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蒙古沙冬青根围土壤微生物分布及与土壤因子相关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8-05-25 02:30

  本文选题:土壤微生物 + 土壤因子 ; 参考:《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6年04期


【摘要】:为了探明蒙古沙冬青(Ammopiptanthus monglicus)根围土壤微生物分布和土壤因子生态作用,2012年6月选取内蒙古磴口、阿拉善左旗和乌拉特后旗3个样地,按0-10、10-20、20-30、30-40、40-50cm5个土层采集根围土壤样品,系统研究了土壤微生物数量和生态分布。结果表明:五大类土壤微生物数量及分布与蒙古沙冬青及样地生态条件有关,不同样地不同土层微生物数量差异显著,垂直动态分布明显。3样地均是细菌芽孢菌放线菌固氮菌真菌。0-20cm土层显著高于其它土层,最大值均在10-20cm,并随土层加深,数量有减少趋势。同一土层,磴口的土壤细菌、芽孢菌、固氮菌、放线菌显著高于乌拉特后旗和阿拉善左旗;乌拉特后旗的真菌显著高于磴口和阿拉善左旗。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细菌、真菌和放线菌均与土壤有机C、碱解N和碱性磷酸酶极显著正相关。
[Abstract]:In order to find out the distribution of soil microbes and the ecological effects of soil factors in the root environs of Ammopiptanthus monglicus, in June 2012, three soil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Dengkou, Alashan and Houqi, Inner Mongolia. The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0 ~ 1010 ~ 10 ~ 20 ~ 20 ~ 20 ~ 30 ~ 30 ~ 30 ~ 40 ~ 40 ~ 50 cm ~ (-1) soil layers. The quantity and ecological distribution of soil microorganisms were studied systematicall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number and distribution of five kinds of soil microbes were related to the ecological conditions of Holly mongolica and sample plots, and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number of microbes in different soil layers. The vertical dynamic distribution of bacteria, actinomycetes, nitrogen-fixing fungi, fungi in the soil layer of 0-20 cm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other soil layers, the maximum value was 10-20 cm, and with the deepening of soil layer, the number of the soil decreased. In the same soil layer, soil bacteria, spores, nitrogen-fixing bacteria, actinomycetes in Dengkou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Houqi and Alashan, and fungi in the latter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Dengkou and Alashanzuo. Correlat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soil bacteria, fungi and actinomycetes were significantly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soil organic C, alkaline N and alkaline phosphatase.
【作者单位】: 河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河北大学药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170488)资助
【分类号】:S154.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何恒斌;郝玉光;丁琼;贾桂霞;;沙冬青植物群落特征及其根瘤多样性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2 张强;潘伯荣;张永智;段士民;;沙冬青属〔Ammopiptanthus (Maxim.) Chen f.〕植物群落特征分析[J];干旱区研究;2007年04期

3 吕桂芬;吴永胜;李浩;卢萍;马万里;李靖宇;张倩;;内蒙古不同类型荒漠草原土壤微生物数量及其酶活性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2008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慧冬;李瑞菊;杜红霞;王文博;陈子雷;;啶虫脒对土壤微生物呼吸及数量的影响[J];山东农业科学;2009年08期

2 郭文文;诸葛玉平;李建勇;宗晓庆;娄燕宏;;转基因番茄栽培对土壤生物学特性的影响[J];山东农业科学;2010年03期

3 陈元镇;范金帅;;营养型酸性土壤改良剂对桔柚生长和土壤肥力的效应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06年10期

4 王鹏;;有机生物活性肥料对土壤肥力、微生物及酶活性的影响[J];安徽农学通报;2006年12期

5 李晨军;郑春明;陈海生;;多花黑麦草人工湿地处理九峰河污水的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07年04期

6 王义;贺春萍;郑肖兰;杨芩;郑服从;;土壤解磷微生物研究进展[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09年09期

7 陈少杰;;邓恩桉林地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养分关系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09年15期

8 李飒,聂俊华,韩玮;外源纤维素酶对不同底物下土壤原生纤维素酶活性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08期

9 杨东;田娜;焦金鱼;;植被恢复措施与土壤酶活性和肥力的相关性研究——以半干旱林区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2期

