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江城橡胶公司橡胶园土壤养分时空变异特征分析

发布时间:2018-06-03 00:34

  本文选题:橡胶园 + 土壤养分 ; 参考:《西南农业学报》2017年01期


【摘要】:基于2009和2013年2期采样得到的土壤养分数据,运用地统计学方法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研究了江城橡胶公司橡胶园土壤表层(0~20 cm)有机质、全氮、速效磷和速效钾4种养分的时空变异特征。结果表明,全氮的空间分布主要是结构性因素作用的结果,而速效磷的分布受随机性因素的影响较大,随机性因素对有机质分布的影响逐渐变小,而对速效钾分布的影响逐渐变大。有机质和全氮的空间分布极为相似,从2009-2013年,它们在西北部和北部下降最快,西南部上升最快,但总体均呈下降趋势,有机质处于缺乏水平的面积比例由19.7%增加到36.1%,全氮含量均在正常水平及以上,但处于丰富水平的面积比例由77.8%减少到59.6%。从2009-2013年,速效磷在南部和北部下降最快,西北部和东部的局地略有上升,总体呈明显的下降趋势,速效磷含量均在正常水平以下。从2009-2013年,速效钾在东北部和南部的下降最为明显,而西南部明显上升,总体略有上升,速效钾含量均在正常水平及以上,它的变化主要表现为由正常向丰富水平转变,处于丰富水平的面积比例由69.9%增加到71.9%,处于正常水平的面积比例由29.8%减少到28.1%。江城橡胶公司胶园土壤养分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土壤速效磷、有机质和全氮明显下降,土壤速效钾略有提高,这些变化主要是由施肥结构的改变和产胶量的急剧增加造成的。
[Abstract]:Based on the soil nutrient data collected in the 2 period of 2009 and 2013,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4 nutrients of the soil surface (0~20 cm) organic matter, total nitrogen, available phosphorus and available potassium in the rubber garden of Jiangcheng Rubber Company were studied by geostatistics an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otal nitrogen was mainly structural factors. The distribution of available phosphorus is greatly influenced by the random factors. The influence of random factors on the distribution of organic matter gradually decreases, but the influence of the distribution of available potassium gradually becomes larger.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organic matter and total nitrogen is very similar. From 2009-2013 years, they have fallen fastest in the North and the north, and the southwestern part is the fastest, but the total is the fastest. The area ratio of the organic matter in the lack of level increased from 19.7% to 36.1%, the total nitrogen content was in the normal level and above, but the area ratio at the rich level decreased from 77.8% to 59.6%. from 2009-2013 years, and the available phosphorus declined fastest in the South and the north, and the local area in the north and the East was slightly higher. In the 2009-2013 years, the decrease of available K in the northeast and the south is the most obvious, but the southwest is obviously rising, the total amount of potassium is up slightly, the content of available potassium is in the normal level and above, and its change is mainly from the normal to the rich level, which is at the rich level of the area ratio. From 69.9% to 71.9%, the proportion of the area in the normal level was reduced from 29.8% to 28.1%. in the rubber plantation of the Jiangcheng rubber company. The soil nutrients were greatly changed, mainly as soil available phosphorus, the organic matter and total nitrogen were obviously decreased, and the available potassium in the soil was slightly improved. These changes were mainly due to the changes in the structure of fertilization and the rapid growth of the glue yield. The increase is caused.
【作者单位】: 云南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云南农垦集团江城橡胶有限责任公司;
【基金】:云南省热带作物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资金(RF2016-1-3) 云岭产业技术领军人才项目 云南省科研院所技术开发研究专项(2013DC013)
【分类号】:S794.1;S714.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魏样;韩霁昌;杜宜春;王欢元;马增辉;;渭北黄土高原沟壑区土地整治中新增耕地土壤养分现状分析[J];南方农业学报;2016年06期

2 郭澎涛;李茂芬;罗微;林钊沐;唐群锋;刘志崴;;基于土壤属性和环境变量的橡胶园管理分区[J];南方农业学报;2015年10期

3 黎小清;余凌翔;李春丽;鲁韦昆;;云南东风农场橡胶园土壤养分空间分布特征[J];西南农业学报;2015年01期

4 王婷婷;刘双;赵洪颜;朴仁哲;;农田栽参和伐林栽参土壤养分及酶活性比较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4年34期

5 吕晓东;马忠明;杨虎德;;民勤绿洲耕作土壤养分时空变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干旱区研究;2010年04期

6 冯晓;乔淑;胡峰;马中杰;;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研究进展[J];湖北农业科学;2010年07期

7 王博;张培松;林清火;茶正早;罗微;;国营阳江农场橡胶园土壤有机质与全氮时空变异分析[J];热带作物学报;2009年09期

8 杨艳丽;史学正;于东升;王洪杰;徐茂;王果;;区域尺度土壤养分空间变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地理科学;2008年06期

