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尔盖高寒湿地土壤全氮空间分布特征
本文选题:全氮 切入点:垂直分布 出处:《生态学杂志》2016年08期
【摘要】:选取若尔盖高寒湿地(红原县和若尔盖县)作为研究区域,运用野外调查采样、室内分析与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方法,对土壤1 m深全氮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研究,以期为全球变化背景下高寒湿地氮循环研究提供支撑。结果表明,土壤全氮含量和密度具有垂直分异现象,呈现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的趋势,较高值出现在0~0.3 m土层,且显著高于0.3~1.0 m土层。水平分布上,土壤全氮密度具有较强的空间异质性。在0~1.0 m土层,研究区内土壤全氮总储量为62.6 Tg,平均全氮密度为3.8 kg·m-3。常年淹水湿地0~1.0 m土层土壤平均全氮密度为4.0 kg·m-3,全氮储量为29.2 Tg,约占研究区内土壤全氮总储量的46.7%。
[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otal nitrogen in 1m deep soil were studied by using field survey, indoor analysis and GIS spatial analysis method. The study was carried out on the high cold wetland (Hongyuan County and Ruoergai County) in Ruoergai, and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otal nitrogen in the soil was studied by using the methods of field investigation, indoor analysis and GI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otal nitrogen content and density of the soil had vertical differentiation phenomenon, which de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soil depth, and the higher value appeared in 0 0. 3 m soil layer. In horizontal distribution, the total nitrogen density of the soil has a strong spatial heterogeneity, and in the 0 ~ 1.0 m soil layer, the total nitrogen density of the soil i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0 ~ (3) ~ (10) m soil layer. The total nitrogen storage and average total nitrogen density were 62.6 Tg and 3.8 kg m ~ (-3) respectively. The average total nitrogen density was 4.0 kg m ~ (-3) and the total nitrogen storage was 29.2 Tg in 1.0 m soil layer of perennial flooded wetland, which accounted for 46.7% of the total soil total nitrogen reserves in the study area.
【作者单位】: 北京林业大学自然保护区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1425303;91325302) 科技部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专项项目(2012DFA91530) 中组部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项目资助
【分类号】:S153.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江,周俊,麻英,李燕;纳米ZnO粉末在土壤全氮测定中的催化作用[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2 杨义法;;刍议提高土壤全氮测定的准确性[J];现代农业科技;2007年10期
3 安晓飞;李民赞;郑立华;刘玉萌;张亚静;;便携式土壤全氮测定仪性能研究[J];农业机械学报;2012年S1期
4 王琳;;凯氏法测定土壤全氮的方法改进[J];环境监控与预警;2013年03期
5 郭有;曹蕊香;;对影响土壤全氮分析结果的几个因子的探讨[J];辽宁农业科学;1964年05期
6 方樟法;;应用半微量蒸馏法测定土壤全氮的主要误差来源及其消除[J];浙江农业科学;1987年01期
7 曹红娣;王虎琴;何琳华;李新梅;徐海芳;王若玉;;不同仪器对土壤全氮测定结果的影响分析[J];上海农业科技;2013年06期
8 郭小芬;谭爱平;刘建明;;土壤全氮分析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知识窗(教师版);2010年05期
9 路鹏,黄道友,宋变兰,黄敏,刘守龙,苏以荣,肖和艾,吴金水;亚热带红壤丘陵典型区土壤全氮的空间变异特征[J];农业工程学报;2005年08期
10 侯正仿;肖波;郑育锁;刘庆山;;土壤全氮分析方法探讨[J];天津农林科技;2008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刘长举;李小昱;王为;高云;周竹;赵政;;基于高光谱图像技术的土壤全氮检测方法研究[A];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郑立华;李民赞;孙红;安晓飞;;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和支持向量机模型的土壤参数预测[A];中国农业工程学会电气信息与自动化专业委员会、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分会科技与教育专委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C];2010年
3 马茂亭;安志装;邹国元;杜连凤;刘宝存;赵丽平;赵同科;;不同施肥措施对土壤氮素时空变化的影响[A];面向未来的土壤科学(中册)——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九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4 徐畅;;三峡库区小流域土壤氮素空间分布特征[A];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CSAE 2011)论文摘要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徐国策;丹江中游小流域氮素分布与流失机理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邵娜;海南岛土壤全氮时空变异特征的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2 王维;土壤全氮及重金属铜含量的高光谱反演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1年
3 刘世峰;南京市溧水县稻田土壤全氮的遥感估测[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4 赵建华;基于GIS的兰州市土壤全氮和有机质空间变异性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08年
5 艾尤尔·亥热提;艾比湖湿地土壤氮素空间异质性分析[D];新疆师范大学;2015年
6 张操;浙江省土壤氮库估算及空间分布特征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7 杨超;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土壤全氮和有机质含量估测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3年
8 于佳;培肥措施对黑土碳、氮变化影响的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0年
9 刘宇;鲜水河上游流域地形因子与土壤有机质、氮、磷和钾相关性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6600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16600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