10 蔡荟梅;臧爱香;夏春;蔡敬民;;西洋参产量与土壤肥力·微生物和酶活性关系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黎宁;李华兴;赵兰凤;朱凤娇;邝培锐;张育灿;林日强;;广州菜园土壤的微生物生态特征的研究[A];广东省土壤学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交流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岳辉;李志真;钟炳林;;水土流失区芒萁生长及土壤微生物研究[A];福建省第十二届水利水电青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3 林先贵;王一明;束中立;黄武建;;畜禽粪便快速发酵生产微生物有机肥的研究及其应用[A];第六届全国绿色环保肥料新技术、新产品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4 聂盛仙;缑武龙;张丽娟;张志红;李华兴;席荣宾;赵兰凤;俞建刚;;荣宝消毒剂对蕉园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及其呼吸强度的影响[A];第四次全国土壤生物和生物化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刘红艳;张亚莲;邓欣;粟本文;常硕其;傅海平;;不同种植年限有机茶园脲酶活性研究[A];湖南省茶叶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梁运祥;葛向阳;刘萍;夏俊松;;豆粕抗营养因子降解菌株的筛选、鉴定及其应用[A];2010年饲料蛋白源应用新技术研讨会暨蛋白源大会论文集[C];2010年

7 赵先丽;周广胜;周莉;吕国红;贾庆宇;谢艳兵;;辽河三角洲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微生物的特征研究[A];中国气象学会2007年年会生态气象业务建设与农业气象灾害预警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8 顾明华;区惠平;刘昔辉;黄景;黎晓峰;李柳霞;沈方科;江立庚;;稻草免耕稻田土壤的氮素形态及氮素生理群特征[A];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一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8年

9 刘光荣;冯兆滨;刘秀梅;陈先茂;邹绍文;李祖章;郑立平;周卫;;不同有机肥源对红壤旱地微生物类群和酶活性的影响[A];土壤资源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安全——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一届二次理事扩大会议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10 宗美娟;张明才;宋百敏;王仁卿;;黄河三角洲柽柳群落土壤微生物多样性[A];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第四届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俊忠;东祁连山高寒草地土壤真菌多样性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2 郝文芳;陕北黄土丘陵区撂荒地恢复演替的生态学过程及机理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3 佘雕;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型灌木林地土壤质量特征及评价[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4 闵红;大棚蔬菜连作障碍机理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5 张志栋;免耕方式对燕麦田温室气体排放与土壤性状的影响[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0年

6 秦晓波;减缓华中典型双季稻田温室气体排放强度措施的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7 文都日乐;呼伦贝尔主要草地类型植被特征、土壤特性与微生物多样性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1年

8 修海峰;水平潜流人工湿地氮循环微生物效应及生态模型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1年

9 李春荣;石油污染土壤的生态效应及生物修复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10 黄永红;韭菜对香蕉枯萎病的防控效果及其作用机理的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邓雅丽;土壤中铁铝氧化物对Bt毒素吸附的影响[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郝艳;油茶林土壤微生物、酶活性研究及高效解磷菌的筛选[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3 文俊玲;氮、钾、有机肥配施对越冬茬黄瓜生长发育及土壤环境的影响[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4 王宗芹;杨树人工林连作酚酸生物降解的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5 井大炜;控释BB肥对西瓜生长发育及其对土壤环境影响的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6 姜飞;嫁接提高辣椒根腐病抗性的生理生化机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7 谢梦醒;环嗪酮·敌草隆在甘蔗、土壤中的残留消解动态及敌草隆的土壤吸附行为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8 牛秀群;甘肃省干旱灌区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与马铃薯连作的关系[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9 赵晓玮;环境中不同氮磷营养盐浓度及氮源形态对米氏凯伦藻(Karenia mikimotoi)生长的影响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10 陈成;一株解淀粉芽孢杆菌产抗真菌物质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曦,卢存福,蒋湘宁,王沙生;植物抗冻蛋白及其基因工程研究的新进展[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2 王卫卫,胡正海;几种生态因素对西北干旱地区豆科植物结瘤固氮的影响[J];西北植物学报;2003年07期

3 张立运,海鹰;《新疆植被及其利用》专著中未曾记载的植物群落类型 Ⅰ.荒漠植物群落类型[J];干旱区地理;2002年01期

4 尹林克;潘伯荣;赵振东;王烨;严成;;沙冬青属植物引种试验研究[J];干旱区研究;1988年04期

5 尹林克;潘伯荣;王烨;赵振东;严成;;温带荒漠珍稀濒危植物的引种栽培[J];干旱区研究;1991年02期

6 王烨;尹林克;潘伯荣;;沙冬青属植物种子特性初步研究[J];干旱区研究;1991年02期

7 王烨;尹林克;;两种沙冬青耐盐性测定[J];干旱区研究;1991年02期

8 蒋进;;新疆沙冬青的叶片气孔行为以及对空气湿度的反应[J];干旱区研究;1991年02期

9 潘伯荣;尹林克;;我国干旱荒漠区珍稀濒危植物资源的综合评价及合理利用[J];干旱区研究;1991年03期

10 严成;潘伯荣;;蒙古沙冬青的园林价值[J];干旱区研究;1991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丁琼;共生菌在濒危植物沙冬青引种栽培中的应用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夏恩龙;彭祚登;翟明普;;沙冬青的分布和保护利用研究进展[J];防护林科技;2006年04期

