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不同水氮用量组合下冻融土壤水热及硝态氮迁移规律研究

发布时间:2018-02-21 00:40

  本文关键词: 季节性冻融期 土壤温度 含水率 硝态氮 迁移 累积 出处:《太原理工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季节性冻融土壤系统与外界不断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同时水热盐在该系统中进行着复杂的运动。为了揭示季节性冻融期水氮用量组合对土壤水热变化及硝态氮迁移的影响,本次研究设置了两个灌水量(375、750m3/hm2)、三个施肥水平(100、300和500 kg/hm2)组成完全设计,与未处理裸地(N0W0)形成7种水氮用量组合,进行田间冬灌试验。基于大田原位监测数据,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最小显著差异法(LSD)及灰色关联度等方法统计分析了冻融期土壤水热的时空变化及硝态氮迁移累积规律。主要成果如下:(1)水氮输入对不同冻融阶段地温的时空变化影响显著(p0.05)。不稳定冻结和快速冻结阶段,水氮输入地块0-150cm地温高于N0W0,灌水量越大增温效果越好。拟稳定冻结阶段水氮输入地块负温延伸至60cm左右,N0W0负温延伸至70cm处,灌水处理0-40cm地温回升较N0W0滞后,灌水量越高,升温越慢。融化期,水氮输入地块0-40cm土壤温度较N0W0低,且随氮量的增加而增加。(2)水氮量组合对不同冻融阶段土壤含水率有一定影响。不稳定冻结阶段,水氮输入提高了土壤墒情,随着水、氮用量的增加,0-110cm各土层含水率增加。快速冻结阶段,随着水、氮量的增加,冻结特性驱动下水分向土壤聚墒区的迁移量增加,20-40cm的土壤含水率也增加。拟稳定冻结阶段,20-40cm含水率随着水、氮量的增加而增加。40-60cm土层出现微弱的聚墒效应,水氮输入地块聚墒效应较n0w0弱。综合整个冻融期来看,水氮输入地块40cm之上土壤含水率与n0w0之间的均差值随水、氮用量的增加而增加。w750处理50-60cm土壤含水率与n0w0之间的均值差高于w375处理。冻融期水氮输入地块0-60cm土壤含水率时程变化与n0w0之间的相似程度逐层增加。(3)水氮用量对土壤冻融阶段硝态氮含量的剖面分布影响显著。封冻前,0-110cm土层硝态氮含量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快速冻结期,0-20cm土层硝态氮含量随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同一氮量下,w375处理硝态氮含量较w750处理高。20-40cm硝态氮含量随水氮量的增加而增加。该时期0-40cm各土层硝态氮的时程增量随氮量增加而增加;拟稳定冻结阶段,硝态氮随融雪水入渗重新输入土壤系统,随着水、氮量的增加,0-20cm硝态氮含量的时程增量增加。0-60cm土层硝态氮含量随水量和氮量的增加而增加;消融期,土壤剖面硝态氮在60-80cm形成累积锋,w750的累积效应更为明显。综合整个冻融期来看,0-40cm水氮输入地块硝态氮含量与n0w0间的均差值随水量和氮量的增加而增大。50cm和60cm处,w750条件下硝态氮含量的均差值较w375高。(4)水氮用量对土壤冻后聚墒过程中形成的含水率和硝态氮含量峰值有一定影响。10-40cm各土层在冻后聚墒过程中出现的含水率峰值较n0w0高,并随水氮用量的增加而增加。水氮输入地块10cm和20cm含水率峰值出现时间与n0w0一致,30cm和40cm峰值出现时间为1月28日,较n0w0滞后11d。同时,水氮输入地块10cm和20cm处硝态氮含量在冻后聚墒过程中出现峰值时间均为1月17日,30cm处峰值出现的时间为1月28日,40cm处为1月17日,较N0W0分别滞后和提前11d,峰值均随氮量的增加而增加。(5)水氮输入显著增加了土壤硝态氮的累积效应。0-110cm土壤硝态氮累积量随水量和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封冻前和快速冻结期,W750处理0-60cm硝态氮的相对累积量低于W375处理,60-110cm土层则相反。拟稳定冻结阶段和消融期,0-60cm硝态氮相对累积量随氮量的增加而增加,60-110cm土层则降低。(6)冻融期各水氮用量组合下同一土层硝态氮的剖面贮存率(SEN)差异显著。N100W750和N100W375的SEN显著高于其它处理,同一灌水量下,土壤剖面的SEN随氮量的增加而减少,W750处理的SEN高于W375处理。
[Abstract]: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s : ( 1 ) The water content of water and nitrogen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water and nitrogen . The content of nitrate nitrogen in soil layer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water content and nitrogen content . The peak time of nitrate nitrogen in soil layer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water content and nitrogen content .

