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种复合类型单元土壤全量元素空间变异的幅度效应
本文选题:土壤全量元素 + 空间变异 ; 参考:《土壤学报》2017年04期
【摘要】:土壤属性变异性的幅度效应研究对土壤数字制图、土壤调查及农业生产均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江西东乡县研究区域水田—中潴灰鳝泥田(土种)一种土地利用与土壤的复合类型单元,设定了8个土壤采样幅度研究区,并利用多层次嵌套布点方法在每个采样幅度区分别布设60个采样点,共采集337个样点的土壤表层(0~20cm)样品;运用多种函数拟合分析手段,揭示单种复合类型单元(水田—中潴灰鳝泥田)土壤全氮、全磷、全钾含量的空间变异性随采样幅度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土壤全量元素的空间变异性均具有明显的幅度效应特征,全氮、全磷、全钾含量的变异系数均随采样幅度的拓展而逐渐增加,而增加趋势则逐渐变缓。不同土壤全量元素空间变异性体现出不同的幅度效应特征,土壤全氮、全磷变异系数(%)的幅度效应刻画函数为CV=b×Da(R20.87,p0.001),土壤全钾为CV=e(a/D+b)(R20.93,p0.001),D为幅度表征指标(km);不同土壤全量元素变异系数随采样幅度快速与缓慢变化的幅度分界点位置存在明显差异,表明基于复合类型单元的土壤多属性调查采样布点与分析策略需要统筹考虑。研究结果对于红壤丘陵区县域土壤调查样点合理布设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参考价值。
[Abstract]:The spatial variability of soil total nitrogen , total phosphorus and total potassium varied with the sampling amplitude .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patial variability of total nitrogen , total phosphorus and total potassium varied with the sampling amplitude .
【作者单位】: 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
【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2016YFD02003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71206) 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2015FY110700-S2)资助~~
【分类号】:S15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敏;任涛;廖世鹏;李继福;李小坤;丛日环;鲁剑巍;;不同含钾物料对土壤钾素含量动态变化影响[J];土壤;2016年01期
2 夏昕;石坤;黄欠如;李大明;刘满强;李辉信;胡锋;焦加国;;长期不同施肥条件下红壤性水稻土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J];土壤学报;2015年03期
3 王美艳;史学正;于东升;徐胜祥;檀满枝;赵永存;;黄淮海农业区旱地土壤有机碳变异性的空间尺度效应[J];土壤;2013年04期
4 王丹丹;岳书平;林芬芳;史学正;于东升;;东北地区旱地土壤全氮空间变异性对幅度拓展的响应[J];土壤学报;2012年04期
5 李彦;雷晓云;申祥民;庄维民;;膜下滴灌土壤水分监测合理采样数目的初步研究[J];灌溉排水学报;2011年01期
6 杨奇勇;杨劲松;;不同尺度下耕地土壤有机质和全氮的空间变异特征[J];水土保持学报;2010年03期
7 李典友;潘根兴;陈良松;李军;;安徽六安市表层土壤有机碳的空间分布及尺度变异分析[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08年04期
8 刘付程,史学正,于东升,潘贤章;太湖流域典型地区土壤全氮的空间变异特征[J];地理研究;2004年01期
9 郭旭东,傅伯杰,马克明,陈利顶,杨福林;基于GIS和地统计学的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特征研究——以河北省遵化市为例[J];应用生态学报;2000年04期
10 胡克林,李保国,林启美,李贵桐,陈德立;农田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性特征[J];农业工程学报;1999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吕真真;吴向东;侯红乾;冀建华;刘秀梅;刘益仁;;有机 无机肥配施比例对双季稻田土壤质量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7年04期
2 陈琳;任春颖;王宗明;张柏;;基于克里金插值的耕地表层土壤有机质空间预测[J];干旱区研究;2017年04期
3 江叶枫;郭熙;叶英聪;孙凯;饶磊;李伟峰;李婕;王澜珂;;南方丘陵山区耕地土壤养分空间变异及合理采样数[J];江苏农业学报;2017年03期
4 张逸飞;徐婷婷;韩成;邓欢;尹力初;钟文辉;;不同施肥模式和地下水位条件下红壤水稻土PLFA指纹特征[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17年06期
5 曹以群;谭伟;潘志华;;白水河小流域退耕坡地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17年12期
6 杨玉敏;师学义;马桦薇;李建龙;;煤炭基地村庄复垦前后土壤养分时空变化研究——以山西省西郜村为例[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17年03期
7 唐杰;王昌全;李冰;曾建;李启权;徐强;李一丁;李珊;;川中丘陵区土壤有机质和碱解氮空间变异特征研究[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7年06期
8 展秀丽;吴伟;;宁夏白芨滩防沙治沙区风沙土粒度组成特征及空间异质性[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17年03期
9 白娜;王立;孔东升;;黑河自然保护区沼泽湿地土壤化学性质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J];草业学报;2017年05期
10 刘强;杨东;;基于GIS和地统计学的干旱绿洲地区土壤水分时空变化[J];贵州农业科学;2017年05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婷;王火焰;陈小琴;周健民;;土壤非交换性钾释放动力学特征及其生物有效性[J];土壤学报;2015年05期
2 刘秀秀;鲁剑巍;王寅;张洋洋;汪洋;任涛;李小坤;丛日环;;缺钾对油菜主序产量性状的影响及施钾效果[J];土壤;2014年05期
3 孙浩燕;张洋洋;任涛;薛欣欣;丛日环;;枸溶性钾肥对作物生物量及作物 土壤系统钾素平衡的影响[J];土壤;2014年04期
4 张洋洋;鲁剑巍;王筝;邹娟;王寅;任涛;丛日环;李小坤;;不同提取方法测定的土壤钾的有效性比较研究[J];土壤学报;2014年03期
5 董艳红;王火焰;周健民;任正文;;不同土壤钾素淋溶特性的初步研究[J];土壤;2014年02期
6 李继福;任涛;鲁剑巍;丛日环;李小坤;马晓晓;;水稻秸秆钾与化肥钾释放与分布特征模拟研究[J];土壤;2013年06期
7 高荣庆;刘毅;陈海宁;陈日远;胡兆平;李新柱;庞世花;杜加银;张亮;;硅钙钾肥对油菜生长和品质的影响[J];安徽农学通报;2013年18期
8 李书田;金继运;;中国不同区域农田养分输入、输出与平衡[J];中国农业科学;2011年20期
