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稻田植茶后土壤团聚体水稳性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发布时间:2018-05-12 01:40

  本文选题:土壤 + 团聚体 ; 参考:《水土保持学报》2017年04期


【摘要】: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名山地区稻田植茶后土壤团聚体水稳性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稻田及植茶后的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在各粒径及土层间表现不同,稻田、茶园5年和10年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含量总体上随着粒径的减小呈先降低后上升的趋势,茶园15年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则随着粒径的减小逐渐增加。从不同土层来看,在0—20,20—40cm土层中,随着稻田植茶年限的增加,土壤团聚体含量以2mm粒径团聚体为主转变为以0.25mm粒径团聚体为主,而在40—60cm土层中,总体上0.25mm粒径团聚体占据着主要地位;在0—20cm和20—40cm土层,稻田植茶后土壤团聚体水稳性逐年下降,由大到小依次为水稻田茶园5年茶园10年茶园15年,而在40—60cm土层,土壤团聚体水稳性由大到小依次为茶园5年茶园10年水稻田茶园15年,不同土层中团聚体的水稳性与0.25mm粒径团聚体含量呈正相关关系。稻田及稻田植茶后的土壤团聚体水稳性受土壤的理化性质影响,其中受0.25mm粒径团聚体含量、土壤容重、总孔隙度的影响较显著。就所测养分而言,稻田土壤团聚体的水稳性影响因素为有机质和游离氧化铁,茶园5年的影响因素为有机质和阳离子交换量(CEC),茶园10年的影响因素为有机质、CEC和有效磷含量,而茶园15年的影响因素主要是CEC含量。
[Abstract]:Using the method of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indoor analysis, the changes of water stability of soil aggregates after tea planting in rice fields in Mingshan area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ntent of soil water stable aggregates in paddy field and tea field was different among different grain sizes and soil layers. The content of soil water stable aggregates in paddy field, tea garden for 5 years and 10 years showed a tendency of decreasing first and then increasing with the decrease of grain size. The content of water stable aggregate in tea garden increased with the decrease of grain size. From different soil layers, in 0-20 ~ 40 cm soil layer, with the increase of tea planting time in paddy field, the content of soil aggregate changed from 2mm particle size aggregate to 0.25mm particle size aggregate, but in 40-60cm soil layer. In the soil layers of 0-20cm and 20-40cm, the water stability of soil aggregates decreased year by year, from big to small, the order was 5 years, 10 years, 15 years, and 15 years, but in the 40-60cm soil layer, the stability of soil aggregate decreased year by year in the soil layer of 0-20cm and 20-40cm, from big to small, it was 5 years, 10 years and 15 years of tea garden, respectively. The order of water stability of soil aggregate from big to small was 5 years tea garden 10 years paddy tea garden 15 years. The water stability of aggregates in different soil layers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0.25mm particle size aggregate content. The water stability of soil aggregates after tea planting in paddy and paddy fields was affected by the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soil, especially by 0.25mm particle size aggregate content, soil bulk density and total porosity. For the measured nutrients, organic matter and free iron oxide wer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for water stability of soil aggregates in paddy fields, organic matter and cationic exchange capacity (CEC) wer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for 5 years in tea garden, and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for 10 years in tea garden were organic matter CEC and available phosphorus content. CEC content was the main influencing factor in tea garden for 15 years.
【作者单位】: 四川农业大学环境学院;四川农业大学资源学院;仁和区政府办公室;
【基金】: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基金项目(2014) 四川农业大学学科建设双支计划项目(2016)
【分类号】:S152.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卢金伟,李占斌;土壤团聚体研究进展[J];水土保持研究;2002年01期

2 郭军玲;王虹艳;卢升高;;亚热带土壤团聚体测定方法的比较研究[J];土壤通报;2010年03期

3 王国强;孙焕明;;拉萨市农田和林地土壤团聚体的组成及稳定性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2年11期

