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模拟水位下降与刈割对高寒湿地土壤氨氧化与反硝化微生物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8-05-25 14:34

  本文选题:水位下降 + 氨氧化细菌 ; 参考:《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7年11期


【摘要】:湿地土壤是温室气体重要的源和汇,认识湿地生态系统氮循环过程有助于预测氮循环对未来气候变化的响应与反馈机制。为探讨硝化作用和反硝化作用对土壤水位变化和刈割的响应机制,依托于2013年在青藏高原东部若尔盖泥炭地南部湿地设置的野外实验,通过在样地周围挖掘不同深度的排水沟模拟水位下降,结合刈割处理,研究水位下降和刈割对泥炭地土壤氨氧化古菌(Ammonia-oxidizing archaea,AOA)、氨氧化细菌(Ammonia-oxidizing bacteria,AOB)和反硝化细菌(Denitrifying bacteria)丰度的影响。2014年7月取样分析结果表明:水位下降显著降低土壤含水量,水位下降与刈割均显著降低土壤呼吸;氨氧化及反硝化微生物功能基因丰度在各处理间无显著差异,但刈割及其与水位下降的交互作用显著影响AOA-amo A与AOB-amo A基因丰度比。刈割处理显著增加AOB-amo A基因相对丰度,但对AOA-amo A基因丰度无显著影响,揭示AOB可能在湿地土壤硝化过程中占主导地位。土壤nir S基因丰度显著高于nir K基因,表明nir S基因对水位下降及刈割的响应更为敏感。随着土壤水位的下降,刈割促进了由AOB主导的氨氧化过程,而反硝化微生物丰度的增加削减了氨氧化产物硝酸盐的积累,继而降低了土壤硝酸盐含量。
[Abstract]:Wetland soil is an important source and sink of greenhouse gases. Understanding the process of nitrogen cycling in wetland ecosystem is helpful to predict the response and feedback mechanism of nitrogen cycle to future climate change.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response mechanism of nitrification and denitrification to soil water level change and mowing, a field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in 2013 in the southern part of the Zoige peat land in the eastern part of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By digging ditches of different depths around the sample plots to simulate the water level decline, combined with cutting treatment, The effects of water level drop and mowing on the abundance of Ammonia-oxidizing archaeaAOAA, Ammonia-oxidizing bacterium AOBand denitrifying bacteria in peat soil were studied.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abundance of microbial functional genes in ammonia oxidation and denitrification between different treatments, but mowing and its interaction with water level significantly affected the abundance ratio of AOA-amo A and AOB-amo A genes. Mowing treatment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e relative abundance of AOB-amo A gene, but had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abundance of AOA-amo A gene, suggesting that AOB may play a dominant role in the process of soil nitrification in wetlands. The abundance of nir S gene in soil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nir K gene, indicating that nir S gene was more sensitive to water level decline and cutting. With the decrease of soil water level, mowing promoted the ammonia oxidation process led by AOB, while the increase of denitrification microbial abundance reduced the nitrate accumulation of ammonia oxidation products, and then decreased the nitrate content in soil.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2013CB95630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71265)~~
【分类号】:S154.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君利,林先贵,褚海燕,尹睿,张华勇,苑学霞,朱建国;土壤氨氧化细菌的分离方法研究[J];土壤;2005年05期

2 宋亚娜;林智敏;林捷;;不同品种水稻土壤氨氧化细菌和氨氧化古菌群落结构组成[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9年06期

3 贾仲君;翁佳华;林先贵;Ralf Conrad;;氨氧化古菌的生态学研究进展[J];微生物学报;2010年04期

4 刘晶静;吴伟祥;丁颖;石德智;陈英旭;;氨氧化古菌及其在氮循环中的重要作用[J];应用生态学报;2010年08期

5 罗剑飞;林炜铁;;氨氧化古菌研究进展[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12期

6 黄蓉;张金波;钟文辉;贾仲君;蔡祖聪;;土地利用方式对万木林土壤氨氧化微生物丰度的影响[J];土壤;2012年04期

7 张挺;周俊利;谢柳;;一种高效氨氧化细菌扩大培养方法的研究[J];环境科技;2013年02期

8 K.M.Chopp;潘言明;;利用城市污水灌溉的土壤中氨氧化细菌的种群和活性[J];农业环境与发展;1985年02期

9 伍文;黄益宗;李明顺;于方明;钟敏;隋立华;郝晓伟;;O_3浓度升高对麦田土壤氨氧化细菌、氨氧化古菌和硝化细菌数量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2年03期

10 胡安谊;焦念志;;氨氧化古菌——环境微生物生态学研究的一个前沿热点[J];自然科学进展;2009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陈竹;北方半干旱区退耕和开垦对土壤细菌和氨氧化微生物的影响[D];中国农业大学;2015年

2 丁潂;氨氧化古菌的富集及其在污水土地处理系统中的特性[D];清华大学;2015年

3 刘彪;仿生植物附着氨氧化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研究[D];江苏大学;2014年

4 刘帅;典型生境中氨氧化古菌(AOA)和氨氧化细菌(AOB)的微生物生态学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5 韩成;我国亚热带土壤碳氮转化微生物及其功能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少兰;黄东海泥质区沉积物氨氧化古菌和氨氧化细菌amoA基因的空间分布[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2 颜志雷;连年翻压紫云英对稻田土壤微生物学特性的影响[D];福建农林大学;2013年

3 常永凯;辽河口沉积物中氨氧化微生物多样性和硝化作用研究[D];大连海洋大学;2016年

4 樊耀;长期轮作施肥对棕壤氨氧化微生物丰度的影响[D];沈阳农业大学;2016年

5 王金英;异养硫氧化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对鸡粪中硫化氢的减释作用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6年

6 李露;七星河湿地氨氧化微生物分布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7 向燕;太湖沉积物中氨氧化原核生物的群落结构及其分布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8 谭巧义;三江源地区高寒草地土壤氨氧化细菌和亚硝酸盐氧化细菌的分子生态学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9 卞碧云;氮肥用量对设施栽培蔬菜土壤氨氧化微生物及氨氧化作用的影响[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10 窦立军;氨氧化细菌的分离、鉴定及amoB基因工程菌的构建[D];吉林农业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9335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19335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4f9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