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施用氮肥对石灰性土壤碳释放与累积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8-01-24 03:31

  本文关键词: 石灰性土壤 无机碳 碳释放 氮肥 pH值 出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温室效应引发的气候变化及其衍生问题正日益制约着人类当前和未来的生存发展。作为主要温室效应气体,CO2浓度的增加对气候变化产生的影响无疑最引人关注。土壤碳库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在稳定全球碳循环和调节CO2浓度的过程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有机碳库和无机碳库是土壤碳库的两大组成部分,前者主要分布在湿润半湿润地区,后者主要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关于土壤碳循环的研究较多的集中在有机碳库方面,对无机碳库的研究相对较少。石灰性土壤主要分布在我国北方,特别是西北地区,其无机碳储量丰富,是土壤碳库的主体。近年来,我国农业生产中大量施用氮肥,导致土壤酸化的问题日渐突出。长期大量施用氮肥,是否会影响石灰性土壤地区无机碳的转化,尚少见报道。因此,本文探究了施用氮肥对黄土区石灰性土壤无机碳转化的影响,可以为进一步了解无机碳的作用,增加土壤碳固持和减少CO2排放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以陕西不同地区采集的石灰性土壤为研究对象,利用室内培养结合灭菌或干烧法等,研究了氮肥种类、用量等对土壤无机碳释放的影响;采用长期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长期施用氮肥对土壤无机碳储量及组分的影响。获得以下主要结论:(1)利用室内培养研究了灭菌及未灭菌条件下氮肥用量对关中地区X土CO2释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CO2释放量随施氮量增加而显著增加,培养结束时未灭菌土壤CO2累积释放量比对照增加了21.8~103.5%,平均增加62.7%,这与施氮促进有机质矿化及降低土壤pH值促进无机碳分解有关。采用哌嗪-1,4-二乙磺酸(PIPES)缓冲的HgCl2溶液灭菌后,显著降低了土壤CO2释放量,但相比对照,施用氮肥也使CO2释放量增加了5.3~17.8%;根据灭菌与未灭菌土壤培养过程中释放CO2的比例估算的整个培养期来源于无机碳的释放比例约54%。(2)利用室内培养研究了灭菌及未灭菌条件下施用硫酸铵对陕西不同地区土壤(X土、黑垆土、黄绵土和风沙土)CO2释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未灭菌条件下施用硫酸铵后不同土壤CO2释放量相比各不施氮土壤均有所提高,培养结束时X土、黑垆土、黄绵土和风沙土分别比不施氮各土壤释放量增加了26.9%、19.5%、68.8%及46.1%。灭菌后相比不施氮土壤,施氮后四种土壤CO2累积释放量仍平均增加了25.5%。未灭菌条件下X土释放量最高,灭菌条件下黄绵土释放量最高,这与两种土壤有机质和碳酸钙含量分别最高有关。(3)利用室内培养研究了施用不同种类氮肥(NH4NO3、KNO3、(NH4)2SO4)在未干烧及干烧550℃条件下对X土CO2释放的影响。结果表明:未干烧条件下不同氮肥均增加了X土CO2的释放,比对照平均增加36.6%。无论干烧与否,加入(NH4)2SO4的土壤CO2释放量都最高,其次为NH4NO3处理,KNO3处理释放的CO2量与对照相比无明显差异,说明施用铵态氮肥促进了石灰性土壤无机碳的释放。干烧后土壤缓冲能力降低导致pH起始值极高,接种微生物后土壤虽然发生硝化作用但pH降低幅度低于未干烧土壤。干烧后加入不同氮肥仍促进了土壤CO2的释放,比对照平均增加24.5%。整个培养过程估算出CO2源于无机碳的平均释放比例为27.2%。(4)以11年长期定位试验田不同栽培模式及施氮量下的小麦-玉米轮作田为研究对象,测定了0~10 cm、10~20 cm和20~40 cm土层中土壤无机碳储量及组分的变化。结果表明:相比休闲,不同栽培模式均显著提高了各个土层的无机碳储量,平均增加7.25t ha-1,0~40 cm土层无机碳储量表现为:垄沟常规覆草,但各栽培模式间无显著差异。方解石与白云石含量也相比休闲有所增加,且方解石含量显著高于白云石。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土壤无机碳储量及组分均有所降低,0~40 cm土层N120及N240处理分别比不施氮土壤无机碳储量降低了0.60及1.45 t ha-1,说明长期大量施用氮肥会增加无机碳损失的风险。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S15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隋宪红;蔬菜氮肥施用技术[J];北京农业;1999年03期

2 邹长明,秦道珠,陈福兴,刘更另;水稻氮肥施用技术Ⅰ.氮肥施用的适宜时期与用量[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6期

