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不同施肥模式黑土有效磷与磷盈亏响应关系差异的机理
本文选题:有效磷 切入点:磷盈亏 出处:《中国农业科学院》2016年博士论文
【摘要】:磷是植物生长必需的营养元素之一,它参与植物体内的多种生理过程。植物能够直接吸收利用的是土壤磷库中的有效磷,因此有效磷是衡量土壤供磷能力、决定作物产量、评估磷素流失风险方面至关重要的肥力指标。对农田土壤有效磷水平的合理调控不仅具有农学与环境学的双重意义,还可以从土壤肥力角度预测未来的磷肥施用量。磷盈亏(土壤的磷素投入量减去磷素输出量)是决定土壤有效磷水平的重要因素,有效磷对磷盈亏的响应是预测磷肥施用量最重要的参数。本研究选取了我国东北地区长期施肥的土壤——公主岭黑土(玉米连作)为研究对象,并结合哈尔滨黑土(小麦-大豆-玉米轮作)的数据进行分析。施肥模式包括完全不施肥(CK)、仅施氮肥(N)、施氮钾肥(NK)、施氮磷肥(NP)、施氮磷钾肥(NPK)与氮磷钾肥配施有机肥(NPKM)。通过对历史数据的统计分析得到了长期不同施肥模式下黑土有效磷、磷盈亏的演变规律,以及有效磷对磷盈亏的响应关系(有效磷效率);通过历史数据分析结合化学分析手段,从土壤理化性质(pH值与有机质)、磷素吸附解吸特性、磷形态特征三个方面探索了不同施肥模式黑土有效磷效率差异的机理;并确定了长期不同施肥模式下黑土磷素的转化特征。研究结果如下:1.21年不施磷肥,公主岭黑土有效磷含量随年份显著下降,而施磷肥处理则随年份显著上升。其中,不施磷肥的CK、N和NK处理有效磷浓度的年下降率分别为0.34、0.29和0.29 mg/(kg a)(P0.01);施用磷肥时,有效磷的年上升率为:NPKMNPKNP,三者的年上升率分别为:8.16、1.24和1.15 mg/(kg a)(P0.01)。21年无磷肥施入,公主岭黑土CK、N和NK处理磷素耗竭量分别为336、676与773 kg/ha;施用化学磷肥NP与NPK处理磷素收支基本平衡,略有亏缺,亏缺量分别为55与91 kg/ha;NPKM处理土壤磷素为累积状态,共盈余844 kg/ha的磷。黑土有效磷变化量与磷盈亏量呈显著的直线正相关关系(P0.05)。黑土每耗竭100 kg P/ha,CK、N、NK处理的有效磷分别降低2.14、0.74和0.70 mg/kg(有效磷效率);黑土每累积100 kg/ha磷,NPKM的有效磷增加19.63 mg/kg。将土壤每亏缺或盈余100kg P/ha时有效磷的消长量称为有效磷效率(mg/kg)。CK处理的有效磷效率与N与NK达到显著差异(P0.05),NPKM与前三者均达到极显著差异(P0.01)。2.不同施肥模式的土壤性质、磷素吸附解吸特性和磷形态特征对有效磷效率的影响机理:(1)长期不同施肥模式改变了黑土的pH值与有机质含量,从而改变了有效磷效率。长期投入氮肥的处理(N、NK、NP、NPK)公主岭黑土pH值较不施用任何肥料的处理(CK)显著降低0.53、0.95、0.95和1.08;有机肥配施磷肥显著提高了公主岭黑土的有机质水平,比CK与NK处理均高出10 g/kg。pH值的降低和有机质水平的提升,促进了难溶性磷向有效磷的转化。土壤有机质每提升1 g/kg,有效磷效率提高2.15 mg/kg。(2)长期不同施肥模式改变了黑土磷的吸附解吸特性,是各处理有效磷效率差异的原因之一。施用化学磷肥(NPK)尤其是化学磷肥配施有机肥(NPKM)的处理土壤磷素解吸量(Readily desorbable phosphorus,RDP)大、吸附饱和度(Degree of phosphorus saturation,DPS)高,最大吸磷量(Qm)、吸附能常数(K)与磷缓冲容量(Max buffer capacity,MBC)小。NPK处理的RDP比CK与NK分别提高了9倍和3倍,NPKM比NPK显著高出761%;施化学磷肥显著提高了DPS值,NPK处理的DPS是CK与NK处理的23和22倍,NPKM处理的DPS较NPK处理显著提高381%;CK、NK和NPK的K值显著高于NPKM,分别比CK、NK和NPK处理高3倍,3倍与4倍;NPK与NPKM的Qm较NK处理分别显著降低了48%和52%。也就是说,有机无机配施,显著减少量胶体吸附磷酸根的位点(Qm),降低了胶体对磷酸根的亲和力(K),增加了易溶性磷的含量(RDP),因此,其有效率效率较CK与NK处理高。(3)通过Tiessen连续浸提法对黑土磷素进行分级,发现长期不同施肥模式改变了土壤各形态磷的含量,是各处理有效磷效率差异的另一原因。Resin-P、NaHCO3-Pi与NaOH-Pi,其与有效磷效率的相关性分别为0.97(P0.01)、0.95(P0.01)、(r=0.95,P0.01),即活性越高的无机磷对有效磷效率的贡献最大。而与不施磷肥的处理相比,磷肥的施入提高了活性磷(Resin-P+NaHCO3-Pi+NaHCO3-Po)占全磷的比例,NPKM处理的活性磷比例较CK与NK分别高出19%与16%,因此NPKM处理的有效磷效率较高。