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高温干旱对茶叶生产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发布时间:2018-03-24 04:32

  本文选题:茶叶 切入点:高温 出处:《江苏农业科学》2016年04期


【摘要】:分析福建、浙江等省主要茶叶产区的气象资料,发现高温、干旱是我国茶叶种植面临的主要灾害,福建省漳平市永福镇、福鼎市、武夷山市近20年来高温、干旱的发生概率都在80%以上,浙江省乐清市、丽水市、缙云县、云和县、松阳县,江西省兴德县,河南省商城县等茶产区近年来也发生过高温、干旱灾害。高温、干旱灾害的发生不仅与气候异常有关,还与茶树品种、茶树生长阶段、种植环境、种植技术等有关。通过总结茶叶遭受高温、干旱危害基本状况,分析茶树自身、生长环境和种植技术方面的受灾因素,提出应对茶叶高温、干旱灾害的具体措施。
[Abstract]:By analyzing the meteorological data of tea production areas in Fujian and Zhejiang provinces, it is found that high temperature and drought are the main disasters faced by tea cultivation in China. The high temperatures in Yongfu Town, Fuding City, Wuyi City, Zhangping City, Fujian Province, in the past 20 years, The probability of occurrence of drought is above 80%. In recent years, high temperature and drought disasters have also occurred in tea producing areas such as Yueqing, Lishui, Jinyun, Yunhe, Songyang, Xingde and Shangcheng counties of Henan Province. High temperatures have also occurred in recent years. The occurrence of drought disaster is not only related to climate anomaly, but also related to tea variety, tea plant growth stage, planting environment, planting technology and so on. The measures to deal with the high temperature and drought disaster of tea were put forward in the aspects of growing environment and planting technology.
【作者单位】: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语言文化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41471156) 江苏省农业气象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编号:KYQ1405)
【分类号】:S571.1;S42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利平,陈万春,夏军,牛存稳,宋星原;干旱灾害成灾过程数值模拟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03年04期

2 郑昕;刘小兰;;新疆干旱灾害及抗旱减灾措施[J];新疆水利;2004年03期

3 张柏伟;忻州市干旱灾害分析及减灾对策探讨[J];山西水利;2005年02期

4 石凝;以生产生活和生态需水量为指标识别干旱灾害[J];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5 李洁,宁大同,程红光,郝芳华;基于3S技术的干旱灾害评估研究进展[J];中国农业气象;2005年01期

6 刘兰芳;;干旱灾害对湖南省农业发展的影响及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1期

7 蒲昌权;;渝东北地区干旱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08年18期

8 赵景波;李艳芳;董雯;王娜;;关中地区清代干旱灾害研究[J];干旱区研究;2008年06期

9 邵天杰;赵景波;;1368-1949年西海固干旱灾害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8年11期

10 董建国;;天祝县干旱灾害的成因及对策[J];水利建设与管理;2013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龚宇;花家嘉;陈昱;王璞;;唐山地区种植业干旱灾害特征及模糊风险评估[A];中国气象学会2008年年会干旱与减灾——第六届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学术研讨会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2 杨子生;刘彦随;;中国干旱灾害区划研究[A];中国水治理与可持续发展研究[C];2012年

3 韩兰英;张强;马鹏里;姚玉璧;万信;贾建英;王劲松;王莺;;西南地区农业干旱灾害综合风险空间特征[A];第31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5 干旱灾害风险评估与防控[C];2014年

4 丁立勇;;我国干旱灾害问题的研究[A];全国旱情监测技术与抗旱减灾措施论文集[C];2009年

5 王莺;沙莎;王素萍;王劲松;姚玉璧;;中国南方干旱灾害风险评估[A];第31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5 干旱灾害风险评估与防控[C];2014年

6 魏阳;杨子生;;云南特大干旱灾害及应对的土地利用对策与措施体系初探[A];中国山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人地协调发展研究[C];2010年

7 姚玉璧;张强;李耀辉;王莺;王劲松;;干旱灾害风险评估技术及其科学问题与展望[A];第31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5 干旱灾害风险评估与防控[C];2014年

8 周明;;鄂西北干旱灾害对中线南水北调影响的探讨[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干旱半干旱区地气相互作用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9 杨子生;刘彦随;;中国1950~2010年旱灾的时空变化特征分析[A];中国水治理与可持续发展研究[C];2012年



本文编号:16567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16567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688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