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试验与模拟的农业旱灾系统脆弱性研究
本文选题:旱灾 切入点:脆弱性 出处:《合肥工业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摘要】:干旱灾害是当今世界影响最为广泛的重大自然灾害。随着全球气候变化以及人类活动的加剧,干旱灾害在全球造成的影响不断加大,各国对于粮食安全和用水安全问题日趋重视。随着干旱灾害研究的深入,旱灾脆弱性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强调,旱灾研究对象逐渐由关注致灾因子转移到脆弱性的解释、分析以及定量评估方面,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部署提出,脆弱性评估对拟建结构和工程形式的减灾方案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农业旱灾系统中农作物是干旱直接作用的对象,对研究区域典型农作物受旱成灾机制与过程进行分析,对防旱减灾工作方向具有基础指导性意义。旱灾脆弱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是自然环境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在特定时空条件下耦合的产物,反映了整个农业系统对干旱的适应、反应和应对能力,农业旱灾灾情是对农业系统存在的旱灾脆弱性的揭示和表达。以安徽省水科院多年开展的主要农作物“作物-水”模型试验为基础,分析受旱过程中农作物相对产量、相对蒸腾量之间相互关系,阐述了基于作物缺水量与损失之间关系的农业旱灾脆弱性计算思路。根据自然灾害系统理论和干旱灾害风险系统论,在干旱发生、发展到旱灾形成的干旱灾害系统中,脆弱性是系统内干旱到灾害损失的中间转化因素,通过成灾效率体现。结合DEA投入产出分析理论,可以认为致灾因子危险性、承灾体脆弱性和灾害损失分别是灾害系统的输入、转换和输出,一定强度致灾因子作用下,灾害损失越大,反映脆弱性越高,反之,越小,建立了基于DEA的旱灾脆弱性动态评价模型,综合利用作物农田试验成果并结合区域实际概况,选取模型计算指标,并对指标的合理性进行分析,实现了宿州市农业旱灾系统脆弱性的动态评价。本研究分析旱灾的发生过程和演变机理,探寻旱灾系统加剧、受损的原因和关键因素。从试验与模拟相结合的角度研究农业对干旱的敏感程度及适应能力,阐述了基于试验的典型作物脆弱性计算思路,并实现了基于成灾效率的宿州市脆弱性动态评价。
[Abstract]:The drought disaster is the main natural disaster that has the most influence on the world today . As the global climate change and the intensification of human activities , the impact of drought disaster on the global causes is increasing , and the vulnerability of drought disaster is more and more concerned . With the deepening of drought disaster research , the vulnerability of drought disaster is more and more concerned .
【学位授予单位】:合肥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S42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薛晓萍;山东省农业产量安全生产脆弱性分析[J];山东气象;2004年02期
2 陈萍;陈晓玲;;全球环境变化下人-环境耦合系统的脆弱性研究综述[J];地理科学进展;2010年04期
3 张永领;;城市突发公共安全事件人员相对脆弱性研究[J];灾害学;2010年03期
4 周扬;李宁;吴文祥;;自然灾害社会脆弱性研究进展[J];灾害学;2014年02期
5 吴建寨;李波;张新时;赵文武;姜广辉;;天山北坡生态经济的脆弱性[J];应用生态学报;2008年04期
6 郑有飞;李海涛;吴荣军;王连喜;冯妍;;我国农业的气候脆弱性研究及其评价[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9年12期
7 王岩;方创琳;张蔷;;城市脆弱性研究评述与展望[J];地理科学进展;2013年05期
8 万忠娟,于少鹏,王海霞,孙广友;松嫩平原典型湿地脆弱性分析与评价[J];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2期
9 尚志海;;煤矿矿区居民的环境—健康脆弱性初探[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6年05期
10 商彦蕊;;灾害脆弱性概念模型综述[J];灾害学;201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匡时;;脆弱性分析与脆弱人口的社会保护[A];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2 赵蕊;孙振华;李新明;;脆弱性描述语言浅析[A];第一届全国Web信息系统及其应用会议(WISA2004)论文集[C];2004年
3 李波;伊瑞海;卢昱;;空间信息网络拓扑结构脆弱性分析系统设计与实现[A];2006通信理论与技术新进展——第十一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4 于瑛英;胡敏;;城市脆弱性以及对策分析(英文)[A];Proceedings of the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gineering and Business Management[C];2013年
5 张国培;庄天慧;张海霞;;自然灾害对农户贫困脆弱性影响实证研究[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二)[C];2010年
6 海然;;云计算风险分析[A];第27次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7 王智刚;刘越屿;;雷击时易燃易爆行业的脆弱性分析和风险分析[A];武汉区域气象中心城市群发展气象服务工作论坛优秀论文汇编[C];2008年
8 李求进;;化工园区区域脆弱性研究概述[A];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9 邢丹;李艺;;LKM机制脆弱性分析[A];全国第16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CACIS)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10 方妮;郭超;杨健;;PPS脆弱性分析及软件设计[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1)[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王娜娜 整理;脆弱性分析为灾害研究提供新范式[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2 王新宇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关注人类共有的脆弱性[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3 李伟;计算机脆弱性不能不评估[N];中国计算机报;2006年
4 段德峰邋刘盛;从“脆弱性”入手进行灾害分析和管理[N];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
5 ;脆弱性扫描产品功能指标说明[N];网络世界;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峰;协同生产网络组织的脆弱性研究与工程应用[D];重庆大学;2012年
2 张炜熙;区域发展脆弱性研究与评估[D];天津大学;2006年
3 李丽;中国城乡居民家庭贫困脆弱性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4 王红毅;区域社会经济系统脆弱性综合评价及应用研究[D];燕山大学;2012年
5 李卓华;社会发展脆弱性的技术经济系统集成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6 于江龙;我国国有林场发展脆弱性形成机理及影响因素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7 刘晓明;复杂信息系统网络脆弱性分析与仿真验证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3年
8 田艳芬;我国银行体系脆弱性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9 冯克印;鲁西南煤炭化工经济区地质环境脆弱性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10 房红;银行体系脆弱性演进研究[D];辽宁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7231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17231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