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市水土流失变化研究
本文关键词: 水土流失 土壤侵蚀因子 土壤侵蚀强度 时空变化 南充市 出处:《西华师范大学》2016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水土流失是我国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之一,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区域地表环境发生变化,水土流失情况也随之发生变化。南充市位于嘉陵江中下游,属于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加之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及人类活动的影响,上世纪南充市水土流失严重,近年来南充市采取了一些水土保持措施,水土流失情况得到一定好转。本研究以修正后的通用土壤流失方程为基础,结合3S技术,分析提取了影响南充市土壤侵蚀的各个自然因子,即降雨侵蚀力因子(R)、土壤可蚀性因子(K)、地形因子(LS)、植被覆盖与管理因子(C)和水土保持措施因子(P),生成了南充市土壤侵蚀自然因子系列栅格数据库,对南充市水土流失的时空态变化进行了具体分析。为南充市水土保持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一定的依据。本文得出的结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利用高坪站1952-2014年的日降雨资料,采用章文波日降雨量模型估算高坪站降雨侵蚀力,并以此为基准值建立了南充市月、年降雨侵蚀力简易算法模型。再根据南充市7个地面气象站1959-2013年的多年月平均降水数据,利用南充市月降雨侵蚀力建议算法模型,计算了南充市多年月平均降雨侵蚀力,再将多年月平均降雨侵蚀力累计得到多年年平均降雨侵蚀力。结果表明,南充市多年平均降雨侵蚀力介于5812.56-8784.19[MJ·mm/(hm2·h·a)]之间,平均值为6776.73[MJ·mm/(hm2·h·a)],最大差异为2971.63[MJ·mm/(hm2·h·a)]。呈由南向北递增趋势,与多年平均降雨量变化趋势一致。2、利用中国1:100万土壤数据库,提取南充市土壤类型图,并对影响土壤可蚀性的砂粒、粉粒、粘粒和有机碳含量等土壤理化性质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再利用EPIC模型估算南充土壤可蚀性K值,计算结果单位为[t·ha·h/(ha·MJ·mm)]。再将值赋于土壤类型属性中,得到南充土壤可蚀性栅格图。分析土壤可蚀性值的空间分布情况得知。南充市K值范围在0-0.016885705[t·ha·h/(ha·MJ·mm)],其中,K值为0.012239759[t·ha·h/(ha·MJ·mm)]的RGc分布最广。总体上,南充市以紫色土为主,因此南充市土壤的可蚀性偏高。3、利用南充市30m分辨率DEM图,提取了南充市的坡度坡长因子。结果表明南充市坡度在0°-65.5923°,以低山丘陵为主。LS值范围在0.0382587-40.284,总体上由南向北递增。4、利用遥感影像提取2002、2014年NDVI图,再在此基础上估算植被覆盖度,结果表明2002-2014年,南充市东南和中部植被覆盖度有明显增加,但东北部和西北部植被覆盖度由所下降。由此看出南充市东北和西北部低山丘陵区植被破坏增加,而中部和东南部的水土保持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5、将降雨侵蚀力(R)、土壤可蚀性(K)、坡度坡长(LS)、植被覆盖与管理因子(C)和水土保持措施因子(P)统一投影和栅格大小,在ArcGIS栅格计算器的支持下,将五个因子相乘,得到南充市2002、2014年土壤侵蚀模数图。2014年的最大侵蚀模数较2002年的最大侵蚀模数增加了161.088t/(ha·a),说明2014局部地区水土流失强度增强了。但是2014年的平均侵蚀模数较2002年的平均侵蚀模数下降了20.7t/(ha·a),说明总体上从2002年到2014年南充市土壤侵蚀程度在减弱。6、根据水利部的标准,对2002和2014年的土壤模数进行分级,并对南充市水土流失情况进行时空动态分析。结果表明,南充市2002年和2014年均主要以轻度侵蚀为主,但比例明显下降。从各县(市)来看,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是阆中市和仪陇县;从地形角度看,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是400-600m的高度;从坡度来看,5°-15°的坡度水土流失面积最广;从动态变化转移情况来看,从高一级侵蚀强度转为低一级强度的侵蚀量占总转移量的99.86%,新增侵蚀类型主要为微度侵蚀和轻度侵蚀,二者占到了新增侵蚀总量的92.47%,剧烈侵蚀新增面积仅为0.49km2,说明南充市的水土流失形势未恶化,而是呈好转趋势。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西华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S15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查良松;邓国徽;谷家川;;1992-2013年巢湖流域土壤侵蚀动态变化[J];地理学报;2015年11期
2 王恒松;熊康宁;张芳美;;地形因子对喀斯特坡面水土流失影响的机理研究[J];水土保持通报;2015年04期
3 谷红梅;郭嘉;张泽中;;基于ERDAS的辽河干流中下游植被覆盖度监测研究[J];水电能源科学;2015年03期
4 樊登星;余新晓;贾国栋;王贺年;;北京山区灌草坡面水土流失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14年02期
5 陈东东;程路;栗晓玮;李金建;;基于地统计学的四川省降雨侵蚀力时空分布特征[J];生态学杂志;2014年01期
6 ;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水土保持情况公报[J];中国水土保持;2013年10期
7 刘斌涛;陶和平;宋春风;郭兵;史展;张超;孔博;何兵;;1960-2009年中国降雨侵蚀力的时空变化趋势[J];地理研究;2013年02期
8 高光耀;傅伯杰;吕一河;刘宇;王帅;周继;;干旱半干旱区坡面覆被格局的水土流失效应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2013年01期
9 ;Spatial Scale Effects of Water Erosion Dynamics:Complexities, Variabilities, and Uncertainties[J];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2012年02期
10 史东梅;陈正发;蒋光毅;江东;;紫色丘陵区几种土壤可蚀性K值估算方法的比较[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2年01期
,本文编号:14732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14732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