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覆盖免耕对土壤氨基糖在团聚体粒级中分布的影响
本文选题:免耕 + 团聚体粒级 ; 参考:《土壤通报》2017年02期
【摘要】:本试验对常规垄作(RT)、无秸秆覆盖免耕(NT-0)和全量秸秆覆盖免耕(NT-100)下不同土层(0~5 cm、5~10 cm、10~20 cm)氨基糖含量在不同团聚体粒级中的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与传统耕作相比,免耕处理显著影响了表层土壤(0~10 cm)的团聚化作用,促进了微团聚体和小颗粒大团聚体向大团聚体的转化。在不同的土壤层次,NT-0没有改变土壤有机碳含量,而NT-100显著增加了土壤有机碳含量。另外,相对于NT-0和RT,NT-100显著促进了0~5 cm土壤各团聚体粒级中总氨基糖、氨基葡萄糖和氨基半乳糖的积累,而在5~20cm土层没有产生显著影响。研究表明,免耕无秸秆覆盖对土壤有机碳、氨基糖含量以及各氨基单糖含量没有影响,而结合秸秆覆盖则显著促进了表层土壤有机碳以及氨基糖的积累。
[Abstract]: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amino sugar content in different soil layers (0 ~ 5 cm ~ (5) ~ 10 cm ~ (10) ~ (20) cm ~ (-1) in different soil layers were analyzed under conventional ridge cropping, no tillage without straw mulching (NT-0) and full straw mulching (NT-100).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tillage, no-tillage treatment significantly affected the agglomeration of topsoil (10 cm) and promoted the transformation of microaggregate and small particle aggregate to large aggregate. At different soil levels, NT-0 did not change soil organic carbon content, but NT-100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soil organic carbon content. In addition, compared with NT-0 and RTN NT-100, the accumulation of total glucosamine, glucosamine and galactose in 5 cm soil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bu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accumulation of glucosamine, glucosamine and galactose in 5~20cm soil layer.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no-tillage straw mulching had no effect on soil organic carbon, amino sugar content and amino monosaccharide content, but combined straw mulch significantly promoted the accumulation of organic carbon and amino sugar in surface soil.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吉林省梨树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671297)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No.2016YFD0200307)资助
【分类号】:S15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骆东奇,侯春霞,魏朝富,谢德体,朱波;旱地紫色土团聚体特征的指标比较[J];山地学报;2003年03期
2 李朝霞,蔡崇法,史志华,王天巍,张琪,孙站成;鄂南第四纪粘土红壤团聚体的稳定性及其稳定机制初探[J];水土保持学报;2004年04期
3 安婷婷;汪景宽;李双异;;施肥对棕壤团聚体组成及团聚体中有机碳分布的影响[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4 郭万伟;肖和艾;吴金水;丁龙君;刘守龙;;红壤旱土和水稻土团聚体中磷素的分布特点[J];土壤学报;2009年01期
5 杨剑波;何腾兵;舒英格;宁婧;赵杨;;利用方式对石灰土团聚体形成的影响[J];江西农业学报;2009年03期
6 袁德玲;张玉龙;黄毅;唐首锋;任秉枢;;不同灌溉方式对保护地团聚体的影响[J];水土保持应用技术;2009年03期
7 唐益群;张晓晖;佘恬钰;杨坪;王建秀;;贵州石漠化地区棕黄色粘性土团聚体稳定性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09年06期
8 王虹艳;吴士文;马海洋;郭军玲;卢升高;;浙南易蚀土壤的团聚体稳定性及其稳定机理[J];土壤通报;2010年02期
9 马帅;赵世伟;李婷;李晓晓;曾宪芳;;子午岭林区植被自然恢复下土壤剖面团聚体特征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2011年02期
10 王亮;孙向阳;刘克锋;;不同施肥条件下微生物对棕壤团聚体和碳分布的影响[J];农业机械学报;201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辉;窦森;;长期施用玉米秸杆对黑土团聚体中腐殖质组成和性质的影响[A];土壤资源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安全——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一届二次理事扩大会议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关松;窦森;;培养条件下土壤腐殖质在黑土团聚体中的分布[A];土壤资源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安全——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一届二次理事扩大会议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窦森;郝翔翔;;黑土团聚体与颗粒中腐殖质组成的比较[A];面向未来的土壤科学(上册)——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九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4 胡乐宁;苏以荣;何寻阳;;桂西北喀斯特典型土壤的团聚体分级特征[A];农业环境与生态安全——第五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5 史奕;鲁彩艳;陈欣;;不同利用方式下黑土团聚体水稳定性与有机质关系[A];中国地壤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文集(面向农业与环境的土壤科学专题篇)[C];2004年
6 刘彩霞;黄为一;;耐盐碱细菌筛选及对盐碱土团聚体形成和土壤活性的影响[A];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一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中)[C];2008年
7 郝翔翔;窦森;;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黑土团聚体及其腐殖质数量特征[A];土壤资源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安全——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一届二次理事扩大会议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8 史奕;陈欣;宋玉芳;沈善敏;;黑土轻组分C的积累分布变化及其与团聚体水稳性的关系[A];中国土地资源态势与持续利用研究[C];2004年
9 李凯;窦森;;施肥对土壤不同粒级团聚体中胡敏素数量和红外光谱的影响[A];土壤资源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安全——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一届二次理事扩大会议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10 蒋t@霁;金辰;江春;孙波;;红壤团聚体中线虫和微生物群落的协同分布及其对土壤呼吸熵的影响[A];面向未来的土壤科学(中册)——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九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裴久渤;玉米秸秆碳在东北旱田土壤中的转化与固定[D];沈阳农业大学;2015年
2 胡五龙;基于孔隙尺度模拟的土壤中流体运移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3 郑春燕;长期施肥对不同作物生产体系土壤团聚体中微生物群落的影响[D];中国农业大学;2016年
4 蒋劢博;长期施肥对灰漠土团聚体形成及有机碳固存影响机制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6年
5 马仁明;降雨条件下鄂南几个红壤团聚体破碎特征及坡面侵蚀响应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5年
6 冷延慧;长期施肥对棕壤、黑土团聚体组成及其稳定性的影响[D];沈阳农业大学;2008年
7 柴彦君;灌漠土团聚体稳定性及其固碳机制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4年
8 闫峰陵;红壤表土团聚体稳定性特征及其对坡面侵蚀过程的影响[D];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
9 王军光;集中水流内典型红壤分离机制及团聚体剥蚀特征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3年
10 杨伟;典型红壤团聚体力稳性及其与坡面侵蚀的关系[D];华中农业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邢旭明;长期施肥对土壤团聚体组成及其主要养分赋存特征的影响[D];沈阳农业大学;2015年
2 黄金花;秸秆还田对长期连作棉田土壤团聚体结构及有机碳稳定性的影响[D];石河子大学;2015年
3 薛彦飞;不同土壤管理措施对X土团聚体胶结剂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4 刘威;连续秸秆还田对土壤结构性、养分和有机碳组分的影响[D];华中农业大学;2015年
5 陈升龙;黑土团聚体的孔隙结构特征与有机碳矿化的关系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2015年
6 高淑青;不同温度和水分培养对黑土有机碳含量及组成的影响[D];吉林农业大学;2015年
7 隋雨含;秸秆焚烧对土壤有机质及团聚体组成的影响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5年
8 薛文;长期施肥对X土团聚作用及其碳、氮在团聚体中分布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9 张福韬;长期连作下黑土有机质结构及周转特征[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2016年
10 曹晶晶;棉秆还田对连作棉田土壤团聚体养分及有机碳组分的影响[D];石河子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9874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19874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