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西南“旱三熟”区不同作物和秸秆覆盖对土壤团聚体及固碳潜力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8-05-12 03:16

  本文选题:“旱三熟” + 秸秆覆盖 ; 参考:《草业学报》2016年01期


【摘要】:为了探讨西南"旱三熟"(小麦/玉米/大豆)套作种植模式下农田土壤团聚体的分布特征及有机碳含量变化情况,进而估算该模式下的土壤固碳潜力,在重庆北碚西南大学试验农场对传统耕作(traditional tillage,T)和传统耕作+秸秆覆盖(traditional tillage+straw mulching,TS)2种处理下的土壤团聚体进行筛分和测定。结果表明,3种作物种植下的2mm粒径与2~0.25mm粒径团聚体含量此消彼长,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r=-0.985,P0.05)。土壤团聚体结构对不同作物的响应不同,水稳性大团聚体(0.25mm粒径)含量在小麦和大豆种植后高达90%左右,玉米种植后约为80%,说明种植玉米有利于土壤水稳性微团聚体的形成。2~0.25mm粒径团聚体的有机碳含量最高,而水稳性微团聚体的两个粒径团聚体有机碳含量相差不大,有机碳含量在团聚体中的分布规律不受种植作物和耕作方式的影响。秸秆覆盖显著提高了0~5cm和5~10cm土层的本土及各个粒径中的有机碳含量,且5~10cm土层团聚体有机碳受秸秆覆盖的影响较大。通过估算固碳潜力发现,玉米条带的土壤固碳潜力显著大于小麦-大豆条带,在耕作处理保持一致的情况下,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对农作物的响应不同。因此,在西南"旱三熟"地区,农田土壤团聚体分布特征和不同粒径有机碳含量受到耕作措施和种植作物的双重影响,土壤固碳潜力主要由水稳性大团聚体的固碳能力决定,水稳性大团聚体更易受到耕作措施和种植作物的影响,在实践中通过秸秆还田提高土壤固碳外,合理安排农作物也有助于提高土壤的固碳能力。
[Abstract]:In order to study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oil aggregates and the change of organic carbon content under the "dry triple cropping" (wheat / corn / soybean) intercropping model in southwest China, the potential of soil carbon sequestration under this model was estimated. The soil aggregates under traditional tillage and traditional tillage straw mulching were screened and determined in the experimental farm of Southwest University of Beibei, Chongqing.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article size of 2mm and the content of 2~0.25mm aggregates decreased one by one under the cultivation of three crops, and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r-0.985 and P0.05. The response of soil aggregate structure to different crops was different. The content of water stable large aggregate (0.25mm) was about 90% after wheat and soybean planting. The content of organic carbon of soil water-stable microaggregate was the highest in 0.25mm diameter aggregate, but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wo aggregates was not significant, which indicated that the content of organic carbon of soil water-stable micro-aggregate was about 80% after planting, which indicated that the content of organic carbon of 0.25mm diameter aggregates was the highest, but the difference of organic carbon content between two aggregates was not significant. The distribution of organic carbon in aggregates is not affected by crops and tillage methods. Straw mulch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e content of organic carbon in 0~5cm and 5~10cm soil layers and the content of organic carbon in soil aggregates of 5~10cm soil layer was greatly affected by straw mulching. By estimating the carbon sequestration potential, it was found that the soil carbon sequestration potential of maize stri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wheat-soybean strip, and the response of soil aggregate organic carbon content to crops was different under the condition of consistent tillage treatment. Therefore, in the "dry third cropping" area of southwest China,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oil aggregates and the content of organic carbon with different particle sizes are affected by cultivation measures and crop cultivation, and the potential of soil carbon sequestration is mainly determined by the carbon sequestration capacity of water-stable large aggregates. Water stable aggregates are more susceptible to the effects of tillage measures and crop planting. In practice, the soil carbon sequestration can be improved by returning straw to the field, and the rational arrangement of crops will also help to improve the carbon sequestration capacity of the soil.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方山地农业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271673)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503127)资助
【分类号】:S15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宋日;刘利;吴春胜;马丽艳;;大豆根系分泌物对土壤团聚体大小和稳定性的影响[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9年07期

2 潘根兴;周萍;李恋卿;张旭辉;;固碳土壤学的核心科学问题与研究进展[J];土壤学报;2007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秦光蔚;陈爱晶;周祥;徐汉亿;孙进;;盐城市低碳农业探索和实践[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6期

