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氮磷沉降对森林土壤生化特性影响研究进展

发布时间:2018-04-10 12:51

  本文选题:氮沉降 + 磷沉降 ; 参考:《世界林业研究》2017年02期


【摘要】:人类活动引起的氮磷沉降给土壤带来严重影响。外源性氮可以直接增加土壤全氮和碱解氮的含量,提高土壤磷的有效性,减少全磷含量;外源性磷可以促进树木对土壤氮的吸收,可能造成土壤全氮含量下降。外源性氮对微生物群落存在促进、抑制和没有影响3种情况。外源性磷通常可增加微生物生物量,改变原有的森林微生物群落组成;氮沉降可以提高、降低或无影响土壤酶的活性。氮磷沉降对不同土壤酶种类的影响效果各异。氮沉降的影响也与土壤深度及酶的种类有关。对磷沉降影响土壤酶的研究甚少。未来氮磷沉降的研究热点包括热带氮磷沉降、土壤氮磷比和氮磷沉降交互作用对土壤的影响,不同地形、森林类型、林龄条件下氮磷沉降的对比分析,生态系统中缓冲氮磷沉降作用的关键因子及全球气候变化下氮磷沉降对土壤的影响。
[Abstract]:The deposition of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caused by human activities has a serious effect on the soil.Exogenous nitrogen can directly increase the content of soil total nitrogen and alkali-hydrolyzed nitrogen, increase the availability of soil phosphorus and reduce the content of total phosphorus. Exogenous phosphorus can promote the absorption of soil nitrogen by trees, which may lead to the decrease of soil total nitrogen content.Exogenous nitrogen promoted, inhibited and did not affect the microbial community.Exogenous phosphorus can usually increase microbial biomass and change the composition of the original forest microbial community, and nitrogen deposition can increase, decrease or have no effect on soil enzyme activity.The effects of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deposition on different soil enzymes were different.The effect of nitrogen deposition was also related to soil depth and enzyme species.There is little research on the effect of phosphorus deposition on soil enzymes.The research focus of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deposition in the future includes tropical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deposition, the effects of soil nitrogen / phosphorus ratio and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deposition on soil, different topography, forest types, and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deposition under forest age.The key factors of buffer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deposition in ecosystem and the effect of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deposition on soil under global climate change.
【作者单位】: 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
【基金】: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项目“广东省生态公益林培育技术推广”(2015-GDTK-07)
【分类号】:S71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伯群;黑龙江省举行森林土壤学术会议[J];土壤通报;1964年04期

2 李昌华;;八十年代以来国内森林土壤研究进展及动向[J];干旱区研究;1986年03期

3 张万儒;森林土壤研究的进展[J];土壤;1991年04期

4 杨承栋,焦如珍,孙启武;森林土壤学科研究进展[J];世界林业研究;2004年02期

5 蔡琼;丁贵杰;;森林土壤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研究概述[J];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06年03期

6 刘晓飞;龚倾;李彬;李如珠;;森林土壤研究进展[J];现代农业科技;2009年23期

7 周雄主;华陈意;;森林土壤及其在林业发展中的作用[J];现代农业科技;2010年09期

8 苗方琴;康峰峰;赵秀海;;森林土壤硝化、反硝化作用研究进展[J];河北林果研究;2010年02期

9 高立平;;森林土壤及其在林业发展中的作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年03期

10 林伯群;国外森林土壤研究的一些近况[J];土壤;197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杨承栋;焦如珍;孙启武;;森林土壤学科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A];中国土壤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面向农业与环境的土壤科学综述篇)[C];2004年

2 杨承栋;;第九章 我国森林土壤资源利用与管理的回顾及展望[A];中国土壤科学的现状与展望[C];2005年

3 吴森博;陈尊贤;;台湾太平山地区森林土壤薄胶层之特性与生成作用[A];中国土壤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面向农业与环境的土壤科学综述篇)[C];2004年

4 王小国;朱波;;大气CO_2浓度和温度的升高对森林土壤地下过程的影响[A];庆祝中国土壤学会成立60周年专刊[C];2005年

5 王杰;马红亮;高人;;添加外源氮、单宁酸和酚类化合物对森林土壤氮素的影响[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秦晓蕾;刘苑秋;余明泉;杨清培;;退化红壤区不同重建模式森林土壤氮素矿化过程及其有效性[A];第五届中国青年生态学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记者  任荃;成熟森林土壤是巨大“碳汇”[N];文汇报;2006年

2 记者 齐芳 通讯员 廖琼;成熟森林土壤可持续积累有机碳[N];光明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耿玉清;北京八达岭地区森林土壤理化特征及健康指数的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6年

2 韩阳;长白山地区森林土壤含水量定量遥感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孙向阳;北京西山地区森林土壤中CO_2、N_2O和CH_4气体的排放通量及动态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199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吕海霞;森林土壤反硝化潜力及产物组成的地域性变异规律[D];西南大学;2011年

2 王琼;森林土壤汞释放通量的影响因子研究[D];成都信息工程学院;2014年

3 郑家;森林土壤中量微量元素空间变异性研究[D];华南农业大学;2016年

4 黄俊彪;广州市典型森林土壤多环芳烃分布及其吸附性能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3年

5 李茜;南昌城乡梯度森林土壤磷形态时空分布格局[D];南昌大学;2010年

6 蔡彦彬;土地利用方式和岩性对森林土壤和铝形态影响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3年

7 毕珍;四川盆地森林土壤的有机碳氮存储及其空间分布特征[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年

8 魏晋;不同区域森林土壤甲烷氧化及其影响因子的初步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9 张财宝;三峡库区森林土壤优先流染色特征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10 苏静君;施用污泥的砂性森林土壤中磷素和重金属行为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7312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17312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bef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