9 宁茂岐;刘洪斌;武伟;;两种取样尺度下土壤重金属空间变异特征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7年03期

10 夏敏;赵小敏;张佳宝;朱安宁;刘友兆;;基于GIS和地统计学的土壤养分时空变异分析[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会亚;冯起;陈丽娟;赵玉;朱猛;;民勤绿洲灌区表层土壤盐分空间变异性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7年04期

2 陈桂良;王家银;黎小清;陶建祥;丁华平;;江城橡胶公司橡胶园土壤养分时空变异特征分析[J];西南农业学报;2017年01期

3 沈亚萍;张春来;李庆;贾文茹;李姣;田金鹭;;东部沙区表土有机质和速效养分与风沙环境关系初探[J];干旱区地理;2017年01期

4 康璇;王雪梅;赵枫;;干旱区绿洲土壤pH值与电导率的空间变异研究[J];西南农业学报;2016年11期

5 牛玮浩;徐江;董林林;李西文;张连娟;陈士林;;农田栽参的研究进展及优势分析[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6年11期

6 乐丽红;朱安繁;侯英杰;谭斯坦;刘毅;张龙华;赵小敏;;余干县耕地土壤养分时空变化特征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16年05期

7 杨艳文;姜沅彤;张连学;;农田参和伐林参根际土壤酶指标与化学成分比较[J];北方园艺;2016年17期

8 吴倩鑫;杨联安;于世锋;冯武焕;王晶;宋英强;黄俊频;杨蕙宇;;蔬菜地土壤重金属含量空间插值精度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16年23期

9 杨艳文;姜沅彤;;不同生长模式下人参有效成分与土壤酶活性的相关性[J];中国中药杂志;2016年16期

10 张彬;杨联安;冯武焕;于世锋;张林森;黄安;王天泰;;基于改进TOPSIS和COK的土壤养分综合评价[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6年07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芬;王小英;赵业婷;同延安;;渭北旱塬土壤养分时空变异与养分平衡研究[J];农业机械学报;2015年02期

2 吴沅箐;庄一琦;;上海市近郊区土地整治潜力评价方法体系研究——以宝山区为例[J];江西农业学报;2014年09期

3 张泽;吕新;吕宁;陈剑;李新伟;冯波;;基于GIS、RS的滴灌棉田土壤养分精确管理分区研究[J];农业机械学报;2014年07期

4 魏样;韩霁昌;张扬;赵磊;李晓明;;土地整治项目区的土壤改良办法——以白水县土地整治项目为例[J];陕西农业科学;2014年01期

5 张芳芳;张丽萍;王文艳;王小云;;水蚀风蚀交错区土壤养分特征与土壤质地及水分关系[J];水土保持学报;2012年02期

6 张正峰;;土地整治可持续性的标准与评估[J];农业工程学报;2012年07期

7 马超群;陈桂贤;王丽霞;;临潼区土地整理中新增耕地土壤养分现状研究[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2年02期

8 赵筱青;孙正宝;杨树华;;澜沧县尾叶桉类林土壤养分空间分布特征探讨[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1期

9 张文英;高旭升;塔林葛娃;;拉西瓦片区土地整理中新增地土壤养分现状研究[J];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6期

10 王新中;刘国顺;张正杨;刘清华;王振海;;土壤粒级空间分布及其与土壤养分的关系[J];中国烟草科学;2011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冯锋,杨新泉,李振声;植物高效利用土壤养分潜力和土壤环境良性循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完成情况总结[J];中国基础科学;2001年07期

2 宋爱萍,魏海勤;从晋中果园土壤养分调查看平衡施肥的必要性[J];太原科技;2004年03期

3 刘全友,童依平;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变化与土壤养分的关系——以内蒙古自治区多伦县为例[J];第四纪研究;2005年01期

4 苏永红;冯起;刘蔚;朱高峰;司建华;张艳武;常宗强;;额济纳三角洲土壤养分特征分析[J];干旱区研究;2006年01期

5 袁福香;朱其文;吴锋;周淑香;;吉林省土壤养分监测结果初报[J];吉林气象;2006年02期

6 张春艳;徐子刚;李子勇;李希政;成文革;;不同退化草场土壤养分分析的研究[J];北京农业;2007年18期

7 宋斌;王强;蔡红兵;;阳城县果园土壤养分调查分析及改进措施[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年18期