2 邰继承;杨恒山;范富;范辰;聂立强;周祥武;;播种方式对紫花苜蓿+无芒雀麦草地土壤碳密度和组分的影响[J];草业科学;2010年06期

3 邰继承;杨恒山;张军;;内蒙古通辽市玉米田改种紫花苜蓿的优势分析[J];草业科学;2012年01期

4 孙秀丽;许信旺;薛芳;;增加农田土壤碳汇效应研究进展[J];池州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5 常瑞英;刘国华;傅伯杰;;区域尺度土壤固碳量估算方法评述[J];地理研究;2010年09期

6 孙文娟;黄耀;张稳;于永强;;农田土壤固碳潜力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J];地球科学进展;2008年09期

7 赵婷;王义祥;徐国忠;翁伯琦;;农田表土有机碳含量变化特征及其研究进展[J];福建农业学报;2011年03期

8 杨尚斌;温仲明;张佳;;基于自然植被的延河流域农田生态系统土壤固碳潜力评估[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0年05期

9 李霄云;王益权;石宗琳;张露;;有机污染水灌溉对土壤有机碳状况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2年02期

10 ;Temporal variation of soil carbon stock and its controlling factors over the last two decades on the southern Song-nen Plain,Heilongjiang Province[J];Geoscience Frontiers;2010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义祥;不同经营措施下果园土壤有机碳库特性及固碳潜力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1年

2 严金龙;湿地、稻田土壤酶分布与活性及生态功能指示[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3 王成己;施肥和耕作长期试验下农田土壤有机碳及作物生产力变化的统计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4 唐晓红;四川盆地紫色水稻土腐殖质特征及其团聚体有机碳保护机制[D];西南大学;2008年

5 黄从德;四川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及其空间分异特征[D];四川农业大学;2008年

6 许信旺;不同尺度区域农田土壤有机碳分布与变化[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7 展茗;不同稻作模式稻田碳固定、碳排放和土壤有机碳变化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8 高会议;黄土旱塬长期施肥条件下土壤有机碳平衡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9 周萍;南方典型稻田土壤有机碳固定机制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10 梁尧;有机培肥对黑土有机质消长及其组分与结构的影响[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初雨;前郭灌区水田土壤固碳潜力及固碳效益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张晗芝;生物炭对土壤肥力、作物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D];西南大学;2011年

3 聂三安;~(14)C连续标记下水稻同化碳向土壤有机碳库传输的定量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1年

4 单时;水生植物热解生物油对中肋骨条藻的抑制作用[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5 史培;长期施肥对黄土旱塬小麦产量及土壤CO_2和N_2O排放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6 陈仕栋;湖南省土壤有机碳密度、储量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子分析[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1年

7 黄太庆;不同轮作制度稻田生态系统温室气体排放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8 魏小波;玉米保护性耕作下土壤有机碳固定研究[D];广西大学;2011年

9 岳曼;延安地区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布模型建立与储量估算[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10 李楠;不同耕作方式下土壤团聚体中有机碳的分布及其季节变化[D];西南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长青,冷疏影;21世纪中国地理学综合研究的主要领域[J];地理学报;2005年04期

2 张琪,李恋卿,潘根兴,张旭辉,蒋定安,黄洪光;近20年来宜兴市域水稻土有机碳动态及其驱动因素[J];第四纪研究;2004年02期

3 潘根兴,李恋卿,张旭辉,代静玉,周运超,张平究;中国土壤有机碳库量与农业土壤碳固定动态的若干问题[J];地球科学进展;2003年04期

4 曲建升,孙成权,张志强,高峰;全球变化科学中的碳循环研究进展与趋向[J];地球科学进展;2003年06期

5 曲建升,孙成权;温室气体减排:过去,现在与未来——俄罗斯批准《京都议定书》使国际气候行动出现新转折[J];地球科学进展;2004年06期

6 潘根兴,赵其国;我国农田土壤碳库演变研究:全球变化和国家粮食安全[J];地球科学进展;2005年04期

7 宋长青,冷疏影;当代地理学特征、发展趋势及中国地理学研究进展[J];地球科学进展;2005年06期

8 冷疏影,宋长青;陆地表层系统地理过程研究回顾与展望[J];地球科学进展;2005年06期

9 ;Response of CH_4 emission of paddy fields to land management practices at a microcosmic cultivation scale in China[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2005年04期

10 凌启鸿;论水稻生产在我国南方经济发达地区可持续发展中的不可替代作用[J];科技导报;2004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军玲;王虹艳;卢升高;;亚热带土壤团聚体测定方法的比较研究[J];土壤通报;2010年03期

