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拮抗链霉菌的筛选及活性物质鉴定
本文选题:链霉菌 + 生物防治 ; 参考:《中国计量大学》2016年硕士论文
【摘要】:放线菌是一类有巨大应用价值的微生物类群,其次级代谢产物是开发新型生物农药防治植物真菌病害的主要来源之一,因此筛选具有拮抗作用放线菌是生物农药研究与开发的首要步骤。首先,本实验从我国多个省份的农田、森林、湿地、温泉、河床等不同的生态环境采集的土样,最终分离获得320株放线菌。黄瓜枯萎病是一类真菌性土传病害,其病原菌为半知菌亚门镰孢属的尖孢镰刀菌黄瓜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sp.cucumerinum)。以黄瓜枯萎病菌(F.oxysporum f.sp.cucumerinum)为靶标指示菌从中筛选得到了77株拮抗菌株,其中菌株M527不仅对F.oxysporum f.sp.cucumerinum的拮抗活性最强,而且对多株植物病原真菌具有较强的拮抗活性。通过生长特性和生理生化特性分析,结合16S rRNA同源序列分析,对该菌株的菌属进行鉴定,确定为Streptomyces rimosus M527。S.rimosus M527的发酵液稀释8倍后,仍能完全抑制F.oxysporum f.sp.cucumerinum的孢子萌发、菌丝生长;根据温室黄瓜盆栽实验,S.rimosus M527的发酵液不仅促进黄瓜生长而且对黄瓜枯萎病有很好的抑制效果,使黄瓜植株的病情指数由71.1下降到20.0,治疗效果为72.1%。其次以F.oxysporum f.sp.cucumerinum作为活性跟踪指示菌,通过有机溶剂萃取、硅胶柱层析、DiaionHP-20凝胶柱层析、制备型HPLC对活性化合物进行分离纯化,结合MS、1H-NMR和13C-NMR波谱数据对活性化合物的结构进行解析。从S.rimosus M527的发酵液中分离得到活性化合物—龟裂杀菌素,并对该化合物的HPLC检测条件进行优化:色谱柱为ZORBAX SB-C18(150×4.6mm,5μm);检测器为2998 PDA光电二极管检测器;流动相A为甲醇B为水(0.1%乙酸),梯度洗脱的程序如下:0~15 min,5%~70%A;15~25 min70%A;25~35 min 70%~100%A;35~45 min 100%~5%A;流速1 ml/min;检测波长为304 nm;进样量为5μL,柱温为室温,对该色谱条件进行探究,对该检测方法的稳定性、精确度等进行评价。将粗提龟裂杀菌素稀释系列浓度(mg/L):17.56;8.78;4.39;2.20;1.10;0.55;0.27;0.14,浓度为8.78 mg/L时能够明显抑制黄瓜枯萎病菌的菌丝生长;当浓度为2.20 mg/L时可完全抑制黄瓜枯萎病菌的孢子萌发。17.56 mg/L的龟裂杀菌素溶液与传统农药乙蒜素(80%)1000倍稀释液进行黄瓜盆栽实验,施药后14 d和21 d龟裂杀菌素的抑制效果分别为78.3%和70.6%,农药乙蒜素的抑制效果66.7%和42.7%。最后,为考察S.rimosus M527抗性基因otr A对模式菌株天蓝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coelicolor)M145次级代谢产物的影响,以S.rimosus M527为研究材料,设计引物克隆了抗性基因otr A并将其置于链霉菌整合型载体pIB139中的Perm E*启动子下游,构建了重组载体pIB139-otr A,通过接合转移的方法将重组质粒转移到S.coelicolor M145中获得重组菌M145-OA。实验研究发现,重组菌M145-OA的产孢速度明显高于原始菌株,另外将原始菌株M145与重组菌M145-OA进行发酵性能比较,重组菌M145-OA中放线紫红素产量比原始菌株M145提高近2倍。通过RT-PCR分析发现,重组菌M145-OA中涉及放线紫红素合成的调控基因ACT II-orf4转录水平与原始菌株的相比明显增加,从而使得放线紫红素产量的提高。
[Abstract]:Actinomyces is a kind of microorganism group with great application value , and the secondary metabolite is one of the main sourc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new biological pesticides to prevent and cure plant fungal diseases . A total of 77 antagonistic strains were isolated from fermentation broth of S . rimosus M527 .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recombinant plasmid pIB139 - otr A could inhibit the spore germination of Fusarium wilt of cucumber significantly when the concentration was 2 . 20 mg / L .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计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S476.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邓永鸿;;用链霉菌生产重组产品更引入注目[J];生物技术通报;1986年02期
2 蔡华静,文英,涂国全;链霉菌702所产生物活性物质稳定性测定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3 朱祥瑞,徐俊良;家蚕丝素固定化链霉菌的制备方法及其一般性质[J];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03年01期
4 袁敏,薛秀园,涂国全;链霉菌702所产抑真菌物质理化性质的初步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5 沈会芳;林壁润;谢双大;张晓勇;;近海海泥链霉菌的分离方法[J];中国生物防治;2007年S1期
6 李玉彬;钱晓璐;;链霉菌育种方法与作用机制研究综述[J];现代农业科技;2010年15期
7 付雯;张晓勇;;链霉菌的分子育种研究进展[J];广东农业科学;2010年09期
8 林钧安;于贵瑞;;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向日葵、玉米、大豆连作土壤近根区链霉菌区系的研究[J];电子显微学报;1985年02期
