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热带树种转换对林地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本文选题:杉木 切入点:固氮树种 出处:《应用生态学报》2017年11期
【摘要】:通过分析杉木采伐迹地营造阔叶树种尾巨桉和固氮树种黑木相思人工林后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和酶活性,探讨造林树种转换对于改善杉木林地土壤微生物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树种转换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和酶活性的影响主要局限于0~10 cm土壤层.杉木转换为固氮树种黑木相思后,显著提高了0~10 cm土壤层总脂肪酸含量、真菌、革兰氏阳性细菌、革兰氏阴性细菌和放线菌生物量.主成分分析表明,黑木相思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与杉木和尾巨桉人工林具有显著差异,土壤中革兰氏阳性细菌、阴性细菌和放线菌丰度显著提高.在0~10 cm土壤层,黑木相思人工林土壤纤维素水解酶、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均显著高于杉木和尾巨桉人工林.研究表明,杉木转变为固氮树种黑木相思后会显著提高微生物生物量和酶活性,有助于土壤有机质的恢复,加快养分循环过程.
[Abstract]:The soil microbial community composition and enzyme activity of broad-leaved species eucalyptus grandis and nitrogen-fixing species acacia acacia plantations were analyzed in the cutting area of Chinese fir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The effects of tree species conversion on soil microbial characteristics in Chinese fir forest land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ffects of tree species conversion on soil microbial community composition and enzyme activity were mainly confined to 0 ~ 10 cm soil layer. After the nitrogen tree species acacia black wood, The contents of total fatty acids, fungi, Gram-positive bacteria, Gram-negative bacteria and actinomycetes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 0 ~ 10 cm soil layer. The composition of soil microbial community of Acacia acacia plantation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at of Chinese fir and Eucalyptus grandis plantation, and the abundance of Gram-positive bacteria, negative bacteria and actinomycetes in soil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The activities of cellulose hydrolase, acetyl aminoglucosidase and acid phosphatase in acacia acacia plantation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Chinese fir and eucalyptus urophylla plantation. The transformation of Chinese fir to nitrogen-fixing acacia could significantly increase the microbial biomass and enzyme activity, help to recover soil organic matter and accelerate the nutrient cycling process.
【作者单位】: 福建农林大学艺术园林学院;国家林业局森林公园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灵石山森林公园;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71269) 福建省种苗科技攻关项目(闽财指[2016]250)资助~~
【分类号】:S714.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承栋,张小泉,魏以荣,冯福娟,何金训,焦如珍,李永慈;浙江省丽水不同前茬杉木林土壤性质与林木生长[J];土壤学报;2004年06期
2 薛立,向文静,何跃君,李燕,吴敏,徐燕,屈明;不同林地清理方式对杉木林土壤肥力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05年08期
3 李贻铨,徐清彦,刘仲君,区晋辉,李瑞成;杉木幼林前五年施肥效应研究[J];土壤通报;1991年01期
4 陈志新;;杉木混交林生产力和土壤肥力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07年12期
5 朱秉衡,范金顺;福建南平杉木林区的土壤及提高其肥力的措施[J];土壤通报;1966年02期
6 葛乐;虞木奎;成向荣;凌高潮;吴统贵;刘志龙;王宗星;张翠;;杉木林下套种不同树种对土壤改良效应初探[J];土壤通报;2011年04期
7 李传涵,李明鹤,何绍江,向臻峰,王德坤,梅勇;杉木连栽导致减产的原因分析[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1999年03期
8 陈波涛,王欣,殷建强,姚建勇,李宏;杉木林地土壤肥力观测初探[J];林业科学;1999年S1期
9 李素艳;黄瑜;张建国;;人工杉木林间伐对水土流失影响的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10 徐桂林;方晰;田大伦;唐志娟;张铸三;;杉木林地不同更新方式土壤有机碳垂直分布及储量[J];浙江林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王清奎;汪思龙;于小军;;亚热带地区阔叶林与杉木林土壤有机质的比较研究[A];第五届中国青年生态学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郭剑芬;杨玉盛;赵月彩;陈增文;毛艳玲;;不同温度和土壤湿度下老龄杉木林土壤碳矿化研究[A];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10 林业与气候变化论文集[C];2009年
3 周文伟;华锡奇;童晓青;叶华琳;;毛竹林地土壤水土流失的初步研究[A];中国林学会首届竹业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4年
4 戴文圣;黎章矩;曹福亮;程晓建;喻卫武;符庆功;;香榧林地土壤及其种子矿物元素含量分析[A];2006浙江林业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6年
5 李红伟;邢维芹;李立平;赵财;古德宁;;小尺度下潮土区林地土壤重金属空间变异研究[A];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一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中)[C];2008年
6 王玉娟;陈永忠;何小三;;间种对林地土壤理化性质及树体生长的影响[A];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9 木本粮油产业化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孙盛楠;草甸草原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多样性对增氮增雨的响应[D];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
2 于洋;两种农药对红松混交林、人工纯林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D];东北林业大学;2015年
3 洪丕征;氮添加对南亚热带不同树种人工幼龄林土壤温室气体排放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5年
4 郭新春;亚热带不同类型林地土壤可溶性有机氮及其营养功能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3年
5 高尚坤;马尾松人工林不同营林措施下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及其响应机制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7年
6 尤业明;宝天曼森林土壤碳转化的微生物调控机制[D];北京林业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辛访华;杉木林不同更新方式下土壤呼吸与微生物群落的季节动态[D];福建农林大学;2012年
2 张幸幸;杉木连栽与马尾松轮作后的土壤质量评价[D];福建农林大学;2013年
3 秦国宣;湖南会同第2代杉木林地土壤酶活性与土壤肥力[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8年
4 张美妙;若干土壤修复模式对不同林分类型土壤特性及杉木幼苗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D];福建农林大学;2010年
5 张磊;亚热带杉木林土壤温室气体排放对氮磷添加的响应[D];西南大学;2013年
6 李玉平;不同更新方式杉木林土壤有机碳与土壤呼吸的动态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0年
7 韩潼;不同恢复措施对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D];兰州大学;2013年
8 郑乔舒;一年生草原土壤微生物群落对大气CO_2浓度升高的响应[D];清华大学;2015年
9 焦晓丹;利用RAPD技术研究设施不同种植年限土壤微生物多样性[D];东北农业大学;2004年
10 王旭琴;竹酢液对杉木土壤肥力和生长效应的影响[D];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6538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16538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