2 王国强;孙焕明;;拉萨市农田和林地土壤团聚体的组成及稳定性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2年11期

3 郝余祥,程丽娟;不同粒径土壤团聚体的微生物组成[J];土壤学报;1964年02期

4 WUSTAMIDIN L.A.DOUGLAS ,王鸣远;土壤团聚体破坏与雨滴能量的关系[J];水土保持科技情报;1986年03期

5 D.J.Mc Queen;C.W.Ross;G.Walkert;张佳宝;;运用扫描电镜和分散/消散技术评价新西兰表层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J];土壤学进展;1989年02期

6 李越;李航;;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研究概述[J];安徽农业科学;2014年11期

7 史奕,陈欣,沈善敏;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机制及人类活动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02年11期

8 史奕,陈欣,沈善敏;有机胶结形成土壤团聚体的机理及理论模型[J];应用生态学报;2002年11期

9 赵京考,刘作新,韩永俊;土壤团聚体的形成与分散及其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J];水土保持学报;2003年06期

10 文倩,关欣;土壤团聚体形成的研究进展[J];干旱区研究;200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仇建飞;窦森;;添加玉米秸秆培养对土壤团聚体中腐殖质组成和性质的影响[A];土壤资源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安全——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一届二次理事扩大会议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陈晶晶;蒋先军;;稻田长期垄作免耕对土壤团聚体中微生物生物活性的影响[A];第五次全国土壤生物和生物化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马永玉;蒋先军;张维;周明厚;;采用二维光学图像和三维断层扫描研究单一粒径土壤团聚体的分形特征[A];第五次全国土壤生物和生物化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窦森;关松;李凯;;土壤团聚体中有机质研究进展[A];土壤资源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安全——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一届二次理事扩大会议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5 刘彩霞;黄为一;;耐盐碱细菌对盐碱土壤团聚体形成的促进作用[A];中国微生物学会《第二届全国农业微生物研究及产业化研讨会》和《第十一届全国杀虫微生物学术研讨会》暨《湖北省暨武汉市微生物学会和内蒙古微生物学会2008年会》论文摘要[C];2008年

6 黄雁飞;陈秋实;区惠平;顾明华;;耕作方式对土壤团聚体与有机碳含量的影响[A];面向未来的土壤科学(中册)——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九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7 王义祥;翁伯琦;黄毅斌;王成己;叶菁;;生草栽培对果园土壤团聚体内有机碳的影响[A];十一五农业环境研究回顾与展望——第四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8 罗红燕;蒋先军;谢德体;;细菌在不同土壤团聚体粒径中分布的遗传多样性比较及对耕作方式的响应[A];第五次全国土壤生物和生物化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王峰;陈玉真;尤志明;吴志丹;江福英;陈芝芝;翁伯琦;;不同类型茶园土壤团聚体组成特征及稳定性研究[A];第十六届中国科协年会——分12茶学青年科学家论坛论文集[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徐爽;化学物质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其它物理性状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2 罗红燕;土壤团聚体中微生物群落的空间分布及其对耕作的响应[D];西南大学;2009年

3 毛艳玲;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团聚体碳组分的影响[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4 郑红;东北温带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有机碳组分的影响[D];东北林业大学;2014年

5 刘恩科;不同施肥制度土壤团聚体微生物学特性及其与土壤肥力的关系[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7年

6 文倩;半干旱荒漠化地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团聚体微生物量与群落功能特性分析[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7 郭志彬;半干旱黄土高原地区不同干预方式下撂荒地演替植被生物量与土壤物化性质变化[D];兰州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殷涛;保护性耕作农田土壤团聚体固碳机制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2 孙娇;黄土丘陵区植被恢复下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其化学计量特征[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3 米会珍;生物炭对旱作农田土壤团聚体碳氮分布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4 徐灿;基于分形维的土壤团聚体稳定性评价及其与可蚀性的关系[D];长江科学院;2015年

5 陈高起;典型岩溶区不同植被覆盖类型下土壤团聚体有机碳、氮特征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6 张耀方;子午岭林区不同胶结物质类型的土壤团聚体结构特征[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15年

7 张维;不同粒径土壤团聚体中孔隙分布特征的影响[D];西南大学;2009年

8 曹良元;土壤团聚体组成及耕作方式对微生物区系分布的影响[D];西南大学;2009年

9 黄学茹;土壤电场与有机大分子的耦合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D];西南大学;2013年

10 李越;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特殊离子效应初探[D];西南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8768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18768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e54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