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陕西省森林土壤固碳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发布时间:2018-02-20 18:59

  本文关键词: 森林土壤 碳储量 碳密度 空间分布 影响因素 出处:《植物生态学报》2017年09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森林土壤碳库在全球碳循环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明确陕西省森林土壤固碳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基于2009年森林清查资料和2011年样地实测数据,分析了陕西省森林土壤碳储量、碳密度及其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陕西省森林土壤碳储量为579.68 Tg,以软阔与硬阔类林土壤碳储量占比最大,占全省森林土壤碳储量的36.35%。天然林的碳储量为467.17 Tg,是人工林的4.15倍。各龄组中,幼龄林和中龄林是陕西省森林土壤总碳储量的主要贡献者,约占总碳储量的57.30%。陕西省森林土壤平均碳密度为90.68 t·hm~( 2),以桦木林最高,为141.74 t·hm~( 2)。不同龄组森林的土壤碳密度以中龄林最高;同一龄组中,天然林的土壤碳密度高于人工林,说明天然林的碳固存能力高于人工林。陕西省森林土壤碳储量和碳密度的地理空间分布格局不尽相同,体现了森林覆盖面积对土壤碳储量的影响,其中,榆林市的森林土壤碳储量和碳密度均处于陕西省最低水平,在此地可适当加强人工造林,科学管理森林能显著提升区域的碳汇能力。陕西省森林土壤碳密度随经纬度和年平均气温的增加逐渐降低,随海拔高度与年降水量的增加逐渐升高。该研究为我国省域尺度上森林土壤碳库的精确估算提供了一定的数据基础。
[Abstract]:Forest soil carbon pool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global carbon cycle. In order to clarif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orest soil carbon sequestration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in Shaanxi Province, the forest soil carbon storage in Shaanxi Province was analyzed based on the forest inventory data of 2009 and the measured data of sample plots on 2011.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arbon storage of forest soil in Shaanxi Province was 579.68 Tg, and the ratio of soil carbon storage in soft broad-leaved and hard broad-leaved forests was the largest. The carbon storage of natural forest is 467.17 Tg, which is 4.15 times of that of artificial forest. Among different age groups, young forest and middle age forest are the main contributors of total carbon storage of forest soil in Shaanxi Province. The average carbon density of forest soil in Shaanxi Province was 90.68 t 路hm ~ (-1), the highest in birch forest (141.74 t 路hm ~ (-1)). The soil carbon density of forest of different ages was the highest in middle age forest, and the soil carbon density of natural forest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artificial forest in the same age group, the average carbon density of forest soil in Shaanxi Province was 90.68 t 路hm ~ (-1), and that in birch forest was the highest (141.74 t 路hm ~ (-1)).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arbon sequestration ability of natural forest is higher than that of artificial forest.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forest soil carbon storage and density in Shaanxi Province is different, which reflects the influence of forest cover area on soil carbon storage. Forest soil carbon storage and carbon density in Yulin City are at the lowest level in Shaanxi Province. Scientific forest management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carbon sink capacity of the region. The carbon density of forest soil in Shaanxi Province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longitude and latitude and annual mean temperature. With the increase of altitude and annual precipitation, this study provides a certain data basis for the accurate estimation of forest soil carbon pool on the provincial scale in China.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延安市宝塔区水务局水土保持监督管理站;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371506、41201088和41601058)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C05-01703)
【分类号】:S71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承栋;;森林土壤学科研究进展与展望[J];土壤学报;2008年05期

2 林伯群;黑龙江省举行森林土壤学术会议[J];土壤通报;1964年04期

3 李昌华;;八十年代以来国内森林土壤研究进展及动向[J];干旱区研究;1986年03期

4 张万儒;森林土壤研究的进展[J];土壤;1991年04期

5 杨承栋,焦如珍,孙启武;森林土壤学科研究进展[J];世界林业研究;2004年02期

6 蔡琼;丁贵杰;;森林土壤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研究概述[J];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06年03期

7 刘晓飞;龚倾;李彬;李如珠;;森林土壤研究进展[J];现代农业科技;2009年23期

8 周雄主;华陈意;;森林土壤及其在林业发展中的作用[J];现代农业科技;2010年09期

9 苗方琴;康峰峰;赵秀海;;森林土壤硝化、反硝化作用研究进展[J];河北林果研究;2010年02期

10 高立平;;森林土壤及其在林业发展中的作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杨承栋;焦如珍;孙启武;;森林土壤学科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A];中国土壤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面向农业与环境的土壤科学综述篇)[C];2004年

2 杨承栋;;第九章 我国森林土壤资源利用与管理的回顾及展望[A];中国土壤科学的现状与展望[C];2005年

3 吴森博;陈尊贤;;台湾太平山地区森林土壤薄胶层之特性与生成作用[A];中国土壤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面向农业与环境的土壤科学综述篇)[C];2004年

4 王小国;朱波;;大气CO_2浓度和温度的升高对森林土壤地下过程的影响[A];庆祝中国土壤学会成立60周年专刊[C];2005年

5 王杰;马红亮;高人;;添加外源氮、单宁酸和酚类化合物对森林土壤氮素的影响[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秦晓蕾;刘苑秋;余明泉;杨清培;;退化红壤区不同重建模式森林土壤氮素矿化过程及其有效性[A];第五届中国青年生态学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记者  任荃;成熟森林土壤是巨大“碳汇”[N];文汇报;2006年

2 记者 齐芳 通讯员 廖琼;成熟森林土壤可持续积累有机碳[N];光明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耿玉清;北京八达岭地区森林土壤理化特征及健康指数的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6年

2 韩阳;长白山地区森林土壤含水量定量遥感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孙向阳;北京西山地区森林土壤中CO_2、N_2O和CH_4气体的排放通量及动态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199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吕海霞;森林土壤反硝化潜力及产物组成的地域性变异规律[D];西南大学;2011年

2 王琼;森林土壤汞释放通量的影响因子研究[D];成都信息工程学院;2014年

3 郑家;森林土壤中量微量元素空间变异性研究[D];华南农业大学;2016年

4 黄俊彪;广州市典型森林土壤多环芳烃分布及其吸附性能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3年

5 李茜;南昌城乡梯度森林土壤磷形态时空分布格局[D];南昌大学;2010年

6 蔡彦彬;土地利用方式和岩性对森林土壤和铝形态影响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3年

7 毕珍;四川盆地森林土壤的有机碳氮存储及其空间分布特征[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年

8 魏晋;不同区域森林土壤甲烷氧化及其影响因子的初步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9 张财宝;三峡库区森林土壤优先流染色特征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10 苏静君;施用污泥的砂性森林土壤中磷素和重金属行为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5197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15197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733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