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1988—2013年南方花岗岩红壤侵蚀区长汀县水土流失时空变化

发布时间:2018-02-10 02:44

  本文关键词: 时空变化分析 水土流失 长汀县 USLE 遥感动态监测 花岗岩红壤 出处:《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16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为动态监测水土流失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长汀县近年来的土壤侵蚀的时空变化,利用美国土壤侵蚀流失方程(USLE模型),以1988—2013年9个时期的Landsat系列遥感数据,结合实地考察和地形、土壤、气象水文资料,定量估算福建省长汀县近25年的水土流失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长汀县境内水土流失主要以轻度侵蚀为主,水土流失严重区域主要分布在长汀县中部地区以及南部乡镇,以河田镇、濯田镇、三州乡和策武乡等最为严重。2)从1988—2013年遥感动态监测结果来看,水土流失情况总体得到明显的改善;1988—1994年间,水土流失量逐渐增大;1994年水土流失最为严重,1994年后水土流失情况逐年改善,特别是2003年以后,长汀地区植被改善明显,尤其是中部水土流失重灾区,有较显著改善。通过对研究区的动态监测,可掌握长汀县水土流失的变化情况和治理成效,同时为了解长汀县水土流失现状和制订治理方案提供科学根据。
[Abstract]:In order to dynamically monitor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changes of soil erosion in Changting County, a demonstration area for soil erosion control and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the Landsat series remote sensing data of 9 periods from 1988 to 2013 were analyzed by using the United States soil erosion equation and usle model. Based on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topographic, soil, meteorological and hydrological data, the variation of soil erosion in Changting County of Fujian Province in the past 25 years is quantitatively estima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ain soil erosion in Changting County is slight erosion. The serious soil and water loss areas are mainly distributed in the central part of Changting County and the towns in the south. The most serious areas are Heda Town, Zhuo Tian Town, Sanzhou Township and Caiwu Township, etc.)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remote sensing dynamic monitoring from 1988 to 2013, The situation of soil and water loss was obviously improved during 1988-1994, the amount of soil and water loss gradually increased, in 1994, the soil and water loss was the most serious, and the situation of soil and water loss improved year by year after 1994, especially after 2003, the vegetation of Changting area improved obviously. In particular, the soil and water loss areas in the central part of the country have been greatly improved. Through the dynamic monitoring of the research area, the change of soil and water loss in Changting County and the results of its management can be grasped. At the same time, it provides scientific basis for understand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soil and water loss in Changting County and making the control plan.
【作者单位】: 福州大学空间数据挖掘与信息共享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福建省空间信息工程研究中心;
【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课题“南方红壤水土流失综合监测”(2013BAC08B01) 福建省科技重点项目“水土保持对汀江流域长汀段水沙演变的效应研究”(2015N0025) 福建省水利科技专项“水土保持对汀江流域长汀段水沙演变的效应研究”(MSK201510)
【分类号】:S15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娇;程维明;祁生林;周成虎;张文杰;仝迟鸣;;基于USLE和GIS的水土流失敏感性空间分析——以河北太行山区为例[J];地理研究;2014年04期

2 杨洁;汪邦稳;;赣南地区水土流失时空变化和评价研究[J];中国水土保持;2011年12期

3 江青龙;谢永生;张应龙;张怀;郝晓东;;京津水源区小流域土壤侵蚀空间模拟[J];生态学杂志;2011年08期

4 陆建忠;陈晓玲;李辉;刘海;肖靖靖;殷剑敏;;基于GIS/RS和USLE鄱阳湖流域土壤侵蚀变化[J];农业工程学报;2011年02期

5 程琳;杨勤科;谢红霞;王春梅;郭伟玲;;基于GIS和CSLE的陕西省土壤侵蚀定量评价方法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2009年05期

6 夏建国;胡萃;刘芸;;川西低山区土壤侵蚀经济损失及其评估模式——以名山县蒙山为例[J];生态学报;2006年11期

7 王维明,陈明华,林敬兰,吴清泉,钟炳林,岳辉;长汀县水土流失动态变化及防治对策研究[J];水土保持通报;2005年04期

8 尹丽洁,尹远志;长江流域花岗岩地区水土流失治理[J];中国水利;2003年10期

9 刘永泉,钟炳林;长汀县“十五”期间水土保持工作的思考[J];福建水土保持;2001年02期

10 蔡崇法,丁树文,史志华,黄丽,张光远;应用USLE模型与地理信息系统IDRISI预测小流域土壤侵蚀量的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2000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戴清霞;基于GIS和遥感的长汀县水土流失动态监测[D];福建农林大学;2006年

2 江洪;长汀县水土流失遥感监测及其生态安全评价[D];福州大学;2005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维灿;赵尚民;王睿博;程维明;;基于GIS和CSLE的山西省土壤侵蚀风险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16年03期

2 尹璐;闫庆武;卞正富;;基于RUSLE模型的六盘水市土壤侵蚀评价[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16年03期

3 周伟东;汪小钦;吴佐成;刘亚迪;;1988—2013年南方花岗岩红壤侵蚀区长汀县水土流失时空变化[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16年02期

4 李雪莹;杨俊;杨阳;王雪;;基于GIS与RUSLE的土壤侵蚀量时空变化分析[J];地理空间信息;2016年04期

5 安冬;邓伟;;基于敏感性分析的生态脆弱区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以陕西省榆林市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6年07期

