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玉米秸秆对白浆土重组有机碳及团聚体组成的影响
本文选题:白浆土 + 成土母质 ; 参考:《土壤学报》2017年04期
【摘要】:研究添加有机物料后,土壤重组有机碳含量变化及其对土壤团聚体组成的影响,对于科学评价秸秆还田对土壤的培肥作用及其环境效应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室内培养试验,培养120 d,研究耕作白浆土耕层土壤和母质层中添加不同比例秸秆对土壤重组有机碳积累量、团聚体组成及各粒级团聚体中有机碳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秸秆施用量增加,耕层土壤和母质的重组有机碳含量均呈同步增加趋势,耕层土壤和母质相比,重组有机碳增量差异不大,两者增量差值仅为0.34 g kg-1,但两者的有机碳增率差异很大,耕层土壤仅为85.51%,母质则高达556.23%。说明在成土过程中,耕层土壤中有机质的累积会降低其固碳潜力,而在母质层中,其固碳"位点"处于"空置"状态,因此有很强的固碳潜力。同时,秸秆的添加,促进了土壤中小粒径团聚体(0.25 mm)向大团聚体(0.25mm)的转化,耕层土壤和母质土壤在秸秆添加量为3%和2%时大团聚体中有机碳的贡献率最高,分别为69.90%和65.48%。在白浆土中添加玉米秸秆培养后,其母质的固碳能力大于耕层土壤。
[Abstract]:The study on the change of soil recombined organic carbon content and its effect on the composition of soil aggregates after the addition of organic material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scientific evaluation of the effects of straw returning to the soil on soil fertility and its environmental effects.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proportion of straw on the accumulation of soil recombined organic carbon, composition of aggregates and distribution of organic carbon in different grain-grade aggregates of cultivated white soil were studied in laboratory culture experiment for 120 day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with the increase of straw application rate, the content of ROC in topsoil and parent material increased synchronously, and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increment of ROC between tilling layer soil and parent material. The increment difference was only 0.34 g 路kg ~ (-1), but the increase rate of organic carbon was very differe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The content of soil in tilling layer was only 85.51g 路kg ~ (-1), and the content of parent material was as high as 556.233.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ccumulation of organic matter in the cultivated soil will reduce its carbon sequestration potential in the soil-forming process, while in the parent layer, the carbon sequestration "site" is in a "vacant" state, so it has a strong carbon sequestration potential. At the same time, the addition of straw promoted the transformation of small particle size aggregate (0.25 mm) to large aggregate (0.25 mm). The contribution rate of organic carbon in tilling layer soil and parent soil was the highest, 69.90% and 65.48%, respectively, when straw addition was 3% and 2% respectively. The carbon sequestration ability of parent material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opsoil.
【作者单位】: 吉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吉林省商品粮基地土壤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03077) 吉林省科技厅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30204050SF)资助~~
【分类号】:S153.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孟庆英;张春峰;贾会彬;朱宝国;王囡囡;高雪冬;刘婧琦;;不同机械改土方式对白浆土物理特性及酶活性的影响[J];土壤学报;2016年02期
2 矫丽娜;李志洪;殷程程;王晓飞;辛士颖;于磊;;高量秸秆不同深度还田对黑土有机质组成和酶活性的影响[J];土壤学报;2015年03期
3 朱宝国;张春峰;贾会彬;于忠和;孟庆英;王囡囡;新家宪;张宝宁;张久明;匡恩俊;;白浆土心土间隔改良对土壤理化性状及作物产量的影响[J];土壤通报;2014年03期
4 郝翔翔;杨春葆;苑亚茹;韩晓增;李禄军;江恒;;连续秸秆还田对黑土团聚体中有机碳含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13年35期
5 李娜;韩晓增;尤孟阳;许玉芝;;土壤团聚体与微生物相互作用研究[J];生态环境学报;2013年09期
6 潘剑玲;代万安;尚占环;郭瑞英;;秸秆还田对土壤有机质和氮素有效性影响及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3年05期
7 孙汉印;姬强;王勇;王旭东;;不同秸秆还田模式下水稳性团聚体有机碳的分布及其氧化稳定性研究[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2年02期
8 李成芳;寇志奎;张枝盛;曹凑贵;吴海亚;梅金安;翟中兵;张丛德;魏坦雄;刘诗晴;夏起昕;;秸秆还田对免耕稻田温室气体排放及土壤有机碳固定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1年11期
9 仇建飞;窦森;邵晨;李明敏;安丰华;;添加玉米秸秆培养对土壤团聚体胡敏酸数量和结构特征的影响[J];土壤学报;2011年04期
10 关松;窦森;胡永哲;魏博薇;;添加玉米秸秆对黑土团聚体碳氮分布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10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骆东奇,侯春霞,魏朝富,谢德体,朱波;旱地紫色土团聚体特征的指标比较[J];山地学报;2003年03期
