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和CSLE的土壤侵蚀定量评价——以山东省临沂地区为例
本文选题:土壤侵蚀 + CSLE模型 ; 参考:《江苏农业科学》2016年11期
【摘要】:为了解及评估山东省临沂地区土壤侵蚀现状,在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技术支持下,应用中国土壤侵蚀方程(Chinese soil loss equation,简称CSLE)模型,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erate-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简称MODIS(250 m)]与航天飞机雷达地形测绘[shuttle radar topography mission,简称SRTM(90 m)]影像,测量研究区10个气象站点降水量数据及土壤类型图等数据,结合临沂地区特征,定量估算了研究区土壤侵蚀量。结果表明:(1)研究区土壤的微度侵蚀占总面积的80.83%,轻度侵蚀占15.62%;(2)在地形起伏较大的山区、丘陵地带存在非常明显的中、强度侵蚀,土壤侵蚀较为严重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山区周围,平原地区侵蚀强度较轻;(3)山区周围的侵蚀以山脚为主,越往上的区域,侵蚀程度越低。
[Abstract]:In order to understand and evaluate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soil erosion in Linyi area, Shandong Province, with the support of GIS technology, the Chinese soil loss equation, model was applied to the soil erosion equation of China. The mid-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meter (MODIS(250 m) and the space shuttle radar topographic mapping (shuttle radar topography mission, mm) are used to measure the precipitation data and soil type map of 10 meteorological stations in the study area, combine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inyi region. The amount of soil erosion in the study area was estimated quantitativel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oil micro-erosion accounts for 80.83% of the total area in the study area, and the slight erosion accounts for 15.622% of the total area. The erosion intensity of the plain area is lighter than that of the mountain area (3) the erosion around the mountain area is mainly at the foot of the mountain, and the erosion degree is lower as the area goes up.
【作者单位】: 中国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基金】:农业气象保障与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编号:AMF201309)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编号:11CX04012A)
【分类号】:S127;S157.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钦普;美国土壤侵蚀治理的历史、现状和问题[J];许昌师专学报;2000年02期
2 王少军,张志;湖北省丹江口市土壤侵蚀景观形成机理[J];水土保持通报;2001年05期
3 John.W.Peterson PE;美国控制土壤侵蚀的经验[J];中国水土保持;2002年07期
4 Taro Uchida,Takahisa MiZuayma,Akitsu Kimoto ,Yuko Asano;中国东南部利用铯-137观测荒坡土壤侵蚀的局限性[J];中国水土保持;2002年07期
5 杨胜天,朱启疆,张卫国;应用智能化遥感解译方法监测贵阳市土壤侵蚀[J];中国水土保持;2002年07期
6 任兆选;美国土壤侵蚀实验室马克博士来绥考察[J];中国水土保持;2002年08期
7 ;澳大利亚对土壤侵蚀的解释[J];水土保持科技情报;2002年03期
8 ;美国对土壤侵蚀的解释[J];水土保持科技情报;2002年03期
9 ;日本的土壤侵蚀概念与法规[J];水土保持科技情报;2002年03期
10 ;土壤侵蚀[J];水土保持科技情报;200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谢婧;吴健生;王秀茹;郑茂坤;;深圳市土地利用对土壤侵蚀的影响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何伯干;;福建晋江流域土壤侵蚀及其危害[A];第四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选集(一)[C];1992年
3 樊哲文;黄灵光;钱海燕;方豫;;鄱阳湖流域土壤侵蚀的空间分异规律及影响因素分析[A];第十七届中国遥感大会摘要集[C];2010年
4 蔡继清;任志勇;李迎春;;土壤侵蚀遥感快速调查中有关技术问题的商榷[A];全国第一届水土保持监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5 马为民;张剑波;田卫堂;;纹理解译标志在土壤侵蚀遥感调查中的应用[A];全国第一届水土保持监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6 卓慕宁;李定强;吴志峰;王继增;刘平;;广东省典型地区土壤侵蚀特征及防治对策[A];“全国水土流失与江河泥沙灾害及其防治对策”学术研讨会会议文摘[C];2003年
7 黄毅;张玉龙;曹忠杰;高云彪;蔡景平;;辽宁省土壤侵蚀的变化趋势及其防治对策[A];“全国水土流失与江河泥沙灾害及其防治对策”学术研讨会会议文摘[C];2003年
8 双瑞;双书东;程焕玲;;河南省不同土壤侵蚀区主要侵蚀特征及防治措施与对策[A];“全国水土流失与江河泥沙灾害及其防治对策”学术研讨会会议文摘[C];2003年
9 林敬兰;杨学震;陈明华;;基于“3S”技术的福建省土壤侵蚀动态监测研究[A];中国水利学会首届青年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3年
10 赵春华;张学兵;杨开望;史志华;王天巍;蔡崇法;丁树文;;替代能源措施对三峡地区典型流域土壤侵蚀的影响[A];全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黄观平;东莞土壤侵蚀59平方公里[N];东莞日报;2013年
2 记者 黄峰 通讯员 肖培青;土壤侵蚀快速调查与水土保持评估方法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N];黄河报;2007年
3 杨旋;土壤侵蚀:触目惊心的黑洞[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0年
4 记者 郑北鹰;“长治”工程每年约减少土壤侵蚀2亿吨[N];光明日报;2005年
5 记者 杨亚非;轻点鼠标土壤侵蚀了然[N];人民长江报;2006年
6 记者 李力;我国年减少土壤侵蚀15亿吨[N];经济日报;2006年
7 记者 李锋德 李坤;辽宁全国首个完成高分辨率水土流失调查[N];中国水利报;2007年
8 江西省水利厅;江西省第三次土壤侵蚀遥感调查结果[N];江西日报;2004年
9 辽宁省水利厅;辽宁省第四次土壤侵蚀遥感普查成果公报[N];辽宁日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屈遐;水土保持不宜多家管理[N];中国环境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陕永杰;太湖流域典型地区土壤侵蚀特征及其环境效应[D];南京大学;2011年
2 王芸;黄土高塬沟壑区砚瓦川流域径流泥沙对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响应[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3 程楠楠;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地貌形态耦合分析[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16年
4 郁科科;陇中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气候变化耦合特征及其对人地关系的影响[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地球环境研究所);2016年
5 陈少辉;遥感影像融合在土壤侵蚀分析中的模型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6 林惠花;典型区域土壤侵蚀的地理学分析[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7 刘洋;岷江源头区植被景观与流域土壤侵蚀的动态相关性[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成都生物研究所);2007年
8 华丽;“人—自然”耦合下土壤侵蚀时空演变及其防治区划应用[D];华中农业大学;2013年
9 黄炎和;闽南地区的土壤侵蚀与治理[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10 贾丽;基于CAESAR模型的土壤侵蚀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泽;兴县土壤侵蚀及景观格局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15年
2 尚书;小流域土壤侵蚀评价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林业大学;2015年
3 韦安胜;秦岭北麓面源污染风险评价[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4 许福慧;黄土区露天煤矿排土场土壤侵蚀治理效益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5 闫帅;土壤侵蚀空间估算与土地利用调控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6 苗连朋;黄土丘陵区典型流域植被与水沙变化响应关系模型比较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7 李耀军;黄土高原土壤侵蚀时空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D];兰州大学;2015年
8 路彩玲;海原县土地利用变化与土壤侵蚀关系研究[D];宁夏大学;2015年
9 吴胡强;大别山上舍小流域不同林分土壤侵蚀特征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5年
10 宓莹;云南大石坝水库流域土壤侵蚀与沉积泥沙来源的关系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8898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18898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