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基于中国标本对足距小蠹属Xylosandrus分属地位初探

发布时间:2018-04-08 12:13

  本文选题:Xylosandrus 切入点:分类地位 出处:《江西农业大学》2016年硕士论文


【摘要】:足距小蠹属Xylosandrus隶属于象甲科(Curculionidae)小蠹亚科(Scolytinae)材小蠹族Xyleborini,我国过去俗称“材小蠹”。多数足距小蠹属Xylosandrus种类具有对当地森林系统及农业系统造成较大经济损失的潜在风险。所有的足距小蠹属(非中国种)被我国农业部列入我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足距小蠹属Xylosandrus的分类研究能够有助于对这些经济重要性害虫进行准确的识别。足距小蠹属Xylosandrus目前包括的物种多数形态上有较大的差异,有些种形态极其接近,如小滑足距小蠹X.compactus,光滑足距小蠹X.germanus,暗翅足距小蠹X.crassiusculus,毛里阔小粒足距小蠹X.morigerus等,有些种的形态和其他属的种形态较接近,导致足距小蠹属Xylosandrus种之间的关系以及足距小蠹属Xylosandrus与尾截小蠹属Amasa、Anisandrus属,以及胸缘小蠹属Cnestus之间的界定容易产生混淆。本研究分别对分布于中国的足距小蠹属Xylosandrus种类进行记述,对中国足距小蠹属种类进行厘清,明确中国足距小蠹种类,并基于此足距小蠹属Xylosandrus中国标本,利用分子手段对Xylosandrus属的分属地位进行了初探,最后利用COI、28S、CAD标记基因对分布于我国的两色足距小蠹X.discolor的地理种群遗传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如下:1、我们对中国西南六省市区的林区进行足距小蠹属小蠹进行采集并查看相关文献。基于采集的标本及实验室饲养,本文共记述中国足距小蠹属6种类,给出了分类特征图和分布,并简单描述了4种足距小蠹的生物学信息。研究显示,我国的足距小蠹属小蠹多已扩散出原分布地,两色足距小蠹X.discolor的新分布地有:云南(金平、河口)、四川(成都)、重庆、贵州(兴义)、江西(南昌、樟树);暗翅足距小蠹X.crassiusculus的新分布地有:云南(金平、河口);光滑足距小蠹X.germanus的分布地有:四川德昌、江西南昌;削尾足距小蠹X.mutilatus的新分布地有:江西(南昌),南方各省市林业部门需对足距小蠹属的入侵行为高度重视,以防产生较严重的生态损失。2、足距小蠹属Xylosandrus自创立之日起其分属地位便备受质疑,本研究以6种我国主要分布的足距小蠹属小蠹为研究对象,结合其相近属的小蠹标本,扩增了其COI、28S、CAD三种标记基因,对该属进行系统发育分析,探讨该属的分类地位合理性。结果显示,足距小蠹属Xylosandrus属内三种标记基因的种间遗传距离过大,远远大于一般同属物种的种间遗传距离,三种标记基因的种间遗传距离平均为:0.168、0.030、0.082。足距小蠹属Xylosandrus的种并没有像其他物种那样,相同属的物种种间关系较近,在发育树上能够聚集到一起,而是呈现发散状,足距小蠹属Xylosandrus的物种分散嵌入到3个进化枝中,期间还掺杂着材小蠹属Xyleborus、绒盾小蠹属Xyleborinus、胸缘小蠹属Cnestus的种类。三种标记基因COI、28S、CAD均反映了足距小蠹属Xylosandrus属复杂而又混乱的遗传关系。3、两色足距小蠹X.discolor是危害林木的重要检疫性害虫,本研究分析了我国两色足距小蠹的7个地理种群的线粒体基因COI序列以及核内基因28S rDNA、CAD rDNA序列,并结合越南的两色足距小蠹数据,分析了我国的两色足距小蠹可能的遗传分支。结果表明:我国的两色足距小蠹共有9个单倍型,其中COI序列显示了不同地理种群有较大的遗传差异,28S、CAD序列则高度保守,从核内基因证实该种的重庆种群可能处于种间的分化边缘。该研究结果可为我国的两色足距小蠹的遗传分化及入侵途径提供参考。
[Abstract]:This paper deals with the species of the genus Xylossyus , a species of the genus Xylossyus , in China , and makes a brief description of the species of the genus Xylossyus in China . Three marker genes ( COI , 28S , 0.082 ) were amplified .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S43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邹伟;橡胶树小蠹虫防治初报[J];云南热作科技;2001年04期

2 赵玉林;秦柏树;;关于小蠹虫的防治策略及研究发展方向[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07年05期

