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黄瓜根际芽孢杆菌亲缘辨识特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8-05-06 23:30

  本文选题:亲缘辨识 + 群集运动 ; 参考:《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17年06期


【摘要】:[目的]依据群集运动表型和16S rRNA基因序列信息研究黄瓜根际芽孢杆菌亲缘辨识能力,进而形成直接合作的多细胞行为,找到解淀粉芽孢杆菌SQR9的近亲菌株。[方法]采用高温处理和稀释涂布的方法从黄瓜根际筛选芽孢杆菌,得到菌株后分析其16S rRNA基因测序结果,结合swarming平板对峙表型对芽孢杆菌类群进行亚家族分类。最后通过24孔细胞培养板静置培养、salkowski比色法分析吲哚乙酸(IAA)产量和植酸酶活性测定的方法评价SQR9近亲菌株的促生潜力。[结果]初筛共选出118株芽孢杆菌,复筛后确定为21株。菌株swarming对峙后表现融合、半融合和对峙3种表型。在融合的27组菌株里,25组有100%相同的16S rRNA基因,而其余2组的基因相似度较低。产生边界的组合中只有10%(142对中只有15对)的16S rRNA基因相似度大于99%;半融合的基因相似性为99.5%~100%。菌株SQR9的亲近菌株P2、W-4和N-2在生物膜形成、IAA分泌和植酸酶活性等方面都接近SQR9。[结论]初步证明swarming表型与16S rRNA有一定的相关性,菌株SQR9近亲菌株P2、W-4和N-2都是潜在的根际促生菌。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genetic identification ability of Bacillus rhizosphere in cucumber based on the cluster motion surface and 16s rRNA gene sequence information, and to form a direct cooperative multicellular behavior, and to find a close relative strain of Bacillus amylolyticus SQR9. [methods] Bacillus spp. Was screened from cucumber rhizosphere by high temperature treatment and dilution coating. The 16s rRNA gene sequencing results were analyzed, and the subfamily classification of Bacillus subfamily was carried out combined with the phenotype of swarming plate confrontation. Finally, the growth promotion potential of SQR9 indole-acetic acid (SQR9) indole-acetic acid (SQR9) indole-acetic acid (SQR9) indole-acetic acid was evaluated by the method of 24-well cell culture plate static culture with salkowski colorimetry. [results] 118 strains of Bacillus were selected and 21 strains were screened again. The strain swarming showed fusion, semi-fusion and confrontation phenotypes after confrontation. There were 100% identical 16s rRNA genes in 25 groups of fusion 27 strains, while the other two groups had lower gene similarity. The similarity of 16s rRNA gene in the combination of 10 pairs and 142 pairs is greater than that of 99%, while the similarity of semi-fusion gene is 99.5%. The close strains P2OW-4 and N-2 of strain SQR9 were close to SQR9 in the production of biofilm and the activity of phytase. [conclusion] the phenotype of swarming was correlated with 16s rRNA, and P2CW-4 and N-2 were both potential rhizosphere growth-promoting bacteria.
【作者单位】: 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江苏省固体有机废弃物资源化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江苏省耕地质量与农业环境保护站;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31501833)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因青年基金项目(BK20150658) 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资助项目(PPZY2015A061)
【分类号】:S154.3;S642.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秀花;芽孢杆菌的应用研究及进展[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2 张华勇,李振高;土壤芽孢杆菌及其资源的持续利用[J];土壤;2001年02期

3 于雅琼;陈红艳;李平兰;周伟;;不同生境中芽孢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性检测[J];食品科学;2007年07期

4 刘国红;刘波;林乃铨;林营志;;芽孢杆菌的系统进化及其属分类学特征[J];福建农业学报;2008年04期

5 刘国红;林乃铨;林营志;刘波;;芽孢杆菌分类与应用研究进展[J];福建农业学报;2008年01期

6 余云彦;刘彦隆;徐龙;李校X;;从野芷湖中分离与筛选低温净水芽孢杆菌[J];温州医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7 王刘庆;王秋影;廖美德;;多粘类芽孢杆菌生物特性及其机理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2013年11期

