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西南黄壤和西北黄土坡面侵蚀产沙规律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18-01-14 15:13

  本文关键词:西南黄壤和西北黄土坡面侵蚀产沙规律比较研究 出处:《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16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黄壤 坡面侵蚀 径流 产沙 黄土


【摘要】:喀斯特地区是我国主要生态脆弱地区之一,黄壤是该地区主要土壤类型,本文基于贵州省毕节市与陕西安塞径流小区观测资料,对比分析降雨与坡面径流深、产沙模数等关系,研究次降雨坡面侵蚀规律。结果表明:黄壤坡面产流产沙主要来源于大雨及暴雨,受降雨量影响最大,数量上小于黄土坡面;黄壤坡面产流与降雨量相关性大于与其与时段降雨强度相关性,黄土坡面反之;随降雨级别增大,黄壤坡面产流与降雨特征关系由无规律变为线性;时段降雨强度与黄壤坡面产沙呈指数关系,与黄土坡面呈幂函数关系;缺乏过程资料时,可采用M=0.54e0.11p预测黄壤坡面次降雨侵蚀量;降雨侵蚀力与产流产沙呈线性关系,单位降雨侵蚀力引起的产流产沙量黄壤坡面均小于黄土坡面;坡面产流与产沙均呈良好线性关系,产流量相近时,黄壤坡面产沙量略小于黄土坡面。研究结果表明黄壤坡面侵蚀量小于黄土坡面,但由于其土层薄,侵蚀程度仍十分严重,区域水土流失防治工作仍需加强。
[Abstract]:Karst is one of the main ecological fragile areas in China, yellow is the main soil types in this area, the Guizhou city of Bijie province and Shaanxi Ansai runoff observation data based on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rainfall and slope runoff depth, sediment and other relations, research on Slope Erosion Rule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oil runoff and sediment mainly from the heavy rain and rainstorm, affected by rainfall, the number is less than the loess slope; soil slope runoff and rainfall is greater than the correlation with rainfall intensity correlation, loess slope with rainfall level increases and vice versa; yellow soil slope runoff and rainfall characteristics by irregular variation is linear; rainfall intensity and soil erosion on the slope an exponential relation, a power function relationship with the loess slope; the lack of process data, M=0.54e0.11p can be used to predict the rainfall erosion in yellow soil slope; rainfall erosivity A linear relationship with the runoff and sediment, runoff and sediment in yellow soil slope rainfall erosion force caused by the units were less than the loess slope; slope runoff and sediment yield showed a good lin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unoff at the same soil and sediment amount is slightly smaller than the loess slope. 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the soil erosion amount is less than the slope of the loess slope. But because of the thin soil, erosion degree is still very serious,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soil erosion area still needs to be strengthened.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东北黑土区冻融作用与水蚀过程耦合机理研究”(41471224) 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水土保持生态效应监测与评价技术研究”(201501045)
【分类号】:S157.1
【正文快照】: 项目名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东北黑土区冻融作用与水蚀过程耦合机理研究”(41471224);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水土保持生态效应监测与评价技术研究”(201501045)根据第1次全国水利普查结果,我国水土流失面积达129.32万km2,其中有27.93%分布在西南石质山区[1]。由于特殊的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丽槐,杨运祥,熊柱桃,张劲松;坡面水系工程建设设计施工技术[J];中国水土保持;2000年10期

2 张长印,陈法杨;坡面水系工程技术应用研究[J];中国水土保持;2004年10期

3 叶红,周芸;四川坡面水系水土保持成套技术应用简介[J];四川水利;2005年01期

4 彭煜;;降雨径流对坡面土壤的侵蚀作用及蓄水沟的设计[J];湖南水利水电;2011年04期

5 周跃,Watts D;欧美坡面生态工程原理及应用的发展现状[J];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1999年01期

6 沈大勇,马蔼乃,林珲勇,聂向晖;坡面土壤水蚀建模方法比较[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6期

7 赵晓光;黄土塬区坡面水蚀作用过程[J];水土保持学报;2000年03期

8 李春刚;左勇;郑伟;;岳池县坡面水系建设成效及经验[J];水土保持应用技术;2008年04期

9 刘金铎;薛海;董明家;刘文静;;坡面水蚀过程与地形演变关系试验研究[J];人民黄河;2012年01期

10 徐为群,,倪晋仁,徐海鹏,金德生;黄土坡面侵蚀过程实验研究Ⅱ.坡面形态过程[J];水土保持学报;199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王安明;钟欣;;坡面水系工程建设有关问题的探讨[A];发展水土保持科技、实现人与自然和谐——中国水土保持学会第三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学术论文集[C];2006年

2 左长清;;水蚀地区坡面水土流失阻控技术研究[A];中国水土保持学会科技协作工作委员会2011年年会交流材料[C];2011年

3 叶红;周芸;;坡面水系工程技术在泉水沟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中的应用与效益观测[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彭鸿;张海峰;;“近自然”生态工法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与当今坡面整治技术的思考[A];发展水土保持科技、实现人与自然和谐——中国水土保持学会第三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学术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党维勤 黄河水土保持绥德治理监督局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全国坡耕地规划的编制者之一;利用循环理念治理坡耕地水土流失[N];黄河报;2012年

2 秀岩;保护首都饮用水源[N];中国水利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及金楠;林分根系空间分布与水平阶整地对土质坡面稳定性的影响[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亚锋;黄土丘陵区水蚀坡面土壤碳排放影响因素及模拟[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16年

2 张桐;六盘山林区坡面土壤物理性质时空变化及尺度效应[D];北京林业大学;2016年

3 王超华;黄土丘陵区水蚀对坡面土壤有机碳及土壤水热环境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年

4 倪晨;花岗岩崩岗集水坡面土壤水分状况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6年

5 李静;黄土坡面水蚀模拟的关键技术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6 任文海;花岗岩红壤坡面工程措施的水土保持效应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2年

7 吴玫;坡面水系工程对土壤理化性质及土壤流失的影响[D];西南大学;2013年

8 边锋;降雨和耕作措施对黑土区坡面土壤侵蚀过程的影响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9 向风雅;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对花岗岩红壤坡面异质性的影响[D];华中农业大学;2014年

10 聂春;内蒙古典型草地坡面土壤理化性质空间异质性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4241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14241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a63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