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南方红壤丘陵区流域景观格局与水土流失的关系

发布时间:2018-04-20 01:12

  本文选题:景观格局指数 + 水土流失 ; 参考:《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03期


【摘要】:以福建省晋江西溪流域为试验区,在分析景观格局与水土流失强度关系的基础上,通过BP模型构建两者的非线性映射关系,模拟优化景观格局后的水土流失情况.结果表明:(1)该流域水土流失主要发生在茶园景观和裸地景观;景观面积类型、斑块数量、加权面积的平均形状指和平均分维数与水土流面积呈正相关,景观连接度与水土流失呈负相关,平均斑块大小、多样性指数、散布与并列指数与水土流失不显著相关.(2)景观格局与水土流失面积间存在精度较高的BP映射关系,误差绝对值小于5%.(3)应用BP模型优化茶园与裸地的景观格局,预测水土流失面积下降14.14%.
[Abstract]: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andscape pattern and the soil erosion intensity, the nonlinear mapp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andscape pattern and the soil erosion intensity was constructed by BP model, and the soil erosion situation after the optimization of the landscape pattern was simula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oil and water loss occurred mainly in the landscape of tea garden and bare land, the types of landscape area, the number of patches, the average shape index and mean fractal dimension of weighted area we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area of soil and water flow. Landscape connectivity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soil and water loss, average patch size, diversity index, dispersion and juxtaposition index were not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soil erosion. 2) there was a high precision BP mapp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dscape pattern and soil erosion area. The absolute value of error is less than 5. 3) the BP model is used to optimize the landscape pattern of tea garden and bare land, and to predict the decrease of soil and water loss area by 14.14%.
【作者单位】: 福建农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601557)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4BAD15B0303) 福建省教育厅社科项目(JAS160171)
【分类号】:P901;S157.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翠玲;谷晓梅;卢德宝;雷琳;;巴江流域近20年来景观格局变化[J];科技致富向导;2012年02期

2 宋豫秦,曹淑艳,张力小;试探景观格局在荒漠化研究中的应用[J];中国沙漠;2000年S1期

3 甘淑,何大明,党承林;澜沧江流域上、中、下游典型案例区景观格局对比分析[J];山地学报;2002年05期

4 王根绪,卢玲,程国栋;干旱内陆流域景观格局变化下的景观土壤有机碳与氮源汇变化[J];第四纪研究;2003年03期

5 贾宝全,孙鹏森,王国柱,慈龙骏;鄂尔多斯高原景观格局变化分析——以伊金霍洛旗为例[J];干旱区地理;2003年03期

6 陈士银,周志翔;小尺度下湛江市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及驱动力[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7 刘佳雪,许振文,刘惠清;吉林省西部景观格局的变化分析[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10期

8 李宏,邓良基,吴金涛;成都平原县域景观格局时空变异与驱动因子分析——以成都市双流县为例[J];资源科学;2005年02期

9 杨晓艳,朱德举,郧文聚,程锋;土地开发整理对区域景观格局的影响[J];农业工程学报;2005年09期

10 周霞,廖圣东,廖其芳;鹤山市景观格局动态变化研究[J];热带地理;2005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明达;蒙吉军;;鄂尔多斯近20年景观格局时空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孟丹;宫辉力;李小娟;;北京地区热力景观格局及热环境效应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战金艳;;区域城市化进程中景观格局变化及其环境效应分析[A];认识地理过程 关注人类家园——中国地理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4 刘毅华;叶长盛;;华南快速发展地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及其变化典型研究——以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为例[A];《自然地理学与生态建设》论文集[C];2006年

5 宫恩田;;改革开放以来广州市番禺区景观格局变化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6 沈竞;;利用马尔科夫链模型预测区域近期景观格局变化——以江苏省为例[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7 陈寅;李阳兵;;岩溶地区土地利用对自然保护区景观格局的影响—以贵州茂兰为例[A];山地环境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地理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西南片区会议论文集[C];2013年

8 沈竞;王国俊;王浩;;驱动因子与景观格局综合指数的相关分析——以江苏省为例[A];第九届中国不确定系统年会、第五届中国智能计算大会、第十三届中国青年信息与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11年

9 倪永明;欧阳志云;;新疆荒漠植被景观格局对比研究[A];生态学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国生态学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荟萃[C];2004年

10 丁圣彦;曹新向;;清末以来开封市水域景观格局变化[A];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赵军;平原河网地区景观格局变化与多尺度环境响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乔志和;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景观格局演化与模拟[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3 胡文英;元阳哈尼梯田景观格局及其稳定性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4 杨德生;重庆市渝北区地表景观格局时空演化及生态环境响应[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5 何东进;武夷山风景名胜区景观格局动态及其环境分析[D];东北林业大学;2004年

6 张爱静;水文过程对黄河口湿地景观格局演变的驱动机制研究[D];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13年

7 崔莉;浙江沿海陆地生态系统景观格局变化与生态保护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4年

8 刘丹;黑龙江省土地覆盖景观格局对气候变化响应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9 韩凌云;苏州市水岸带景观格局演变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晓玲;江苏东台围垦区景观格局变化及其尺度效应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2 夏鸽;景观格局对鸟类群落多样性的影响[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3 金子文;马堵山水电站对区域景观格局的影响[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4 樊相宁;2000-2010陕西省景观格局及其动态变化研究[D];西北大学;2015年

5 张茜_g;城区经济发展与景观格局变化的动态模型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6 罗艳;基于ANN模型的元江干热河谷生态脆弱区景观格局变化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7 方仁建;滩涂围垦对海滨湿地景观格局变化的影响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8 张斯日古楞;基于遥感的道路网对景观格局变化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年

9 周梅;基于MODIS和OLI数据源的艾比湖流域景观格局尺度变化研究[D];新疆大学;2015年

10 孙世宏;基于RS与GIS技术的什邡市景观格局分析[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7755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17755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4c4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