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旱作农田地表覆盖对土壤氮素矿化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8-03-03 18:01

  本文选题:地表覆盖 切入点:净氮矿化 出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黄土高原降水少及变异性大决定了水资源短缺是农作物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为有效利用有限降水,秸秆覆盖、砂砾覆盖和地膜覆盖等抑蒸技术被广泛应用。地表覆盖通过影响土壤温度与水分而改变土壤有机氮矿化,进而影响玉米各器官生物量和产量,该观点是本研究假设的基础。树脂芯法(RCT)是目前国内外研究土壤氮素矿化最常用的田间原位培养方法,已被国内外广泛用于森林、草地、农田土壤氮素矿化研究,而用以测定地表覆盖农田土壤氮素矿化的研究比较少见。基于以上两个问题,本试验依托陕西长武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定位试验,设置对照不覆盖(BP)、秸秆覆盖(SM)和地膜覆盖(FM)3个处理,采用RCT法研究旱作地表覆盖农田土壤氮素矿化规律,并测定不同生育期玉米植株各器官生物量和玉米产量,以期为准确评价旱作覆盖农田土壤有机氮矿化以及选择最佳覆盖材料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秸秆覆盖和地膜覆盖明显影响0~25 cm土层土壤温度。与对照相比,2015年和2016年SM处理土壤平均温度分别下降0.4和0.7℃,而FM处理平均温度分别增加1.3和0.6℃;不同生育阶段覆盖对土壤温度影响的效果不同,各生育期0~25cm土层温度两年均表现为FMBPSM,地膜覆盖显著提高耕层土壤温度。秸秆覆盖和地膜覆盖明显提高了0~20cm土层土壤含水量,2015生育期内平均分别增加9.8和14.3%,2016生育期内平均分别增加5.7和17.2%。地膜覆盖在不同阶段的影响程度不同:在PT-V10时期,2015和2016地膜覆盖土壤含水量均显著高于露地,但在以后生育阶段二者没有显著差异,说明在生育前期地膜覆盖保墒效果最佳。2、旱作玉米全生育期不同地表覆盖条件下0~20cm土层土壤氮素均呈净固持。但分生育阶段看,生育前期以固持为主,后期以净矿化为主,综合整个生育期表现为净固持。2015年地膜覆盖、秸秆覆盖和不覆盖净固持量分别为68.0、20.0和17.9 mg kg-1,净矿化量分别为14.7、2.1和16.7 mg kg-1;2016年地膜覆盖、秸秆覆盖和不覆盖净固持量分别为56.7、52.7和53.7mg kg-1,净矿化量分别为13.7、31.8和26.3 mg kg-1,2015年累积矿化量和累积固持量均小于2016年。3、2015年整个生育期各处理树脂硝态氮含量表现为SM(11.2mg kg-1)BP(11.1mg kg-1)FM(3.8mg kg-1),2016年表现为SM(10.5mg kg-1)BP(9.4mg kg-1)FM(2.0mg kg-1),两年不同覆盖处理树脂硝态氮含量基本一致,树脂吸附硝态氮含量与降雨量高度吻合。2016年秸秆覆盖的氮素净矿化量显著高于不覆盖对照,较高的矿化量同时也增加了秸秆覆盖0~20cm土壤矿质氮的淋失风险;地膜覆盖虽然显著提高了0~20cm土层土壤温度和水分,但土壤氮素净矿化量和氮素净矿化速率并未显著增加。4、秸秆覆盖处理降低了两年主要生育期各器官生物量,而地膜覆盖处理显著增加了两年主要生育期各器官生物量。与对照不覆盖相比,2015年V10、R1、R3、R5时期秸秆覆盖植株总生物量分别降低6.2、13.2、11.9和17.1%,地膜覆盖分别提高47.8、26.4、20.6和19.2%;2016年量秸秆覆盖分别降低6.7、18.8和增加0.6和4.1%,地表覆盖分别提高62.6、23.4、25.1和23.4%。5、不同材料地表覆盖对产量的影响效果不同。2015年和2016年秸秆覆盖玉米产量分别降低了18.8和36.1%;而地膜覆盖分别显著增产6.4和20.1%。虽然秸秆覆盖提高了耕层土壤水分含量,但秸秆覆盖的低温效应阻碍了玉米前期出苗和生物量积累,影响了玉米植株在整个生育期的正常生长,从而导致玉米产量降低。综合考虑对氮素矿化和玉米产量的影响,选用地膜覆盖较好。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S513;S153.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小晓;黄平;吴胜军;黄远洋;刘志梅;姜毅;;土壤氮矿化动力学模型研究进展[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17年02期

2 顾鑫;任翠梅;杨丽;李建英;刘冰;刘德福;朱蕾;;地表覆盖对旱区土壤水分及菊芋生长的影响[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7年01期

3 冯浩;刘匣;余坤;丁奠元;张浩杰;褚晓升;;不同覆盖方式对土壤水热与夏玉米生长的影响[J];农业机械学报;2016年12期

4 刘球;李志辉;吴际友;陈明皋;李艳;程勇;黄明军;;不同地表覆盖处理对湿地松二代种子园土壤温湿度的影响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6年12期

5 唐海明;肖小平;汤文光;汪柯;郭立君;李超;程凯凯;杨光立;;不同施肥模式和覆盖方式对春玉米干物质积累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6年04期

6 李桢;王佳玮;雷利国;李睿;李增全;郝庆菊;;地膜覆盖对辣椒地土壤氮素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16年21期

7 匡恩俊;韩锦泽;宿庆瑞;迟凤琴;张久明;高中超;朱宝国;;不同材料覆盖对土壤温度、水分及玉米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6年06期

8 韩凡香;常磊;柴守玺;杨长刚;程宏波;杨德龙;李辉;李博文;李守蕾;宋亚丽;兰雪梅;;半干旱雨养区秸秆带状覆盖种植对土壤水分及马铃薯产量的影响[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6年07期

9 陈海潇;韩蔚娟;邹春野;高强;;黑土氮素矿化规律的研究[J];东北农业科学;2016年01期

10 田冬;高明;徐畅;;土壤水分和氮添加对3种质地紫色土氮矿化及土壤pH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16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罗莎莎;旱地高产高效玉米栽培体系土壤碳氮变化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章燕平;环境因素对菜地土壤氮素转化及其生物学特性的影响[D];浙江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5620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15620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9d9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