【学位授予单位】:太原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S152;S15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袁新民,王周琼;硝态氮的淋洗及其影响因素[J];干旱区研究;2000年04期

2 陈效民,刘德辉;农田土壤中硝态氮垂直运移参数的确定[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4年03期

3 付玉芹;雷玉平;郑力;张丽;;农田厚不饱和层硝态氮分布特征初探[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6年01期

4 郭小芳;;浅谈植物对铵、硝态氮的相对吸收能力[J];中国农资;2011年06期

5 金维续,王小平,曾木祥,赵学蕴;施肥对蔬菜硝态氮含量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1982年02期

6 巩庆平;;控制降低瓜菜中硝态氮的含量[J];农业知识;2005年08期

7 巩庆平;曲秀琴;;如何降低瓜菜中硝态氮的含量[J];农业知识;2002年13期

8 刘宏斌,雷宝坤,张云贵,张维理,林葆;北京市顺义区地下水硝态氮污染的现状与评价[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1年04期

9 白岚,杜继煜;蔬菜中硝态氮含量的测定[J];农业与技术;2002年06期

10 陈效民,邓建才,柯用春,张佳宝,朱安宁;硝态氮垂直运移过程中的影响因素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200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曹亚澄;孙德玲;;应用微量连续流体式分析仪测定土壤和果蔬样品中的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A];氮素循环与农业和环境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2 齐学斌;亢连强;李平;樊向阳;黄仲冬;乔冬梅;;不同潜水埋深污水灌溉硝态氮运移试验研究[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三)[C];2007年

3 王景安;台翠;;缺锰对不同基因型小麦生长的影响及其生化机制研究[A];中国植物生理学会第九次全国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4 沈菊培;张丽梅;郑袁明;贺纪正;;长期施肥对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分布的影响[A];中国生态学会2006学术年会论文荟萃[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邓艳萍;如何降低蔬菜中硝态氮的含量[N];江苏科技报;2004年

2 秦基伟;怎样降低蔬菜中的硝态氮[N];河南科技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陈效民;土壤环境中硝态氮运移的特点、模型描述及其在太湖地区乌栅土上的应用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0年

2 张丽娟;农田生态系统中残留硝态氮的行为及植物利用[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3 门中华;冬小麦硝态氮利用的生理特征及其影响因素[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年

4 寇长林;华北平原集约化农作区不同种植体系施用氮肥对环境的影响[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5 薛晓辉;典型旱作区施肥对农田氮淋溶以及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梦竹;疏勒河流域包气带硝态氮的分布迁移规律及其对地下水的影响[D];兰州大学;2016年

2 倪婷;拟南芥硝态氮调控突变体的筛选与鉴定[D];山东农业大学;2016年

3 汪昌树;焉耆盆地绿洲区水体硝态氮量演变特征与趋势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6年

4 陈宝明;蔬菜硝态氮临界含量及其影响因素[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2年

5 葛建军;菜地土壤残留硝态氮的生物有效性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09年

6 杨梦娇;不同灌水量及施肥量条件下硝态氮在土壤中的分布规律[D];石河子大学;2013年

7 高翔;硝态氮供应条件下不同基因型小麦根系形态的变化特征[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8 顾颖;巢湖流域地下水硝态氮时空分布格局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9 邓建才;黄淮海平原主要土壤中硝态氮运移规律及模型应用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3年

10 王珏;土壤剖面累积硝态氮的植物利用与消减潜力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5204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15204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922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