4 郝余祥,程丽娟;不同粒径土壤团聚体的微生物组成[J];土壤学报;1964年02期

5 WUSTAMIDIN L.A.DOUGLAS ,王鸣远;土壤团聚体破坏与雨滴能量的关系[J];水土保持科技情报;1986年03期

6 李越;李航;;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研究概述[J];安徽农业科学;2014年11期

7 史奕,陈欣,沈善敏;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机制及人类活动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02年11期

8 史奕,陈欣,沈善敏;有机胶结形成土壤团聚体的机理及理论模型[J];应用生态学报;2002年11期

9 赵京考,刘作新,韩永俊;土壤团聚体的形成与分散及其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J];水土保持学报;2003年06期

10 文倩,关欣;土壤团聚体形成的研究进展[J];干旱区研究;200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仇建飞;窦森;;添加玉米秸秆培养对土壤团聚体中腐殖质组成和性质的影响[A];土壤资源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安全——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一届二次理事扩大会议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陈晶晶;蒋先军;;稻田长期垄作免耕对土壤团聚体中微生物生物活性的影响[A];第五次全国土壤生物和生物化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马永玉;蒋先军;张维;周明厚;;采用二维光学图像和三维断层扫描研究单一粒径土壤团聚体的分形特征[A];第五次全国土壤生物和生物化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窦森;关松;李凯;;土壤团聚体中有机质研究进展[A];土壤资源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安全——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一届二次理事扩大会议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5 刘彩霞;黄为一;;耐盐碱细菌对盐碱土壤团聚体形成的促进作用[A];中国微生物学会《第二届全国农业微生物研究及产业化研讨会》和《第十一届全国杀虫微生物学术研讨会》暨《湖北省暨武汉市微生物学会和内蒙古微生物学会2008年会》论文摘要[C];2008年

6 黄雁飞;陈秋实;区惠平;顾明华;;耕作方式对土壤团聚体与有机碳含量的影响[A];面向未来的土壤科学(中册)——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九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7 罗红燕;蒋先军;谢德体;;细菌在不同土壤团聚体粒径中分布的遗传多样性比较及对耕作方式的响应[A];第五次全国土壤生物和生物化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徐爽;化学物质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其它物理性状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2 於修龄;土壤团聚体/铁锰结核的三维结构、形成过程及其环境意义[D];浙江大学;2015年

3 赵冬;黄土丘陵区植被恢复过程土壤团聚体结构演变特征及其量化表征[D];中国科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17年

4 罗红燕;土壤团聚体中微生物群落的空间分布及其对耕作的响应[D];西南大学;2009年

5 毛艳玲;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团聚体碳组分的影响[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6 郑红;东北温带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有机碳组分的影响[D];东北林业大学;2014年

7 刘恩科;不同施肥制度土壤团聚体微生物学特性及其与土壤肥力的关系[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7年

8 文倩;半干旱荒漠化地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团聚体微生物量与群落功能特性分析[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9 郭志彬;半干旱黄土高原地区不同干预方式下撂荒地演替植被生物量与土壤物化性质变化[D];兰州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米会珍;生物炭对旱作农田土壤团聚体碳氮分布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2 徐灿;基于分形维的土壤团聚体稳定性评价及其与可蚀性的关系[D];长江科学院;2015年

3 陈高起;典型岩溶区不同植被覆盖类型下土壤团聚体有机碳、氮特征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4 张耀方;子午岭林区不同胶结物质类型的土壤团聚体结构特征[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15年

5 朱姝;秸秆深还对土壤团聚体中腐殖质组成与结构特征的影响[D];吉林农业大学;2015年

6 温小辉;施肥对土壤团聚体胡敏酸数量和结构特征的影响[D];吉林农业大学;2015年

7 许建林;利用超声波测量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关键技术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8 王翠翠;水土流失治理对土壤水文物理特性的影响[D];东北农业大学;2015年

9 武均;不同耕作措施对陇中黄土高原旱作农田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D];甘肃农业大学;2015年

10 黎宏祥;喀斯特地区不同林分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其有机碳特征[D];北京林业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8765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18765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e87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