9 赵建宁;张贵龙;杨殿林;;中国粮食作物秸秆焚烧释放碳量的估算[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1年04期
10 李从娟;李彦;马健;;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土壤化学性质空间异质性的尺度特征[J];土壤学报;2011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玉玲,文启凯,田长彦,盛建东,刘军,郭文君,袁永胜;土壤空间变异研究现状及展望[J];干旱区研究;2001年02期
2 贾宏伟,康绍忠,张富仓;土壤水力学特征参数空间变异的研究方法评述[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4期
3 沈掌泉,周斌,孔繁胜,John S.Bailey;应用广义回归神经网络进行土壤空间变异研究[J];土壤学报;2004年03期
4 姜秋香;付强;王子龙;;空间变异理论在土壤特性分析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水土保持研究;2008年01期
5 苗恒录;吕志远;汤化雨;;空间变异理论在土壤科学中的应用[J];内蒙古水利;2009年06期
6 秦耀东;土壤空间变异研究中的定量分析[J];地球科学进展;1992年01期
7 杨玉建;朱建华;王殿昌;刘淑云;张晓艳;尚明华;王风云;封文杰;;农田尺度小麦产量的空间变异研究[J];华北农学报;2008年S2期
8 沈思渊;;土壤空间变异研究中地统计学的应用及其展望[J];土壤学进展;1989年03期
9 黄冠华;土壤水力特性空间变异的试验研究进展[J];水科学进展;1999年04期
10 褚雅红;毕如田;刘庚;;临猗县耕地有机质与大量元素的空间变异[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姜秋香;付强;;空间变异理论在土壤特性分析中的应用研究进展[A];农业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研究——全国农业系统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李洪义;史舟;;滨海盐土三维土体电导率空间变异研究[A];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一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中)[C];2008年
3 朱红霞;陈效民;方X;庾亮;;太湖地区土壤中氮、磷的空间变异研究[A];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一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中)[C];2008年
4 孙克刚;宝德俊;王英;杨占平;崔转玲;;大田土壤中氮、磷、钾营养元素的空间变异研究[A];中国地壤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文集(面向农业与环境的土壤科学专题篇)[C];2004年
5 蔡德利;陈宝政;;地统计学方法及其在农田有效磷分布估算中的应用[A];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一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中)[C];2008年
6 周生路;吴绍华;王国梁;;城市扩张影响下土壤重金属含量空间变异[A];土壤资源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安全——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一届二次理事扩大会议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7 杨磊;卫伟;陈利顶;贾福岩;;半干旱黄土丘陵沟壑区深层土壤水分空间变异研究[A];自然地理学与生态安全学术论文摘要集[C];2012年
8 熊亚兰;魏朝富;;坡面土壤水力特性的空间变异[A];庆祝中国土壤学会成立60周年专刊[C];2005年
9 胡玲;彭世彰;丁加丽;徐俊增;;灌区土壤水分空间变异及监测方法研究[A];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农业水土工程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曾宏达;陈光水;杨玉盛;谢锦升;李熙波;沈华东;;不同尺度下森林土壤特性空间变异与取样策略[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曹艳峰;两种土壤中梭梭冠下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空间变异研究[D];新疆大学;2016年
2 贾正雷;土壤砷和氮含量的空间变异及其相互关系研究[D];华南农业大学;2016年
3 李乾玺;八大公山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土壤碳氮空间变异及影响因素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植物园);2016年
4 徐丹;不同尺度农田土壤有机质和全氮空间变异及三维模拟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6年
5 郭燕;农田多源信息获取与空间变异表征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6 袁秀杰;不同地貌区及不同尺度的耕地质量评价与衔接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7 叶回春;北京土壤肥力及其关键要素空间变异与尺度效应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4年
8 李洪义;滨海盐土三维土体电导率空间变异及可视化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9 李艳;基于空间变异特性的滨海盐土采样及管理分区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家霖;兴安落叶松林木树干和树枝心材和边材的空间变异[D];东北林业大学;2015年
2 王德金;荒漠—绿洲过渡带斑块植被区风蚀积沙量的空间变异及尺度效应[D];兰州交通大学;2016年
3 祝修高;平潭土壤重金属空间变异及来源分析[D];福建师范大学;2016年
4 王娜娜;黄河三角洲滨海盐渍土养分和盐分空间变异[D];山东农业大学;2012年
5 王倩;县域耕地等别质量监测点布设方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6 和爱玲;菜田土壤质量空间变异及养分精准管理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06年
7 蒋长春;米易县植烟土壤肥力特征及空间变异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2年
8 马亚平;黑龙江西部半干旱区坡耕地土壤水文物理特性及其空间变异试验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0年
9 毛小军;诸暨ml浦铜矿区重金属空间变异性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7年
10 何鑫;成都平原土壤肥力综合评价与空间变异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7499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17499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