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不同肥料及接种蚯蚓对高速公路建设损毁土壤的短期培肥效应

发布时间:2018-04-05 09:25

  本文选题:牛粪 切入点:蚯蚓粪 出处:《江苏农业学报》2017年03期


【摘要】:利用温室盆栽类芦试验,选取21个土壤物理、化学、微生物学和酶活性指标,采用因子分析等方法,对短期内不同肥料及"蚯蚓-有机物料"协同对被高速公路建设损毁的赤红壤的培肥效应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养分释放控制因子、养分供应容量因子和养分供应强度因子是影响土壤综合质量的3个主因子,反映了21个土壤指标所提供的90.04%信息量。同等施肥水平,施蚓粪、牛粪比施化肥能显著改善土壤养分释放控制因子,提高土壤养分供应容量,提升土壤综合质量,促进类芦生长,增加类芦生物量;单施化肥仅能显著提高土壤养分供应强度,但由于肥效释放过快抑制了类芦生长,类芦生物量甚至低于对照(P0.05);用因子分析法得到不同处理土壤综合质量的排序为5.0%牛粪5.0%蚓粪5.0%"牛粪+蚯蚓"2.5%蚓粪2.5%牛粪2.5%"牛粪+蚯蚓"5.0%化肥蚯蚓2.5%化肥对照,与系统聚类分析结果和类芦生物量的排序基本吻合。短期内,对于被高速公路建设损毁的土壤,施有机肥是最优的培肥改良方式。利用因子分析对不同土壤培肥改良方式下土壤综合质量进行评价是可行的。
[Abstract]:In this paper, 21 indexes of soil physics, chemistry, microbiology and enzyme activity were selected in greenhouse pot experiment, and the method of factor analysis was used.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fertilizers and earthworm-organic materials on the fertilization of lateritic red soil damaged by highway construction in a short period of time were evaluat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nutrient release control factors, nutrient supply capacity factors and nutrient supply intensity factors were thre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soil comprehensive quality, reflecting 90.04% of the information provided by 21 soil indexes.At the same fertilization level, the application of earthworm manure and cow manure could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control factors of soil nutrient release, increase the capacity of soil nutrient supply,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soil, promote the growth of Reed and increase the biomass of Reed.The application of chemical fertilizer alone can only significantly increase the soil nutrient supply intensity, but because of the rapid release of fertilizer effect, it can inhibit the growth of the species.The order of soil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different treatments was 5.0% cattle manure 5.0% earthworm manure 2.5% cow manure 2.5% cow manure 2.5% cow manure 2.5% cow manure 2.5% fertilizer earthworm 2.5% chemical fertilizer and chemical fertilizer control by factor analysis method even lower than that of control P0.050.The order of soil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different treatments was 5.0% cow manure 5.0% earthworm 2.5% cow manure 2.5% cow manure 2.5% cow manure 2.5% cow manure 2.5% earthworm fertilizer 2.5% chemical fertilizer control.The results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results of systematic cluster analysis and the sequencing of the biomass of reeds.In the short term, organic manure is the best way to improve the soil damaged by highway construction.It is feasible to evaluate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soil with different methods of soil fertility improvement by factor analysis.
【作者单位】: 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农业部耕地保育重点实验室/国土资源部建设用地再开发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土地利用与整治重点实验室;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基金】:广东省交通运输厅科技项目(科技-2012-02-064)
【分类号】:S15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类芦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项目2006年通过专家鉴定[J];草原与草坪;2007年04期

2 ;“类芦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项目2006年通过专家鉴定[J];草原与草坪;2007年05期

3 林夏馨;类芦利用技术及效益的探讨[J];福建水土保持;2004年03期

4 邓恢;类芦的发掘利用研究[J];福建水土保持;2004年04期

5 林夏馨;;类芦生长和抗逆特性的分析探讨[J];亚热带水土保持;2006年01期

6 ;“类芦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项目2006年通过专家鉴定[J];草原与草坪;2007年01期

7 ;“类芦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项目2006年通过专家鉴定[J];草原与草坪;2007年02期

8 ;“类芦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项目2006年通过专家鉴定[J];草原与草坪;2007年03期

9 蔡丽平;吴鹏飞;侯晓龙;马祥庆;郑珊珊;郑锦文;;类芦根系对不同强度干旱胁迫的形态学响应[J];中国农学通报;2012年28期

10 邓恢;;水蚀荒漠地采用栽植器种植类芦技术探讨[J];林业勘察设计;200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杨时桐;;优良的水土保持草种—类芦[A];城市生态建设与植被恢复、重建技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王炜;孙发政;刘荣堂;;深圳类芦边坡绿化的应用状况[A];草坪与地被科学进展论文汇编[C];2006年

3 孙发政;;类芦绿化边坡方法之研究[A];中国草学会草坪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及第九次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4 ;草虽小,事业大——记“用类芦绿化裸露边坡的方法”发明人孙发政先生[A];草原与草坪研究论坛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龙岩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邓恢;利用类芦治理荒漠山区[N];福建科技报;2005年

2 孙发政;用类芦绿化裸露边坡效果好[N];中国花卉报;2008年

3 孙爽;类芦绿化边坡表现出众[N];中国花卉报;2004年

4 孙爽;小草成就大事业 [N];中国花卉报;2004年

5 骆会欣;深圳大自然凭什么逆势而上[N];中国花卉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骆会欣;山中野草变护坡先锋[N];中国花卉报;2007年

7 ;草虽小,,事业大[N];科技日报;2004年

8 本报记者 李永安 傅利昌;类芦斑茅先行 “土方”“疗效”不俗[N];闽西日报;2009年

9 韦元 梁伟坚;身残志愈坚 绿化攻难关[N];福建科技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袁中友;有机肥及蚯蚓对高速公路损毁的土壤修复及类芦生长的响应[D];华南农业大学;2016年

2 蔡丽平;崩岗侵蚀区先锋植物类芦对环境胁迫的生理生态学响应机制[D];福建农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赵欣龙;类芦(Neyraudia reynaudiana Keng ex Hitchc.)保育的生理生态学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

2 王炜;深圳市坡面生态工程中类芦的开发利用[D];甘肃农业大学;2006年

3 张芸;类芦对异质供磷的生理生态响应机制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1年

4 戴文娇;类芦对铅的耐性及吸收富集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7141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17141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5ff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