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关中农田土壤物理状态与分析

发布时间:2018-04-19 18:43

  本文选题:农田土壤 + 耕层 ; 参考:《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7年03期


【摘要】:针对关中农田土壤通气、透水能力下降,抗不良环境能力减弱,生产成本逐年递增的实际问题,以关中11个县区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以土壤耕作层厚度、容重及团聚体特征为指标,开展了现代利用强度及土壤管理模式下农田土壤物理状态及其退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关中地区土壤发生学层次厚度尽管很厚,但受下层土体紧实化的影响,农田土壤耕作层普遍浅薄,疏松良好的土壤耕作层厚度变化在5~21 cm。调查范围内耕作层厚度在20 cm左右的仅占18%,10~15 cm之间的占64%,10 cm占18%左右。关中地区农田0~20 cm耕层土壤容重变化在1.04~1.34 g·cm~(-3),平均容重为1.21 g·cm~(-3),属于良好物理状态;而20~40 cm土壤容重变化在1.46~1.70 g·cm~(-3)之间,平均容重为1.58 g·cm~(-3),属于很紧实土壤状态。约36%的农田在20~40 cm处容重达到或超过了1.60 g·cm~(-3)的极限容重值。用干、湿筛技术测定的土壤团聚体的组成,关中农田1~5 mm的"(质量)优势团聚体"、团聚体的几何均重直径(GMD)、标准化平均当量直径(NMWD)以及土壤结构系数(Kctp)均显示,耕作层土壤团聚状态处于良好级别,其下层64%的土壤团聚状态较差,关中农田土壤团聚体水稳定性差,各地土壤团聚体状态以及稳定性差别明显。结论:关中地区农田土壤耕层变浅薄,是因为20~40 cm土层紧实化程度增大和犁底层上移与变厚所致;20~40土壤容重已经增大到极限值;0~20 cm土壤团聚体状态良好,但稳定性不强是引起其下层土壤紧实化的重要原因。关中农田土壤亚表层紧实化问题普遍,有愈加严重的发展态势。从空间上紧实化土层具有很强的隐蔽性,难以被人们所觉察,属于隐型土壤物理退化特征,不可小觑。
[Abstract]:In order to solve the practical problems such as soil aeration, water permeability decline, anti-adverse environment ability weakened, production cost increasing year by year, the farmland soil of 11 counties in Guanzhong was studied, and the thickness of soil tilling layer was taken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 physical state and degrad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farmland soil under the modern utilization intensity and soil management model were studied based on bulk density and aggregate characteristic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hickness of soil phylogenetic layer in Guanzhong area was very thick, but affected by the compaction of the lower soil, the cultivated layer of farmland soil was generally shallow, and the thickness of loose and good soil tilling layer varied from 521 cm to 521 cm. The thickness of tilling layer was about 20 cm in the scope of investigation and only accounted for 64% of the total area between 1015 cm and 10 cm, accounting for 18% of the total thickness of tilling layer. In Guanzhong area, the change of soil bulk density in the topsoil layer of 0 ~ (20 cm) is 1.04N 1.34 g / cm ~ (-3), the average bulk density is 1.21 g / cm ~ (-3), which is a good physical state, while the change of soil bulk density of 20 ~ 40 cm is between 1.46 ~ 1.70 g / cm ~ (-3) and the average bulk density is 1.58 g / cm ~ (-3), which belongs to a very tight soil state. About 36% of the farmland reached or exceeded the limit bulk density of 1.60 g / cm ~ (-3) at 20 ~ 40 cm. The composition of soil aggregates measured by dry and wet sieve technique, the "(mass) dominant aggregates" of 1 ~ 5 mm in Guanzhong farmland, the geometric mean weight diameter of aggregates, the standardized mean equivalent diameters (NMWD) and the soil structure coefficient (Kctp) were all shown. The agglomeration status of cultivated soil was in a good grade, and 64% of the lower layer was poor, and the water stability of soil aggregate in Guanzhong was poor, and the difference of soil aggregate state and stability was obvious. Conclusion: the soil topsoil layer in Guanzhong area is shallower, because of the increase of the compaction degree of 2040 cm soil layer and the upward and thickening of the plough bottom layer, the bulk density of the soil has been increased to the limit value of 20 ~ 20 cm soil aggregate is in good condition. But the weak stability is an important reason for the compaction of the underlying soil. The problem of soil subsurface compaction in Guanzhong farmland is common and has a more serious development trend. The compacted soil layer in space has strong concealment and is difficult to be perceived by people. It belongs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hysical degradation of hidden soil and cannot be underestimated.
【作者单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基金】:陕西省农业厅项目“陕西苹果土壤与施肥标准化管理技术研究”(K332021312)
【分类号】:S15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祝飞华;王益权;胡卫光;张润霞;冉艳玲;;关中农田土壤剖面的主要物理性状研究[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4年04期