2 王继飞;杨锋;;宁夏濒危植物沙冬青面临的问题及保护建议[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09年01期

3 林清芳;王茅雁;刘佳杰;赵欢欢;王存芳;;沙冬青细胞与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J];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10年06期

4 许国英;沙冬青中化学成分研究[J];干旱区研究;1997年03期

5 王有德,何全发,王兴东,许明怡,三岛征一,王晓天,俞立民,冯学军,安藤宇一,黄胜泽,章冉,王智啸;天然沙冬青生长、更新状况调研及利用前景探讨[J];宁夏农林科技;2004年03期

6 王华;贾桂霞;丁琼;;沙冬青抗逆性研究进展与应用前景[J];中国农学通报;2005年12期

7 夏恩龙;施海;彭祚登;;沙冬青抗逆性与培育技术研究进展[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6年04期

8 丁琼;王华;贾桂霞;郝玉光;;沙冬青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特性[J];植物生态学报;2006年04期

9 刘林德;张丽;高春明;唐海田;高玉葆;;沙冬青的开花特性和访花者的观察[J];中国沙漠;2006年05期

10 夏晗;黄金生;;低温、干旱和盐胁迫下沙冬青幼苗脯氨酸含量的变化[J];吉林林业科技;200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新蓉;谭敦炎;;两种沙冬青的开花生物学特性研究[A];第二届中国甘草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新疆植物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2 丁琼;贾桂霞;何恒斌;王华;郝玉光;;沙冬青生物学特性调查及应用前景探讨[A];北方省区《灌木暨山杏选育、栽培及开发利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师玮;潘泊荣;张强;;沙冬青属的叶片无机元素及其生境土壤元素的比较研究[A];中国植物学会七十五周年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33-2008)[C];2008年

4 许明怡;何全发;俞立民;冯学军;王兴东;;沙冬青育苗造林技术研究[A];北方省区《灌木暨山杏选育、栽培及开发利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鲁春芳;尹林克;;低温和迁地保护条件下新疆沙冬青蛋白质组变化[A];中国植物学会七十五周年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33-2008)[C];2008年

6 田晓明;屠鹏飞;陈世忠;;沙冬青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研究[A];2006第六届中国药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潘伯荣;葛学军;;我国沙冬青属植物保护生物学研究和保护实践的回顾与展望[A];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研究进展Ⅵ—第六届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相猛;贾宁;;沙冬青种子总生物碱对小鼠急性毒性试验研究[A];2012年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病理学分会暨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动物病理生理专业委员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9 谭敦炎;李新蓉;;沙冬青属植物的生物学特性[A];第二届中国甘草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新疆植物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10 郑春霞;陈波浪;盛建东;潘新燕;;Pb~(2+)胁迫下沙冬青幼苗内源激素变化研究[A];第二届重金属污染监测风险评价及修复技术高级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北林;北林大沙冬青引种获成功[N];中国绿色时报;2004年

2 李欣;北林大成功引种沙冬青[N];中国花卉报;2004年

3 记者 张丽;新疆科研人员发现沙冬青抗冻蛋白[N];新疆科技报(汉);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李新蓉;沙冬青属植物繁殖生物学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06年

2 何恒斌;沙冬青群落及其根瘤菌的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3 王华;沙冬青与根瘤菌和丛枝菌根真菌(AMF)共生关系影响因素的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4 师静;沙冬青KS型类脱水素基因家族克隆及非生物胁迫相关基因表达与功能分析[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5 王维;分布于沙漠和戈壁的沙冬青和四合木活性物质的超量积累及对衰老进程调控的分析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新艳;沙冬青繁殖行为与种群自组织更新[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9年

2 宋祥春;两种沙冬青幼苗对低温的光合生理响应[D];新疆大学;2009年

3 李英;珍稀濒危植物沙冬青的耐寒性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1年

4 刘冉;沙冬青种质资源与抗旱基因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5 程春泉;蒙古沙冬青AM真菌遗传多样性研究[D];河北大学;2015年

6 麦尔哈巴·阿布拉;沙冬青植被特征与干旱环境的关系[D];中央民族大学;2015年

7 詹彬;新疆沙冬青(Ammopiptanthus Nanus)抗冻蛋白基因的克隆[D];新疆农业大学;2009年

8 夏恩龙;沙冬青地理分布与在北京地区引种栽培技术的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6年

9 丁琼;共生菌在濒危植物沙冬青引种栽培中的应用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4年

10 蔡超;濒危植物新疆沙冬青组织培养与植株再生[D];石河子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9316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19316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566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