2 李朝霞,蔡崇法,史志华,王天巍,张琪,孙站成;鄂南第四纪粘土红壤团聚体的稳定性及其稳定机制初探[J];水土保持学报;2004年04期
3 安婷婷;汪景宽;李双异;;施肥对棕壤团聚体组成及团聚体中有机碳分布的影响[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4 郭万伟;肖和艾;吴金水;丁龙君;刘守龙;;红壤旱土和水稻土团聚体中磷素的分布特点[J];土壤学报;2009年01期
5 杨剑波;何腾兵;舒英格;宁婧;赵杨;;利用方式对石灰土团聚体形成的影响[J];江西农业学报;2009年03期
6 袁德玲;张玉龙;黄毅;唐首锋;任秉枢;;不同灌溉方式对保护地团聚体的影响[J];水土保持应用技术;2009年03期
7 唐益群;张晓晖;佘恬钰;杨坪;王建秀;;贵州石漠化地区棕黄色粘性土团聚体稳定性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09年06期
8 王虹艳;吴士文;马海洋;郭军玲;卢升高;;浙南易蚀土壤的团聚体稳定性及其稳定机理[J];土壤通报;2010年02期
9 马帅;赵世伟;李婷;李晓晓;曾宪芳;;子午岭林区植被自然恢复下土壤剖面团聚体特征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2011年02期
10 王亮;孙向阳;刘克锋;;不同施肥条件下微生物对棕壤团聚体和碳分布的影响[J];农业机械学报;201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辉;窦森;;长期施用玉米秸杆对黑土团聚体中腐殖质组成和性质的影响[A];土壤资源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安全——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一届二次理事扩大会议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关松;窦森;;培养条件下土壤腐殖质在黑土团聚体中的分布[A];土壤资源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安全——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一届二次理事扩大会议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窦森;郝翔翔;;黑土团聚体与颗粒中腐殖质组成的比较[A];面向未来的土壤科学(上册)——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九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4 胡乐宁;苏以荣;何寻阳;;桂西北喀斯特典型土壤的团聚体分级特征[A];农业环境与生态安全——第五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5 于伟伟;王郦睿;张东亮;寇太记;苗艳芳;;臭氧污染对土壤物理结构与团聚体形成的影响[A];201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13年
6 史奕;鲁彩艳;陈欣;;不同利用方式下黑土团聚体水稳定性与有机质关系[A];中国地壤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文集(面向农业与环境的土壤科学专题篇)[C];2004年
7 刘彩霞;黄为一;;耐盐碱细菌筛选及对盐碱土团聚体形成和土壤活性的影响[A];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一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中)[C];2008年
8 郝翔翔;窦森;;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黑土团聚体及其腐殖质数量特征[A];土壤资源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安全——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一届二次理事扩大会议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9 史奕;陈欣;宋玉芳;沈善敏;;黑土轻组分C的积累分布变化及其与团聚体水稳性的关系[A];中国土地资源态势与持续利用研究[C];2004年
10 李凯;窦森;;施肥对土壤不同粒级团聚体中胡敏素数量和红外光谱的影响[A];土壤资源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安全——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一届二次理事扩大会议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裴久渤;玉米秸秆碳在东北旱田土壤中的转化与固定[D];沈阳农业大学;2015年
2 胡五龙;基于孔隙尺度模拟的土壤中流体运移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3 郑春燕;长期施肥对不同作物生产体系土壤团聚体中微生物群落的影响[D];中国农业大学;2016年
4 蒋劢博;长期施肥对灰漠土团聚体形成及有机碳固存影响机制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6年
5 代红翠;有机物料还田对砂质土壤不同粒级团聚体有机碳和细菌群落的影响[D];中国农业大学;2017年
6 王芳;水稻土团聚体颗粒组对外源污染物(镉、铜和菲)的吸附—解吸特性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7 马仁明;降雨条件下鄂南几个红壤团聚体破碎特征及坡面侵蚀响应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5年
8 冷延慧;长期施肥对棕壤、黑土团聚体组成及其稳定性的影响[D];沈阳农业大学;2008年
9 柴彦君;灌漠土团聚体稳定性及其固碳机制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4年
10 闫峰陵;红壤表土团聚体稳定性特征及其对坡面侵蚀过程的影响[D];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邢旭明;长期施肥对土壤团聚体组成及其主要养分赋存特征的影响[D];沈阳农业大学;2015年
2 黄金花;秸秆还田对长期连作棉田土壤团聚体结构及有机碳稳定性的影响[D];石河子大学;2015年
3 薛彦飞;不同土壤管理措施对X土团聚体胶结剂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4 刘威;连续秸秆还田对土壤结构性、养分和有机碳组分的影响[D];华中农业大学;2015年
5 田伟智;锆酸钐粉体特性对涂层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6 陈升龙;黑土团聚体的孔隙结构特征与有机碳矿化的关系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2015年
7 高淑青;不同温度和水分培养对黑土有机碳含量及组成的影响[D];吉林农业大学;2015年
8 隋雨含;秸秆焚烧对土壤有机质及团聚体组成的影响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5年
9 薛文;长期施肥对X土团聚作用及其碳、氮在团聚体中分布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10 朱刘兵;有机物料与化肥配施对黄褐土理化性状和小麦/玉米产量的影响[D];河南农业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9623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19623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