3 杨永春,朱志凌,陈莉萍,赵成福,刘桂芳,王长松,杨家保;氮肥不同运筹方法对水稻产量的影响[J];上海农业科技;2000年03期

4 臧壮望,吴士平;氮肥多了会烂菜[J];农家参谋;2001年12期

5 王迪轩,何咏梅;蔬菜氮肥施用技术[J];长江蔬菜;2002年08期

6 傅庆林,王建红,丁能飞,林义成,俞劲炎,陈英旭;水稻生产的氮肥优化模拟研究[J];浙江农业学报;2002年03期

7 乔峻,李勇,李文耀;氮肥损失成因及有效利用[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4年05期

8 底玉娟;;氮肥施用“七忌”[J];中国农业信息;2005年12期

9 马蒙生;氮肥施用技术[J];现代农业;2005年04期

10 唐章亮;;穿心莲不同氮肥施用水平小区试验[J];中国土壤与肥料;200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同科;张俊英;;环境质量与氮肥施用[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2 蔡贵信;;农田中氮肥的氨挥发[A];氮素循环与农业和环境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3 郭建华;赵春江;王秀;孟志军;马伟;;旱作玉米施用氮肥对土壤氮素淋溶和移动的影响[A];第二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李晓林;张福锁;刘兆辉;;山东设施蔬菜氮肥施用现状及其对环境的影响[A];氮素循环与农业和环境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5 Mohammad Saiful Alam;;氮肥施用对水稻水中甲烷氧化的抑制作用研究[A];面向未来的土壤科学(下册)——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九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6 巨晓棠;刘学军;张福锁;;过量施用氮肥和不合理的氮肥施用方法是氮肥引起环境污染的根源[A];青年学者论土壤与植物营养科学——第七届全国青年土壤暨第二届全国青年植物营养科学工作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0年

7 同延安;梁东丽;张树兰;高义民;赵护兵;;氮肥与环境[A];氮素循环与农业和环境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8 朱兆良;;氮肥施用对中国农业的贡献和对环境的影响[A];氮素循环与农业和环境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9 薛绪掌;陈立平;孟志军;王秀;;基于地物光谱数据的小麦氮肥追施量算法及其效果[A];中国数字农业与农村信息化学术研究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吕殿青;Ove Emteryd;同延安;张文孝;;农用氮肥的损失途径与环境污染[A];《氮素循环与农业和环境》专辑——氮素循环与农业和环境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马骥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张卫峰;农户“减肥”意愿微弱[N];农资导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黄朝武 实习生 王海霞;氮肥施用不能“多多益善”[N];农民日报;2012年

3 刘楠;现代农业需要科学施肥[N];中国化工报;2005年

4 本报记者 罗芸 实习生 唐武 特约通讯员 黄燕子 通讯员 何描;尽快改变农民过度依赖氮肥状况[N];重庆日报;2005年

5 中化化肥高级顾问、中国农业大学教授 王兴仁;冰雪干旱怎么施氮肥[N];农民日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张星海;氮肥施用应控制[N];北京科技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范建 本报通讯员 何志勇;低碳农业成败在“氮”[N];科技日报;2012年

8 四川汇力禾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农艺师 曾雪东;推动尿素增效,,实现氮肥减量化[N];农资导报;2013年

9 特约记者 吴志雄;水稻氮肥合理利用研究通过鉴定[N];农资导报;2005年

10 本报记者 汪名立;氮肥施用过量会致减产[N];新农村商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杜连凤;长江三角洲地区菜地系统氮肥利用与土壤质量变异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5年

2 汤勇华;中国农田化学氮肥施用和生产中温室气体(N_2O、CO_2)减排潜力估算[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3 陈婧;基于统计模型的中国南方稻区适宜施氮量及氮素损失估算[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梦婷;氮肥运筹对籼粳亚种间杂交中稻甬优4949产量形成及氮肥吸收利用的影响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5年

2 孟延;施用氮肥对石灰性土壤碳释放与累积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3 杨靖民;不同基因型水稻对施用氮肥的响应及氮效率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04年

4 汤庆峰;棉田氮肥优化管理体系的建立及其效应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04年

5 唐浩月;棉花不同氮肥比例施用效应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6 雷福成;氮肥施用技术对小麦“信阳234”产量和品质影响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

7 杨立年;水稻高产与氮肥高效利用栽培技术的研究[D];扬州大学;2010年

8 罗付香;氮肥调控对不同小麦品种碳、氮代谢及微量元素的影响[D];四川农业大学;2006年

9 刘建;氮肥施用对通育粳1号产量、品质及其效益的影响[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10 胡伟;控释氮肥对棉花植株和土壤氮素含量及产量的影响[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4590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14590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095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