3.长期不同施肥模式影响了黑土磷形态的转化过程。长期不施磷肥,黑土活性磷占全磷的比例逐渐减小。与1990年比,2010年CK与NK处理活性磷分别减少5%和2%;化肥与化肥配施有机肥处理,活性磷比例均上升10%。作物共吸收了35.48 mg/kg的磷,同时中活性磷增加了5.75 mg/kg,这些磷来源于10.06 mg/kg的活性磷与31.18 mg/kg的稳定态磷。试验二十年,CK处理共有19.64 mg/kg的活性磷与13.94 mg/kg的中活性磷含量降低,其中的16.93 mg/kg的磷转化为稳定态磷,剩余的16.65 mg/kg被作物吸收。不平衡施肥NK处理,作物共吸收了35.48 mg/kg的磷,同时中活性磷增加了5.75 mg/kg,这些磷来源于10.06 mg/kg的活性磷与31.18 mg/kg的稳定态磷。21年的化肥磷投入使得NPK处理的土壤总磷下降了28.84 mg/kg,但活性磷含量增加了45.22 mg/kg,中活性磷增加了43.51 mg/kg,稳定态磷下降了117.56 mg/kg。有机肥配合化肥施用,土壤总磷共增加了647.39 mg/kg,其中有42.29%转化为DilHCl-Pi,有16.60%、14.74%和16.41%转化为了Resin-P、NaHCO3-Pi、NaOH-Pi。总之,土壤有机质每提升1 g/kg,有效磷效率提高2.15 mg/kg。玉米对氮肥(N、NK)的吸收造成了对磷素的协同利用与pH的下降,促进了NK处理稳定态磷向有效磷的补充,每耗竭100kg/ha有效磷下降幅度较CK处理低。施肥尤其是有机无机配施,活性磷占全磷的比例提高,胶体吸附磷酸根的点位数量少且亲和力低,因此有效磷效率显著高于不施肥(CK、NK)处理。研究施肥模式对有效磷效率的影响可为黑土磷肥的合理施用提供科学依据,从而保障我国农业的友好和可持续发展。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S153.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小虹;陈春琳;王高尚;熊先孝;高鹏;赵明;唐尧;;中国磷矿资源需求预测[J];地球学报;2015年02期
2 张继光;秦江涛;要文倩;周睿;张斌;;长期施肥对红壤旱地土壤活性有机碳和酶活性的影响[J];土壤;2010年03期
3 曲均峰;李菊梅;徐明岗;戴建军;;长期不施肥条件下几种典型土壤全磷和Olsen-P的变化[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8年01期
4 曹宁;曲东;陈新平;张福锁;范明生;;东北地区农田土壤氮、磷平衡及其对面源污染的贡献分析[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7期
5 黄绍敏;宝德俊;皇甫湘荣;张夫道;徐明岗;介晓磊;;长期施肥对潮土土壤磷素利用与积累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06年01期
6 张迪,魏自民,李淑芹,王世平,许景钢;生物有机肥对土壤中磷的吸附和解吸特性的影响[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5年05期
7 郭胜利,党廷辉,刘守赞,郝明德;磷素吸附特性演变及其与土壤磷素形态、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关系[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5年01期
8 向万胜,黄敏,李学垣;土壤磷素的化学组分及其植物有效性[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4年06期
9 周宝库,张喜林,李世龙,丛喜波,赵瑞广,张迅甫;长期施肥对黑土磷素积累及有效性影响的研究[J];黑龙江农业科学;2004年04期
10 李寿田,周健民,王火焰,陈小琴,杜昌文;不同土壤磷的固定特征及磷释放量和释放率的研究[J];土壤学报;2003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沈浦;长期施肥下典型农田土壤有效磷的演变特征及机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展晓莹;磷形态和培养条件对两种磷效率小麦根系指标与根际特征的影响[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年
,本文编号:17302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17302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