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城市绿地覆盖砂石后土壤水分入渗过程及模型分析

发布时间:2018-04-17 17:24

  本文选题:银川市 + 入渗 ; 参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07期


【摘要】:【目的】对城市绿地砂石覆盖土壤水分入渗过程进行研究和模型分析,为城市绿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银川城市绿地砂石覆盖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一维垂直定水头入渗法,选取砂石覆盖厚度为影响因子,设置5个覆盖厚度(0,2.5,5.0,7.5,10.0cm),观测湿润锋运移和累计入渗量变化规律,比较各处理土壤入渗特征,并用Horton、Kostiakov、Philip和通用经验模型模拟土壤的入渗过程,从中选出模拟效果最佳的模型。【结果】不同砂石覆盖厚度条件下湿润锋进程与入渗时间呈显著的函数关系,影响大小依次为10.0cm7.5cm5.0cm2.5cm0cm。砂石覆盖可以提高土壤初始入渗速率、稳定入渗速率、平均入渗速率和累计入渗量。与无覆盖相比,砂石覆盖厚度为2.5,5.0,7.5,10.0cm时的初始入渗速率分别增加了2.4%,5.2%,23.4%,27.6%;稳定入渗速率分别增加了6.0%,25.3%,32.8%,82.0%;平均入渗速率分别增加了12.5%,29.2%,39.6%,79.2%;累计入渗量分别增加了4.2%,11.7%,12.7%,17.0%。利用4种入渗模型拟合覆盖不同厚度砂石的土壤水分入渗过程,发现Horton模型拟合效果最好,Kostiakov模型次之,Philip模型和通用经验模型拟合效果较差。【结论】城市绿地覆盖砂石可以提高土壤入渗速率,增加入渗量,其中以覆盖厚度为10.0cm时最高,且Horton模型是拟合砂石覆盖与水分入渗关系的最佳模型。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and analyze the infiltration process of sand and stone mulching soil water in urban green space, and to provide a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the rational utilization of urban green water resources. [methods] the sand and stone mulching soil in Yinchuan city was taken as the research object.In this paper, the vertical head infiltration method is adopted, and the sand and stone cover thickness is selected as the influencing factor. Five mulch thickness (0. 2. 5 5) and 7. 510. 0 cm ~ (-1) are set up to observe the change law of moisture front migration and cumulative infiltration, and to compare the infiltr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treatments.Hortonite Kostiakov-Philip and the general empirical model were used to simulate the infiltration process of soil, and the best model was selected. [results]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function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wetting front process and infiltration time under different sand and stone cover thickness, and the influence was 10.0 cm 7.5 cm 5.0 cm 2.5 cm cm 路cm m.Sand and stone mulch can increase initial infiltration rate, steady infiltration rate, average infiltration rate and cumulative infiltration rate.Compared with no mulch, the initial infiltration rate of sand and stone with thickness of 2.55.0 ~ 7.5ng / 10.0cm was increased by 2.4and 5.2ng / 23.427.6cm, respectively; the steady infiltration rate was increased by 6.0and 25.30.32. 82.0.The average infiltration rate increased by 12.529.29.6m 79.2, respectively; and the cumulative infiltration increased by 4.211.77.70.The total infiltration volume was increased by 12.77.70.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initial infiltration rate of sand and stone increased by 4.211.712.77.00.Compared with that without mulch, the initial infiltration rate of sand and stone was increased by 2.55.0cm and 7.55.0cm, and the cumulative infiltration increased by 4.211.712.77.0.Four infiltration models were used to fit the infiltration process of soil water covered with sand and stone with different thickness.It was found that the fitting effect of Horton model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Kostiakov model, and the fitting effect of Philip model and general empirical model was poor. [conclusion] the sand and stone mulch in urban green space can increase the infiltration rate and the infiltration amount, especially when the covering thickness is 10.0cm.The Horton model is the best model to fi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and cover and water infiltration.
【作者单位】: 宁夏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61104) 宁夏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Z14028)
【分类号】:S15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骏,蒲蔚然;小议城市绿地指标[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年04期

2 费勇;一汽大众捐赠绿化认养城市绿地正式启动[J];森林与人类;2002年12期

3 祝宁;关崇;;城市绿地·城市绿地系统[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4 丁跃元;利用汛期降雨,灌溉城市绿地[J];北京水利;1998年04期

