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碳足迹视角的中部六省农田生态系统低碳化研究
发布时间:2018-06-08 00:26
本文选题:低碳农业 + 碳排放 ; 参考:《安徽农业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摘要】:气候变化是当今全球最严峻的环境问题,气候变化给经济带来显著的不利影响,深刻触及到生态安全、粮食安全、水资源安全,甚至危及人类的生存。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温室气体,发展低碳经济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缓解环境压力的有效途径。二、三产业是碳排放的主导产业,理应承担减排的重任,但快速发展的农业也是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诱因,在以“机械化+化学化=农业现代化”为代表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中,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投入的化石能源日益增加及物质需求的改变所带来的碳排放损害日益凸显,农业已成为我国第二大温室气体来源,而且每年以5%的速度增长,发展低碳农业也是迫在眉睫。中部地区是我国的粮食主产区、国家商品粮生产基地、现代农业基地,农业在支撑经济发展、人民需求的同时,给环境也带来了很大压力,对中部地区农业碳足迹进行分析,揭示其影响因素,为充分发挥农业的碳汇功能,降低农业碳源,实现“以农补工”,帮助中国实现在2009年提出的自助减排目标: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40%.-45%。本文以农田生态系统作为研究对象,在分析中部地区农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运用碳足迹方法核算了碳排放、碳排放强度、碳吸收、碳吸收强度,并对其进行时空衍化特征分析,进而提出发展低碳农业的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基于此,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第一、二、三章,第一章主要介绍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研究思路、结构安排以及研究方法进行阐述,第二、三章梳理了国内外关于碳足迹和低碳农业的文献和相关理论的概述,在总结前人研究经验与不足的同时,结合碳足迹和低碳农业的相关理论,以期为论文奠定理论基础。本文的第二部分是全文的重点,包括第四、五章。首先对碳足迹的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进行介绍,运用中部六省1998—-2011年农田生产资料投入和农作物产量等统计数据估算了农田生态系统碳吸收、碳排放和碳足迹,并分析其时空衍化特征。在对碳排放的核算过程中,仅考虑农药生产与施用、化肥生产与施用、农业灌溉、农业机械使用、农膜生产与使用五种间接碳排放途径。根据农田生态系统自身的特点,对Kaya恒等式进行改进,构建一个基于农资效率、农业结构和农业规模的恒等式,采用对数均值分解法(LMDI)分解碳足迹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中部六省碳吸收、碳排放和碳足迹总量均呈增长趋势,碳排放强度增长较快,碳吸收增长缓慢;(2)单位耕地面积碳足迹呈增长态势,农田生态系统碳库能力有缩小的趋势;(3)农业经济发展是促进碳足迹持续增加的主要因素,农业生产资料利用率的提高是抑制碳足迹最关键的因素,农业结构的优化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碳足迹,但效果不够显著。本文的第三部分文中的第六章,根据前文的理论和实证研究结果提出相应的对策:如提高农资利用效率和减少能耗、优化农业结构、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等。
[Abstract]:Climate change is one of the world ' s most severe environmental problems . Climate change brings a significant negative impact on the economy . It deeply touches on ecological security , food security , water resources security and even endangers the survival of human beings . The main reason for climate change is that human activities discharge a large amount of greenhouse gases into the atmosphere , and the development of low - carbon economy is an effective way to reduce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and reduce environmental pressure .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carbon footprint , carbon emission intensity , carbon absorption , carbon absorption intensity and spatial - temporal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agricultural ecosystem ,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research methods and relevant theories of carbon footprint and low - carbon agriculture , and then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or developing low - carbon agriculture .
( 2 ) The carbon footprint of the unit cultivated land is increasing , and the carbon bank capacity of farmland ecosystem is reduced ;
( 3 )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economy is the main factor to promote the continuous increase of carbon footprint . The improvement of the utilization rate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data is the most critical factor to inhibit the carbon footprint . The optimization of agricultural structure can restrain the carbon footprint to some extent , but the effect is not significant .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323.22;S18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夏伦旺;农田生态系统的概念、组成和特性[J];生物学通报;2000年03期
2 叶旭君,王兆骞;浙江省德清县农田生态系统能量投入的优化[J];生态学报;2001年12期
3 林匡飞,徐小清,项雅玲,金霞,邵志慧;湖北江汉平原农田生态系统铜的循环与平衡[J];应用生态学报;2003年01期
4 黄爱民,赵荣钦,秦明周,杨浩;我国农田生态系统碳增汇/减排影响因素与技术的初步探讨[J];许昌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5 彭涛,高旺盛,隋鹏;农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的探讨[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6 蒋际清,纪谷芳,柯玲;农田生态系统演化与害虫再增猖獗的关系[J];江西植保;2004年03期
7 孙新章;周海林;谢高地;;中国农田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及其经济价值[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7年04期
8 熊又升;何圆球;王兴祥;袁家富;赵书军;彭成林;徐祥玉;;浅析江西省农田生态系统生产力的稳定性[J];湖北农业科学;2007年06期
9 王树涛;门明新;李新旺;陈影;李晶;许v,
本文编号:19935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1993511.html