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基于荧光报告载体的农杆菌atu5117基因启动子表达调控影响因素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8-04-09 03:42

  本文选题:农杆菌T-复合物招募蛋白 切入点:atu5117基因启动子 出处:《扬州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摘要】:农杆菌是一类能够在土壤中生存的植物病原菌。根癌农杆菌能侵染受伤植物细胞,将自身基因插入到植物基因组内遗传表达,借助农杆菌的侵染,可实现外源基因向植物细胞的转移和整合,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即可再生出转基因植株。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是植物转基因和植物遗传改良的首选方法,但其转化效率低和转化结果的不可预测性是该转基因技术面临的重要问题。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农杆菌细胞附着在植物细胞伤口,T-DNA在农杆菌和宿主细胞中的转移,T-DNA整合到宿主细胞及在宿主细胞内的遗传转化等多个过程。我们尝试进一步了解农杆菌T-DNA转运过程的分子机理,探讨是否可以通过提高T-复合物招募蛋白VBPs在农杆菌细胞内的表达活性来提高T-DNA的转化效率,此研究对其在植物转基因方面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编码农杆菌T-复合物招募蛋白VBPs的基因atu5117启动子表达调控机理进行了研究。在农杆菌启动子基因表达调控机理的研究中,多以单荧光gfp基因作为启动子报告基因,但是表达产物除了受启动子因素的影响外还受载体拷贝数的影响,以往的单荧光gfp检测方法不能排除载体拷贝数的干扰,使实验存在很大的误差。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验构建双荧光指示载体pUCA19-GFP/RFP红色荧光蛋白rfp基因作为载体拷贝数的报告基因,以便了解不同实验条件下atu5117启动子基因表达调控过程中载体拷贝数的影响。将带有,rfp基因的组成型表达的农杆菌atu3617启动子和带有gfp基因的农杆菌atu5117启动子与农杆菌表达载体pUCA19连接,构建出双荧光指示载体pUCA19-GFP/RF P,通过检测该载体在不同菌种和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荧光表达活性的不同,来对atu5117启动子的表达调控机理进行研究。通过荧光检测农杆菌重组载体pUCA19-GFP/RFP能发出红绿荧光,通过基因组测序检测农杆菌重组载体pUCA19-GFP/RFP含有双荧光报告基因片段。检测结果表明农杆菌双荧光指示载体pUCA19-GFP/RFP构建成功。通过不同浓度蛋白测定荧光强度显示,荧光强度与荧光蛋白表达量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在大肠杆菌异源表达调控实验中,大肠杆菌中atu5117启动子的表达活性明显高于在农杆菌GMI9017和农杆菌GMI9017Δ2中的表达活性,atu5117启动子活性随着生长期变化,在对数期活性最高,可以推测atu5117启动子的启动表达具有一定的时序性。在不同生长条件下,大肠杆菌中的农杆菌atu5117启动子活性不受AS浓度影响,可能因为大肠杆菌中没有VirA-VirG等AS的响应机制。在碱性pH环境下,atu5117启动子启动表达活性变化不规律,在酸性pH环境下活性上升趋势明显,可能与农杆菌侵染植物过程中对酸性物质的趋化性相关。启动子活性受温度的影响明显,atu5117启动子活性随着温度上升,可能与细胞抵御高温的机制有关。在农杆菌表达调控实验中,atu5117启动子活性随着生长期变化,启动子活性在对数期达到最大。在缺失同源基因atu4860的GM9017△2中,农杆菌atu5117启动子的表达活性高于在GMI9017中的表达活性,atu5117启动子与同源基因tu4860启动子之间存在某些调控关系。在不同温度和pH条件下,启动子活性变化和在大肠杆菌中类似。AS浓度影响的实验中,atu5117启动子活性变化不规律,其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
[Abstract]:Agrobacterium - mediated genetic transformation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methods for the transfer and integration of exogenous gene to plant cells .