5 吴人韦;城市绿地的分类[J];中国园林;1999年06期

6 徐波,赵锋,李金路;关于城市绿地及其分类的若干思考[J];中国园林;2000年05期

7 李寅生 ,王建华;发展城市绿地 改善生存环境[J];河南林业;2000年06期

8 高天福;城市绿地养护工作浅见[J];安徽林业;2001年05期

9 汪芳;认识和创造城市绿地[J];华中建筑;2001年01期

10 车生泉,王洪轮;城市绿地研究综述[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200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天雄;李秀华;;城市绿地的经营发展战略探讨[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2 王洪俊;戚继忠;;城市绿地保健功能与特色植物群落构建[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3 梁芳;;浅议城市绿地系统规划[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谢梦;;浅谈城市绿地对解决市民心理问题的积极作用[A];2008北京奥运园林绿化的理论与实践[C];2009年

5 高飞;车少臣;;城市绿地化学农药面源污染控制与无公害城市绿地建设[A];2008北京奥运园林绿化的理论与实践[C];2009年

6 肖荣波;周志翔;王鹏程;叶贞清;郭尔祥;冀广超;;3S技术在城市绿地生态研究中的应用[A];生态学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国生态学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荟萃[C];2004年

7 丁晓雯;王红瑞;李洁;沈珍瑶;;城市绿地补偿理论及其在上海市的应用[A];2006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6学术年会经济发展与人文关怀专辑[C];2006年

8 张诚;;城市绿地的经济学属性及规划应对措施[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唐春;张巍;;利于城市通风的绿地廊道设计探索[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0.风景园林规划)[C];2012年

10 张绪良;徐宗军;张朝晖;谷东起;王立华;;青岛市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的环境净化服务价值[A];战略性新兴产业与科技支撑——青岛市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崔国玺;沈阳城市绿地保护新规实施[N];中国经济导报;2007年

2 记者 蔡芳 实习生 肖桂花;市民今起可认建认养城市绿地[N];珠海特区报;2006年

3 本报记者 莫岚远;践踏城市绿地要受失信惩戒[N];南宁日报;2014年

4 本报驻阿根廷记者 范剑青;认养城市绿地[N];人民日报;2003年

5 王继民;城市绿地灌溉的多样性(下)[N];中国花卉报;2004年

6 徐行翔邋通讯员 陈卫琴;让城市绿地更加葱茏[N];嘉兴日报;2007年

7 记者 霍红 通讯员 徐文斌;城市之“肺”有了“保护伞”[N];沈阳日报;2007年

8 记者 吕会生 实习生 王敏;自治区人大领导来呼调研指导城市绿地保护工作[N];呼和浩特日报(汉);2008年

9 冯战平邋王雅云 记者 马朝丽;鹿泉新增城市绿地1.6万平方米[N];河北日报;2008年

10 记者 廖国良邋通讯员 邱海明 胡冬青;江西萍乡:城市绿地可认建认养[N];经济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媛;城市绿地的教育功能及其实现[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2 王平建;城市绿地生态建设理论与实证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3 于佳;沈阳城市绿地游憩机会谱构建[D];沈阳农业大学;2016年

4 王旭东;城市绿地植物群落结构特征与优化调控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16年

5 王庆日;城市绿地的价值及其评估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6 熊轶群;3S技术在城市绿地建管中的应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贾刘强;城市绿地缓解热岛的空间特征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8 童滋雨;城市绿地配置的量化方法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9 张崇宝;长春市绿地系统生态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5年

10 武文婷;杭州市城市绿地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估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应君;城市绿地对人类身心健康影响之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7年

2 冀倩茹;西安城市绿地生境单元类型划分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3 刘剑华;城市绿地的温湿效应及其经济价值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4 程素娜;唐山城市绿地空间分布格局与公平性定量分析[D];华北理工大学;2015年

5 纪雨桐;城市绿地中的宠物空间需求分析[D];山东农业大学;2015年

6 姜雪娇;基于遥感与GIS的城市绿地信息提取与空间格局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7 欧阳子珞;西安城市绿地植物多样性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8 程余松;西北干旱地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5年

9 李娟;沈阳市城市绿地近自然植物群落优化配置[D];沈阳大学;2016年

10 李月辰;基于行为可达性模型城市绿地公平性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7645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17645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973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