2 徐爽;王益权;王浩;祝飞华;冉艳玲;陈静;;不同肥力水平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及对氮肥盐溶液的响应[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2年05期

3 张鹏;贾志宽;王维;路文涛;高飞;聂俊峰;;秸秆还田对宁南半干旱地区土壤团聚体特征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12年08期

4 祁迎春;王益权;刘军;;关中地区土壤团聚体组成特征及稳定性研究[J];陕西农业科学;2011年05期

5 张育林;王益权;胡海燕;孙蕾;徐海;;陕西关中地区农田土壤物理状态初探[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1年01期

6 焦彩强;王益权;刘军;赵加瑞;宋晓燕;;关中地区耕作方法与土壤紧实度时空变异及其效应分析[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9年03期

7 王立春;马虹;郑金玉;;东北春玉米耕地合理耕层构造研究[J];玉米科学;2008年04期

8 周虎;吕贻忠;杨志臣;李保国;;保护性耕作对华北平原土壤团聚体特征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07年09期

9 张桃林;李忠佩;王兴祥;;高度集约农业利用导致的土壤退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J];土壤学报;2006年05期

10 张兴义,隋跃宇;土壤压实对农作物影响概述[J];农业机械学报;2005年1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静;李凯;李宏哲;马铁;李宝筏;陆泽城;;东北平原棕壤土区合理耕层耕作模式与配套机具研究[J];农机化研究;2017年11期

2 李娟;韩霁昌;陈超;李劲彬;;山地丘陵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空心村整治还田土壤团聚体特征的影响[J];水土保持研究;2017年04期

3 任国强;刘镇业;李义德;张宝鹏;刘冬梅;刘立意;;土壤比贯入阻力测试装置研究—基于Android手机WIFI控制[J];农机化研究;2017年07期

4 张柏杨;张国斌;郁继华;冯致;杜淼鑫;罗石磊;叶洁;王翠丽;;日光温室蔬菜栽培废弃基质露地还田对土壤理化性质及辣椒生理特性和产量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17年03期

5 翟振;李玉义;郭建军;王婧;董国豪;郭智慧;逄焕成;;耕深对土壤物理性质及小麦-玉米产量的影响[J];农业工程学报;2017年11期

6 王杨扬;赵中秋;原野;陈路明;郭安宁;;黄土区露天煤矿不同复垦模式对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7年05期

7 田效琴;田佳乔;李卓;刘永红;;保护性耕作下西南黄壤坡地的土壤结构效应[J];中国农学通报;2017年14期

8 王加旭;王益权;李欣;梁化学;史红平;石宗琳;;关中农田土壤物理状态与分析[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7年03期

9 孙敬国;王昌军;陈振国;黎根;孙光伟;李进平;余君;覃光炯;;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及烤烟的影响[J];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03期

10 张军;;川东北丘陵地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壤紧实度特征[J];安徽农业科学;2017年11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曹国栋;陈接华;夏军;朱宏伟;蒋永超;张霞;王绍明;;玛纳斯河流域扇缘带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物理性质[J];生态学报;2013年01期

2 战秀梅;李秀龙;韩晓日;李亭亭;杨劲峰;刘小虎;;深耕及秸秆还田对春玉米产量、花后碳氮积累及根系特征的影响[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12年04期

3 蒋向;贺德先;任洪志;刘清瑞;胡敏;;轮耕对麦田土壤容重和小麦根系发育的影响[J];麦类作物学报;2012年04期

4 张京;宋坚利;何雄奎;曾爱军;刘亚佳;;“Π”型循环喷雾机防飘性能试验[J];农业机械学报;2012年04期

5 赵锦梅;张德罡;刘长仲;徐长林;;祁连山东段高寒地区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性状的影响[J];生态学报;2012年02期

6 赵红;袁培民;吕贻忠;李季;;施用有机肥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J];土壤;2011年02期

7 陈金海;李艳丽;王磊;张文Oz;王红丽;付小花;乐毅全;管永健;邱忠虹;;两种基于芦苇秸秆还田的改良措施对崇明东滩围垦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呼吸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1年02期

8 孙蕾;王益权;张育林;李建波;胡海燕;;种植果树对土壤物理性状的双重效应[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1年01期

9 张育林;王益权;胡海燕;孙蕾;徐海;;陕西关中地区农田土壤物理状态初探[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1年01期

10 董勤各;冯浩;杜健;;秸秆粉碎还田与化肥配施对冬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农业工程学报;2010年S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军玲;王虹艳;卢升高;;亚热带土壤团聚体测定方法的比较研究[J];土壤通报;2010年03期