9 熊智强;涂晓嵘;涂国全;;链霉菌702菌落形态对其所产生物活性物质的影响[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10 杜茜;张红丹;张正坤;陈光;李启云;;链霉菌769接合转移体系的建立[J];吉林农业科学;201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吕和平;刑仁昌;吴红宇;郑应华;;空间效应对红多孢链霉菌的影响[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第16届空间生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 邓名荣;郭俊;朱红惠;;粤蓝链霉菌中聚酮合酶基因的初步研究[A];2008年中国微生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3 邓名荣;郭俊;朱春华;朱红惠;;粤蓝链霉菌中生物活性物质的初步研究[A];2008年中国微生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4 黄璐瑶;江雅莉;李爱英;;来自天蓝色链霉菌的一个小调控蛋白的研究[A];2013年湖北省暨武汉微生物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3年
5 周敏;覃重军;;天蓝色链霉菌基因组的改造工程[A];2010年第四届全国微生物遗传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6 荣晓莹;郭银平;黄英;;多位点序列分析及聚酮合酶应用于链霉菌系统学的研究[A];2008年中国微生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7 田宇清;谭华荣;;一个非常规的应答调控因子在天蓝色链霉菌孢子形成的不同阶段控制分化的进程[A];第二届中国青年学者微生物遗传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李梅;王磊;;细胞色素P450与链霉菌次生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A];科技创新与绿色植保——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06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张桂敏;周秀芬;邓子新;;透明颤菌血红蛋白基因在抗生素产生菌—链霉菌中的表达[A];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第三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10 袁红莉;王风芹;陈文新;;微生物降解法提高褐煤中黄腐酸的含量[A];第九届全国土壤微生物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记者郑晓春;英破译蓝色链霉菌基因[N];科技日报;2002年
2 王小龙;蓝色链霉菌中筛选出活性基因簇[N];科技日报;2010年
3 ;中比菌类合作研究[N];科技日报;2000年
4 王迪;细菌抗癌引人注目[N];医药经济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月月;工业链霉菌中磷酸泛酰巯基乙胺基转移酶的研究及应用[D];浙江大学;2015年
2 尚广东;牲畜链霉菌调节基因的克隆及生技霉素稳定型基因工程菌的构建[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9年
3 黄曦;链霉菌FR-008与灰色链霉菌IMRU3570及其代谢产物的比较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1999年
4 张华;人的可溶性白细胞介素1受体I型(hsIL-1RI)在链霉菌中的表达[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9年
5 王骏;链霉菌产生的新型纤溶酶的纯化、性质和基因克隆的研究以及溶栓机制的初步探讨[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7年
6 张渤;位点特异性重组在链霉菌的遗传改造及抗生素基因簇的克隆上的应用[D];复旦大学;2013年
7 姜自彬;人可溶性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sFlt-1)基因在链霉菌及甲醇酵母中的克隆表达及分离纯化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2年
8 刘天罡;南昌链霉菌中聚醚抗生素释放机制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9 刘春平;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基因(KDR)在链霉菌和大肠杆菌的克隆表达及其抑制剂筛选模型的构建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7年
10 令桢民;Streptomyces griseus胰蛋白酶的分子改造[D];江南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钟;利用转座诱变研究天蓝色链霉菌A3(2)的功能基因组[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2 田淑翠;产谷氨酰胺转胺酶的茂源链霉菌的诱变筛选和发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6年
3 鹿小诗;拮抗冬枣黑斑病链霉菌K14固态发酵和菌剂的初步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6年
4 陈维斌;恰塔努加链霉菌L10中Ⅱ型硫酯酶生物学功能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5 成雪晴;藤黄生孢链霉菌次级代谢产物生物合成初探[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6 陈宏;链霉菌BOR-0331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Borrelidin的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5年
7 路丹丹;一株拮抗链霉菌的筛选及活性物质鉴定[D];中国计量大学;2016年
8 马腾博;灰色链霉菌胰蛋白酶基因在变铅青链霉菌及枯草芽孢杆菌中的表达[D];江南大学;2013年
9 李亚南;基于代谢组学的始旋链霉菌代谢产物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10 李善振;恰塔努加链霉菌磷酸双组份系统功能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8134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18134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