3 王玉洁;赵冬香;曹海鹏;;小蠹虫信息素的研究与应用现状[J];华东昆虫学报;2007年04期

4 符耀彩;孙乐明;;小蠹虫害大面积爆发 海南橡胶集团紧急防治[J];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08年03期

5 鲁敏;孙江华;;危害松树的小蠹虫与其伴生菌的相互关系[J];昆虫知识;2008年04期

6 刁彩华;;鉴定小蠹虫的体会[J];植物检疫;1986年02期

7 殷蕙芬;;小蠹虫的检疫问题[J];植物检疫;1987年02期

8 嵇均光;;小蠹虫雌雄的简易识别[J];植物检疫;1989年06期

9 肖良;80年代美国森林小蠹虫发生的概况[J];世界农业;1991年12期

10 陈辉,袁锋,张霞;小蠹虫与真菌共生关系的研究进展[J];西北林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霞;张真;王鸿斌;曹鹏;韩平定;;我国切梢小蠹鉴定方法研究及一新种发现[A];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6 森林昆虫与自然调控论文集[C];2009年

2 高长启;宋丽文;徐桂莲;刘修英;;关于小蠹虫的防治策略及研究发展方向[A];走向21世纪的中国昆虫学——中国昆虫学会200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3 戴华国;刘勇;史晓芳;杜国兴;庄永林;;小蠹虫信息素在木材检疫中的应用[A];外来有害生物检疫及防除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5年

4 王瑞;李文柱;;强大小蠹在山西的发现及扩散途径[A];昆虫学创新与发展——中国昆虫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5 史晓芳;刘勇;庄永林;戴华国;;小蠹虫信息素在木材检疫中的应用[A];当代昆虫学研究——中国昆虫学会成立60周年纪念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6 王鸿斌;张真;李霞;李国宏;王忠祥;童清;;中国西南地区切梢小蠹属害虫气候地理分布[A];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6 森林昆虫与自然调控论文集[C];2009年

7 曹建庭;张志梅;王志刚;刘娜;邵晶;;药陶土复配水溶胶防治小蠹虫涂干技术[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3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3年

8 白建相;王涓;王龙;张丽萍;;2008年河口地区橡胶树寒害后小蠹虫危害普查及防治办法探讨[A];云南省热带作物学会第七次代表大会暨2009年学术年会会议材料[C];2009年

9 童清;何剑中;;小蠹虫与伴生菌及其寄主树的相互关系研究进展[A];云南省昆虫学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陈大风;孔祥波;王鸿斌;张真;;天牛和小蠹虫体壁碳氢化合物的特征分析[A];第三届中国森林保护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唐炳庆;曲靖市小蠹虫防治成效显著[N];云南科技报;2007年

2 本报评论员 张玉亮;要防“巨贪”,也要防“小蠹”[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3 卢凌虹 吕先敏;我市口岸首次截获缝锤小蠹[N];台州日报;2011年

4 杨云锦;小蠹虫治理工程云南启动[N];中国绿色时报;2003年

5 符耀彩邋孙乐明;小蠹虫害大面积爆发[N];海南日报;2008年

6 记者 宋晓英;青海小蠹虫危害势头得到有效遏制[N];中国绿色时报;2010年

7 记者 孟军;张周平委员建议立项消除“三江源”地区森林天敌小蠹虫[N];青海日报;2011年

8 记者 王英敏;吉林利用新技术防治小蠹虫[N];中国绿色时报;2007年

9 通讯员 宋晓英 记者 张海虎;我省将在三江源保护区实施小蠹虫综合治理示范推广项目[N];青海日报;2013年

10 通讯员 林海;充分发挥机防服务队作用[N];巴音郭楞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平彦;云南松三种切梢小蠹信息化学物质的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2年

2 王军辉;三种切梢小蠹化学生态学关系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姬贵平;云南松3种切梢小蠹蛀梢期寄主选择的化学生态学机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2年

2 苏添龙;基于中国标本对足距小蠹属Xylosandrus分属地位初探[D];江西农业大学;2016年

3 罗茜;小蠹发声结构、声信息特征与自动种类识别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1年

4 张光全;光滑足距小蠹生物生态学特性及防治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8年

5 陈集翰;昆山口岸截获的10种材小蠹及其超微形态[D];浙江大学;2010年

6 梁靓;十种小蠹虫同工酶的比较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7年

7 杨松灵;橡胶小蠹虫聚集信息素田间诱集试验初步[D];海南大学;2010年

8 刘丽;青海云杉天然林小蠹虫种类、生态位与监测技术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9 韩菊兰;光滑足距小蠹寄主选择机制的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9年

10 王慧;光滑足距小蠹生态学习性的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7215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17215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401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