2 王国强;孙焕明;;拉萨市农田和林地土壤团聚体的组成及稳定性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2年11期

3 郝余祥,程丽娟;不同粒径土壤团聚体的微生物组成[J];土壤学报;1964年02期

4 WUSTAMIDIN L.A.DOUGLAS ,王鸣远;土壤团聚体破坏与雨滴能量的关系[J];水土保持科技情报;1986年03期

5 D.J.Mc Queen;C.W.Ross;G.Walkert;张佳宝;;运用扫描电镜和分散/消散技术评价新西兰表层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J];土壤学进展;1989年02期

6 李越;李航;;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研究概述[J];安徽农业科学;2014年11期

7 史奕,陈欣,沈善敏;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机制及人类活动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02年11期

8 史奕,陈欣,沈善敏;有机胶结形成土壤团聚体的机理及理论模型[J];应用生态学报;2002年11期

9 赵京考,刘作新,韩永俊;土壤团聚体的形成与分散及其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J];水土保持学报;2003年06期

10 文倩,关欣;土壤团聚体形成的研究进展[J];干旱区研究;200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仇建飞;窦森;;添加玉米秸秆培养对土壤团聚体中腐殖质组成和性质的影响[A];土壤资源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安全——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一届二次理事扩大会议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陈晶晶;蒋先军;;稻田长期垄作免耕对土壤团聚体中微生物生物活性的影响[A];第五次全国土壤生物和生物化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马永玉;蒋先军;张维;周明厚;;采用二维光学图像和三维断层扫描研究单一粒径土壤团聚体的分形特征[A];第五次全国土壤生物和生物化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窦森;关松;李凯;;土壤团聚体中有机质研究进展[A];土壤资源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安全——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一届二次理事扩大会议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5 刘彩霞;黄为一;;耐盐碱细菌对盐碱土壤团聚体形成的促进作用[A];中国微生物学会《第二届全国农业微生物研究及产业化研讨会》和《第十一届全国杀虫微生物学术研讨会》暨《湖北省暨武汉市微生物学会和内蒙古微生物学会2008年会》论文摘要[C];2008年

6 黄雁飞;陈秋实;区惠平;顾明华;;耕作方式对土壤团聚体与有机碳含量的影响[A];面向未来的土壤科学(中册)——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九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7 王义祥;翁伯琦;黄毅斌;王成己;叶菁;;生草栽培对果园土壤团聚体内有机碳的影响[A];十一五农业环境研究回顾与展望——第四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8 罗红燕;蒋先军;谢德体;;细菌在不同土壤团聚体粒径中分布的遗传多样性比较及对耕作方式的响应[A];第五次全国土壤生物和生物化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王峰;陈玉真;尤志明;吴志丹;江福英;陈芝芝;翁伯琦;;不同类型茶园土壤团聚体组成特征及稳定性研究[A];第十六届中国科协年会——分12茶学青年科学家论坛论文集[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徐爽;化学物质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其它物理性状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2 於修龄;土壤团聚体/铁锰结核的三维结构、形成过程及其环境意义[D];浙江大学;2015年

3 赵冬;黄土丘陵区植被恢复过程土壤团聚体结构演变特征及其量化表征[D];中国科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17年

4 罗红燕;土壤团聚体中微生物群落的空间分布及其对耕作的响应[D];西南大学;2009年

5 毛艳玲;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团聚体碳组分的影响[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6 郑红;东北温带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有机碳组分的影响[D];东北林业大学;2014年

7 刘恩科;不同施肥制度土壤团聚体微生物学特性及其与土壤肥力的关系[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7年

8 文倩;半干旱荒漠化地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团聚体微生物量与群落功能特性分析[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9 郭志彬;半干旱黄土高原地区不同干预方式下撂荒地演替植被生物量与土壤物化性质变化[D];兰州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殷涛;保护性耕作农田土壤团聚体固碳机制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2 孙娇;黄土丘陵区植被恢复下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其化学计量特征[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3 米会珍;生物炭对旱作农田土壤团聚体碳氮分布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4 徐灿;基于分形维的土壤团聚体稳定性评价及其与可蚀性的关系[D];长江科学院;2015年

5 陈高起;典型岩溶区不同植被覆盖类型下土壤团聚体有机碳、氮特征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6 张耀方;子午岭林区不同胶结物质类型的土壤团聚体结构特征[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15年

7 朱姝;秸秆深还对土壤团聚体中腐殖质组成与结构特征的影响[D];吉林农业大学;2015年

8 温小辉;施肥对土壤团聚体胡敏酸数量和结构特征的影响[D];吉林农业大学;2015年

9 许建林;利用超声波测量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关键技术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10 王翠翠;水土流失治理对土壤水文物理特性的影响[D];东北农业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7742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17742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a47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