的技术创新理论虽然以市场经济的假定为前提条件,
[2]179-204
假定市场价格能够正确有效地反映产品的需求
情况和要素价格的相对变化状况。根据诱发性创新理论政府在农业技术进步过程中的作用,应该是采取各种政策,利用市场的价格信号,诱导农民选择能够节约日益稀缺的生产要素的技术方法。例如,增加对能有效节约本国供给弹性较低的生产要素的技术研究的补贴,对新技术的使用进行示范,提供优惠贷款等。
美国的资源条件是土地丰富而劳动力供给短缺。因此,
本文关键词:美、日、以经验与中国建设现代农业的技术进步选择,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367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1367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