8 刘世珍;;Applied Microbiology公司在重组芽孢杆菌方面的研究[J];生物技术通报;1988年07期

9 谢新东,陈济琛,林新坚,,郑时利,刘中柱;一株芽孢杆菌产生脲酶条件及脲酶提取研究[J];微生物学通报;1996年02期

10 樊竹青,叶华;滇池底泥中的芽孢杆菌[J];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国红;林乃铨;林营志;刘波;;芽孢杆菌分类与应用研究进展[A];第三届全国微生物资源学术暨国家微生物资源平台运行服务研讨会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2 刘国红;刘波;林乃铨;林营志;;芽孢杆菌的系统进化及其属分类学特征[A];第三届全国微生物资源学术暨国家微生物资源平台运行服务研讨会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3 宁华;孙群;杨志荣;;对滇池中具有溶藻能力的芽孢杆菌初探[A];“环境与健康”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高梅影;戴顺英;彭可凡;;苏云金芽孢杆菌工程菌的重组质粒向其他芽孢杆菌的转移[A];生命科学与微生物专辑[C];2004年

5 王勇军;王慧敏;齐俊生;王琦;梅汝鸿;;芽孢杆菌基因缺失体系的建立[A];中国生物工程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暨全国生物反应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6 黄曦;黄庶识;黄荣韶;赖钧灼;许兰兰;;拉曼光镊子鉴别芽孢杆菌初探[A];第十一次中国生物物理学术大会暨第九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摘要集[C];2009年

7 郭庆港;李社增;鹿秀云;李宝庆;马平;;根据phoP/phoR双因子基因序列对芽孢杆菌进行分类、鉴定[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王晓丽;朱小翠;王永山;诸玉梅;刘小娟;周宇;王冉;;8株芽孢杆菌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传染病学分会第四次猪病防控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9 张红英;杨霞;金钺;方丽云;赵旭阳;李金磊;崔保安;;鸡肠源芽孢杆菌的分离、鉴定和抗菌活性[A];第四届第九次全国学术研讨会暨饲料和动物源食品安全战略论坛论文集(上册)[C];2008年

10 滕超;袁梦龙;陈明;张维;;三株耐盐嗜碱芽孢杆菌的分离与初步鉴定[A];第二届全国微生物资源学术暨国家微生物资源平台运行服务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记者 高建进;我国发现地球微生物新种:兵马俑芽孢杆菌[N];光明日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侯晓阳;多粘类芽孢杆菌SC2形态分化的分子机制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5年

2 谢珊珊;芽孢杆菌促生抑菌物质鉴定及机理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5年

3 丁延芹;固氮芽孢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glnB基因的初步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4 龚萌;芽孢杆菌PY-1的菌种鉴定及其抗真菌产物的分离纯化、性质研究和结构鉴定[D];四川大学;2006年

5 程波财;抑制镰刀菌及降解两种真菌毒素的益生菌筛选和机理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6 史劲松;耐冷菌Bacillus cereus SYP A2-3产冷适蛋白酶的研究[D];江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影;益生芽孢杆菌电磁场生物效应的研究[D];大连海洋大学;2015年

2 李继兵;五株芽孢杆菌新种的分离纯化及其鉴定研究[D];上海海洋大学;2015年

3 王超;萎缩芽孢杆菌(Bacillus atrophaeus)与铀、铬相互作用机理研究[D];西南科技大学;2015年

4 叶学军;地芽孢杆菌CHB1产CGTase的分离纯化及基因的克隆与表达[D];福州大学;2014年

5 葛婵婵;降解玉米赤霉烯酮芽孢杆菌的筛选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6 姚昌河;芽孢杆菌YB-743次级代谢产物中的活性组分的分离纯化、结构鉴定和生物活性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6年

7 郭政宏;藏猪源益生芽孢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候选益生菌株的筛选[D];西南民族大学;2016年

8 司慧;芽孢杆菌对铀、锰、砷富集植物体的减容机理研究[D];西南科技大学;2017年

9 张彤;两株鹿源芽孢杆菌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7年

10 刘国红;芽孢杆菌的分类鉴定及其相关属的分类系统演变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8543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18543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46b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