8 邓艳;蒋忠诚;罗为群;祈晓凡;覃星铭;;典型岩溶区植被恢复对土壤养分的影响[J];地球与环境;2010年01期

9 李启权;王昌全;张文江;余勇;李冰;杨娟;白根川;蔡艳;;基于神经网络模型和地统计学方法的土壤养分空间分布预测[J];应用生态学报;2013年02期

10 李志国;张过师;刘毅;万开元;张润花;陈防;;湖北省主要城市园林绿地土壤养分评价[J];应用生态学报;2013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罗国安;项建军;袁全;;分散经营模式下的土壤养分的精准管理研究[A];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李红裔;张野;赵迪;吴锡欣;;基于神经网络多模型的土壤养分肥力评价[A];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马友华;胡勤远;贾盛宁;梁红霞;黄界颍;张自立;;安徽省土壤养分和肥料信息系统研究[A];第八届全国青年土壤暨第三届全国青年植物营养与肥料科学工作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4 邢竹;李春杰;郭建华;王贵政;;土壤养分信息系统在平衡施肥中的应用(摘要)[A];中国地壤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文集(面向农业与环境的土壤科学专题篇)[C];2004年

5 郑小佳;邓良基;张世熔;张春;黄成毅;苟曦;;川中丘陵区不同地形位置下土壤养分特征研究[A];庆祝中国土壤学会成立60周年专刊[C];2005年

6 贾小红;高如泰;任慧勤;陈清;黄元仿;梁金凤;;种植结构变化对菜地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以北京市平谷区为例[A];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一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中)[C];2008年

7 张淑娟;王凤花;张海红;赵华民;;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土壤养分检测方法[A];纪念中国农业工程学会成立30周年暨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CSAE 2009)论文集[C];2009年

8 武继承;龚子同;郑惠玲;薛毅芳;;土壤养分变化特征与土壤保护研究[A];中国地壤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文集(面向农业与环境的土壤科学专题篇)[C];2004年

9 张琳;张凤荣;吕贻忠;孔祥斌;王茹;;大城市郊区耕地集约利用程度变化趋势及对土壤养分的影响——以北京市大兴区为例[A];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一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中)[C];2008年

10 李鑫鑫;王学奎;王沫;涂代群;牟来明;徐泽刚;宋慧洁;;稻连轮作区水稻土壤养分与微生物数量分析[A];全国第9届天然药物资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华凌;气候变化可导致土壤养分失衡[N];科技日报;2013年

2 高科;土壤养分测试仪[N];河北科技报;2001年

3 记者 赵红梅;“土壤养分管理与平衡施肥”让农民亩增收近200元[N];河北日报;2006年

4 通讯员 伍军邋彭建国;塔西南与喀什合作研究土壤养分[N];中国石油报;2008年

5 赵强;土壤养分的分析方法[N];山西科技报;2004年

6 通讯员  徐翔 何宜坦 记者 刘伟;全村农田吃上“营养配餐”[N];连云港日报;2006年

7 通讯员 姜晓平;磴口土壤养分含量逐年上升[N];巴彦淖尔日报(汉);2010年

8 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金继运 研究员;以分区土壤养分管理实现产业化[N];中华合作时报;2005年

9 冯国明;蔬菜合理轮种 降害增肥减病[N];中华合作时报;2006年

10 李青 何人;蔬菜栽培“一听五看”[N];山西科技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芬;陕西省土壤养分与肥料资源利用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2 赵业婷;基于GIS的陕西省关中地区耕地土壤养分空间特征及其变化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3 赵月玲;精准作业区土壤养分和水分时空变异规律及肥力评价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5年

4 陈航;吉林省中部黑土区土壤养分时空变异规律及精准管理区划分的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5年

5 徐丽华;土壤养分预测方法的比较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6 刘雪梅;基于可见近红外光谱检测土壤养分及仪器开发[D];东华大学;2014年

7 姜城;不同经营体制下土壤养分空间变异规律及管理技术的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0年

8 许红卫;田间土壤养分与作物产量的时空变异及其相关性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9 李瑞;规模经营条件下土壤养分精准管理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年

10 王红娟;我国北方粮食主产区土壤养分分布特征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重洁;山西省耕地土壤养分空间分布及其与地貌禾口土壤的相关性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15年

2 王紫如;植物在土壤肥力演替中的贡献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3 张惠;典型绿茶茶园土壤养分和重金属的空间变异特性分析及肥力质量评价[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4 罗博;昌都地区“老五县”农业土壤养分特征及综合评价[D];西南大学;2015年

5 谭春荐;保护性耕作对坡耕地土壤养分维持及水蚀防控效应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6 赵映翠;宜君县核桃经济林地土壤养分调查与肥力综合评价[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7 王倩;不同覆盖模式对旱地苹果园土壤养分、微生物和酶活性影响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8 员敏;榆林地区土壤养分时空变异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9 马桦薇;煤炭基地村庄复垦土壤养分时空变化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10 崔丹娜;河北省西柏坡高速公路生态袋土壤变化与植被恢复情况分析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9707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19707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907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