6 刘长君;;VIC模型在大洋河流域水土流失模拟研究中的运用[J];水利规划与设计;2016年04期

7 江振蓝;;基于Mann-Kendall方法的水土流失时空格局变化[J];水土保持研究;2016年02期

8 李大龙;杨井;李卫红;朱成刚;;基于GIS和USLE的伊犁河谷土壤侵蚀敏感性评价[J];生态学杂志;2016年04期

9 李小燕;王志杰;;汉江源土壤流失状况及生态效益测评[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6年04期

10 黄麟;曹巍;吴丹;巩国丽;;西藏高原生态系统服务时空格局及其变化特征[J];自然资源学报;2016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亚欣;综合GIS和RS技术应用的咸安区水土流失监测估算分析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2 陈文祥;福建省水土流失重点县动态遥感监测与治理成效评估[D];福建农林大学;2015年

3 谢婉君;生态公益林水土保持生态效益遥感测定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3年

4 袁思;河岸带土壤侵蚀遥感监测及地学要素空间关联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3年

5 刘艳改;几种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对花岗岩红壤植被恢复的影响[D];华中农业大学;2012年

6 籍瑶;吉林省典型煤矿区水力侵蚀研究及环境质量评价[D];吉林大学;2011年

7 郎新珠;基于GIS的云南洱海流域土壤侵蚀定量评价[D];山东理工大学;2011年

8 李芳;基于CA和ANN的土壤侵蚀时空演化模拟[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9 韩佳;基于RS与GIS的东川地区水土流失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10 范萌萌;基于USLE的图们江流域土壤侵蚀定量评价[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杨;程维明;柏延臣;万丛;申元村;蒋艳;刘海江;;密云水库周边山区滑坡泥石流易发区预估[J];地理科学进展;2011年03期

2 谢红霞;杨勤科;李锐;张晓萍;程琳;庞国伟;;延河流域水土保持措施减蚀效应分析[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10年04期

3 罗红;马友鑫;刘文俊;李红梅;;采用最大溯源径流路径法估算RUSLE模型中地形因子探讨[J];应用生态学报;2010年05期

4 李锐;上官周平;刘宝元;郑粉莉;杨勤科;;近60年我国土壤侵蚀科学研究进展[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9年05期

5 程琳;杨勤科;谢红霞;王春梅;郭伟玲;;基于GIS和CSLE的陕西省土壤侵蚀定量评价方法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2009年05期

6 樊哲文;黄灵光;钱海燕;方豫;;鄱阳湖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的土壤侵蚀效应[J];资源科学;2009年10期

7 王兰霞;李巍;王蕾;;哈尔滨市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物元评价[J];地理研究;2009年04期

8 谢红霞;李锐;杨勤科;李静;梁伟;;退耕还林(草)和降雨变化对延河流域土壤侵蚀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09年02期

9 李占斌;朱冰冰;李鹏;;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研究进展[J];土壤学报;2008年05期

10 王文娟;张树文;李颖;卜坤;;基于GIS和USLE的三江平原土壤侵蚀定量评价[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8年09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超飞,马建文,布和敖斯尔;USLE模型中植被覆盖因子的遥感数据定量估算[J];水土保持通报;2001年04期

2 周建勤;朱建雯;;水土流失治理及运用韦斯曼(USLE)方程计算研究——以新疆头屯河为例[J];水土保持研究;2006年06期

3 冯强;赵文武;;USLE/RUSLE中植被覆盖与管理因子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2014年16期

4 张文海;张行南;高之栋;;苏北花岗片麻岩地区USLE模型的试验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09年04期

5 张文海;张行南;高之栋;;苏北花岗片麻岩地区USLE模型的试验研究[J];亚热带水土保持;2008年04期

6 叶翠玲,许兆义,董瑞锟,周鹤;USLE用于估算工程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量的讨论[J];中国水土保持;2001年12期

7 苏永;宋书巧;孙淑颖;;基于GIS的USLE方程各因子计算方法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3年01期

8 缪驰远,何丙辉,陈晓燕,魏朝富;USLE与WEPP土壤可蚀性因子的关联性分析[J];中国水土保持;2004年06期

9 缪驰远,何丙辉,陈晓燕;水蚀模型USLE与WEPP在紫色土水蚀预测中的应用对比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2005年01期

10 文雅;刘晓南;程炯;;基于USLE的广东省山区土壤侵蚀量估算及特征分析[J];水土保持通报;201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许旭;;生态系统水土保持价值与景观格局关系研究——以北京市怀柔区为例[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2 王华伟;白友良;陈剑杰;褚玉成;;基于RS,GIS和USLE的干旱荒漠区土壤侵蚀量研究[A];第三届废物地下处置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江洪;王钦敏;汪小钦;周小成;;区域性水土流失遥感动态监测技术研究与实现[A];水土保持发展战略——中国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综合科学考察及水土保持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百安;基于USLE模型的吉林梨树县土壤侵蚀现状初步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

2 隋欣;基于USLE模型的黑龙江省水土流失动态变化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0年

3 杨琴;基于USLE的喀斯特地区水土流失定量监测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8年

4 张霜;基于USLE和水保监测网络的湖北省土壤侵蚀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5 缪驰远;WEPP模型在紫色土地区的应用及与USLE的对比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5年

6 李树利;USLE模型在川中紫色土区应用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9年

7 马永力;基于3S技术和USLE模型的土壤侵蚀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8 果超;基于USLE模型的付营子小流域土壤侵蚀评价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5年

9 邹扬;基于USLE模型的湘西北黄色石灰土地区土壤侵蚀特征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4年

10 张天赢;水土流失模型在山西省输电线路的预测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4994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14994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7f7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