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广东省小流域综合治理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构建

发布时间:2018-04-17 02:26

  本文选题:小流域 + 综合治理 ; 参考:《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6年07期


【摘要】: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效益的定量评价,将提升效益评价方法的科学性和客观性。开展效益评价研究,总结现有治理模式的经验成果,对未来长期的小流域综合治理工作具有科学指导。综述了全国小流域综合治理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在此基础上通过参照国标法、文献频数法、理论推导法和专家选取法等4种方法来选取指标,并最终确定以防洪减灾效益、水保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主的21个广东省小流域综合治理指标,以期为广东省小流域综合治理效益评价的实例研究奠定基础,为实现广东省全省范围内小流域的定量评价提供支持。
[Abstract]:Carrying out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of comprehensive benefit of small watershed management will enhance the scientific and objective evaluation method.Carrying out the research of benefit evaluation and summing up the experience of the existing management model will provide scientific guidance for the long-term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of small watershed in the future.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construction principles of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for the comprehensive benefit of small watershed management in China. On this basis, the indexes are selected by referring to the national standard method, the literature frequency method, the theoretical derivation method and the expert selection method.Finally, 21 indexes of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of small watersheds in Guangdong Province, which are mainly benefit of flood control and disaster reduction, ecological benefit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economic benefit and social benefit, are determined in order to lay a foundation for the case study of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benefit evaluation of small watershed in Guangdong Province.It provides support for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of small watersheds in Guangdong province.
【作者单位】: 广东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广东省地理空间信息技术与应用公共实验室广州地理研究所;
【基金】:广东省水利科技创新项目(2012-14) 广东省水利厅政府采购项目(GPCGD132197FG076F) 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12A030200010)
【分类号】:S15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丁光敏;长汀县水土保持重点小流域综合治理应有新思路[J];福建水土保持;2000年01期

2 罗国富;应用科学技术进行小流域综合治理[J];福建水土保持;2000年03期

3 吴汉明;务田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效益显著[J];福建水土保持;2000年04期

4 郭海,田海文;陇南地区小流域综合治理开发现状与对策[J];甘肃农业科技;2003年02期

5 史桂珍;综合治理郭家梁小流域[J];内蒙古水利;2003年01期

6 孔凡林,曹永刚,于水臣,胡玉明;乳山市午极河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做法与成效[J];山东水利;2003年01期

7 王玉山;方家坡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与开发的成效和经验[J];甘肃农业;2004年04期

8 张洪军,郭凤红,于洪军,侯占红;小流域综合治理与可持续发展[J];现代农业;2005年07期

9 隋栋梁;;诸城市马耳山小流域综合治理效果好[J];中国水土保持;2008年02期

10 黄兴萍;;马西小流域综合治理成效明显[J];中国水土保持;2008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伟;;固原市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成效与经验[A];中国水土保持探索与实践——小流域可持续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王宝林;;论小流域综合治理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系[A];小流域综合治理与新农村建设论文集[C];2008年

3 段巧甫;;小流域综合治理开发是加快生态环境建设的有效途径[A];山西省21世纪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战略研讨会材料[C];2000年

4 袁爱萍;;小流域综合治理环境效益分析方法探讨[A];第二届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研讨会暨第六届海峡两岸水土保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5 张洪军;于洪军;;小流域综合治理与可持续发展[A];中国水土保持探索与实践——小流域可持续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钟明星;黄正建;;谈小流域综合治理与可持续发展[A];中国水土保持探索与实践——小流域可持续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王会清;方天纵;李翠文;;蓟县五百户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A];中国水土保持探索与实践——小流域可持续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范文星;杨金春;;浅析小流域综合治理对防灾减灾的作用——以永定县深塘小流域为例[A];福建省水土保持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李西照;王忠;乔翠梅;郑黎明;;新时期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投入面临的问题与对策[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3年

10 袁晓武;;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A];小流域综合治理与新农村建设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时启磊 山东济南市历城区水务局;小流域综合治理需要开放化[N];中国水利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周波;农村小流域亟待综合治理[N];桂林日报;2007年

3 记者 黄建华邋通讯员 粤水婷;全省1182条小流域需要综合治理[N];广州日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黄穗诚 通讯员 粤水婷;全省1182条小流域纳入治理[N];广东建设报;2008年

5 粤水婷 陈清浩;明年安排5000万综合治理小流域[N];南方日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周迎久 通讯员 王锦慧;保定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N];中国环境报;2013年

7 马生录;我省小流域综合治理成效凸显[N];青海日报;2013年

8 记者 罗连军;我省召开小流域综合治理现场观摩会[N];青海日报;2013年

9 通讯员 孙国恩;青海推进小流域综合治理[N];人民长江报;2013年

10 付连湖、李文超;丰宁小流域综合治理成效显著[N];承德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孙艳红;延庆县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及效益评价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2 赵爱军;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5年

3 曹波;基于RS和GIS的小流域综合治理效益评价[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4 郭月峰;小流域防护林碳汇效应及空间配置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4年

5 袁东海;红壤小流域水土流失规律及防治措施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6 陶宝先;苏南丘陵区森林小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D];南京林业大学;2009年

7 杨海龙;三峡库区小流域森林植被理水调洪规律的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超;美丽厦门建设背景下后房溪滨海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探究[D];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2015年

2 魏亚蕾;九仙山小流域水土流失变化及分析[D];山东农业大学;2014年

3 张洪达;基于GIS和虚拟现实技术的小流域水土流失及影响因子三维模拟[D];山东农业大学;2015年

4 党小虎;小流域综合治理效果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年

5 李文训;山东省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刘原;小流域综合治理研究[D];西华大学;2014年

7 李岩;山西浑源京津风沙源小流域综合治理效益评价[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8 孙一博;灰色关联法分析小流域水土资源配置方案的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9 李中军;泰安市小流域综合治理效益分析[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10 王国重;多目标优化法在磨沟小流域综合治理中的应用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7616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17616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149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