【学位授予单位】:扬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S432.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敏亮;高佃坤;金英善;;农杆菌T-复合物的形成与转运研究进展[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2009年11期

2 郭敏亮;;农杆菌T-复合物招募蛋白的发现和生物学功能鉴定[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10年05期

3 王艳玲;胡鹏杰;李二伟;刘杏忠;车永胜;刘钢;;农杆菌介导的粘帚菌遗传转化[J];微生物学报;2013年11期

4 邓万银,林晓影,邵启全;致瘤农杆菌能够转化大麦和小麦[J];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1989年02期

5 陈思学,黄祥辉;农杆菌与植物细胞识别研究的进展[J];生物学杂志;1995年05期

6 唐巍,,郭仲琛,桂耀林;农杆菌介导的针叶树基因工程[J];生物工程进展;1996年02期

7 杨明,黄兴奇,张绍松,万萌,鄢波;将重组质粒高效导入农杆菌的电脉冲转化研究[J];西南农业学报;2000年02期

8 杨敏生;米丹;D.Ewald;王颖;梁海永;甄志先;;转抗虫基因三倍体毛白杨植株体内农杆菌残存与逃逸[J];生态学报;2006年11期

9 李新征,郑成超,温孚江;农杆菌介导的玉米遗传转化研究进展[J];生物工程进展;2000年06期

10 张传义;曹秋芬;周慧;孟玉平;孙海峰;王卉;;抗生素对菊花叶片再生及农杆菌生长的影响[J];生物技术通报;200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昌涛;赵琦;杨爱国;赵玉锦;张世煌;;农杆菌介导玉米萌动胚遗传转化新体系的建立[A];2004全国玉米种质扩增、改良、创新与分子育种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2 黄玉吉;赖钟雄;;农杆菌介导的果树遗传转化研究进展[A];福建省科协第五届学术年会提高海峡西岸经济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分会场论文集[C];2005年

3 吕素莲;张举仁;李汝忠;;农杆菌介导的棉花茎尖遗传转化[A];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4 王艳丽;叶兴国;杜丽璞;徐惠君;;农杆菌敏感小麦基因型的筛选研究[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沈显华;蔡耀辉;毛凌华;;农杆菌介导的水稻转化技术体系改良新进展[A];湖北省遗传学会、江西省遗传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6 张兴国;杨正安;李贞霞;苏成刚;刘佩瑛;;农杆菌介导的魔芋转化体系建立[A];中国园艺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7 李名杨;徐淳;;农杆菌介导的荔枝细胞遗传转化研究[A];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第五次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1992年

8 覃铭;刘璨;李玲;;农杆菌介导的花生AhNCED1基因遗传转化体系研究[A];全国“植物生物技术及其产业化”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9 胡春华;魏岳荣;易干军;黄永红;;农杆菌介导GUS基因转化贡蕉的研究[A];庆祝中国园艺学会创建80周年暨第11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刘晶;陈华;李平;李银心;;农杆菌介导的转双抗盐基因番茄的研究[A];中国植物学会七十周年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33—2003)[C];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史勇;农杆菌毒性效应因子与宿主相关蛋白互作研究及功能验证[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年

2 吴关庭;农杆菌介导高羊茅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及CBF耐逆相关基因的导入[D];浙江大学;2004年

3 梁雪莲;农杆菌组培及三种非组培法在小麦和玉米上转化外源Bar基因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国刚;农杆菌介导茄子遗传转化体系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2 张欣;基于荧光报告载体的农杆菌atu5117基因启动子表达调控影响因素的研究[D];扬州大学;2015年

3 王洁;利用农杆菌对两种微藻进行遗传转化的初步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4 王丹;用农杆菌浸种法建立白三叶和中华结缕草遗传转化体系的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08年

5 王成杰;农杆菌介导小麦非组培转化方法的探讨[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6 钟光驰;百合高频再生体系的建立及农杆菌介导基因的转入[D];西南大学;2007年

7 杨国峥;喜树高效再生体系的建立与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研究[D];贵州大学;2007年

8 衣大龙;农杆菌介导的小麦遗传转化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9 王艳;农杆菌介导T-DNA转化黑曲霉的初步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3年

10 安娜;根癌农杆菌介导D32基因和芪合酶基因转化普通烟草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7247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17247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f94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